为什么明军野战打不过八旗兵

网上高人多,摘录一些明末军队的文字。
为什么明军野战打不过八旗兵?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纠正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清朝虽然号称是马上得天下,可八旗兵,绝不是一支,类似于蒙古一样的骑兵部队。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八旗兵绝打不过明军。
互联网经常误传一件事,那就是当年的蒙古骑兵,就靠着用弓箭放风筝的战术,打垮了西风,其实这是大错特错。

骑在马上射箭,不仅命中率低,而且它杀伤力还小。
古代成本最高,最昂贵的武器就是箭。

在清朝箭是很贵的。
按照满清的官方记录,一等青鹤翎五只就价值“银一两八钱”,三等青鹤翎五只价值白银一两四钱;蝉鹅翎箭,一等货每五枝价值1两7钱……芝麻雕战箭倒是便宜,每百枝也要八两银子。这些都是官方指定用箭!
而当时8两银子能买好几亩地!


所以蒙古骑兵不可能像游戏里边一样,密集箭射如雨什么的。
当年蒙古还是靠着重装骑兵正面攻坚,才能横扫欧亚大陆。
而蒙古骑兵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火气渐渐流行起来了。
另外,明初的蒙古已经没有重装骑兵,盔甲不够结实,战马也不披甲,都属于轻装骑兵了。
起义军就用大炮和火器大规模杀伤蒙古骑兵,取得了战斗胜利。

再看真实历史上的八旗兵,不是一支骑兵部队,而是一支多兵种合成的野战部队。
由轻步兵、重装步兵、轻装骑兵、重装骑兵和火器部队组成。
由于当时在关外条件有限,清军无法全员披甲。
轻装部队主要由八旗汉军组成,作为最外围的部队。
清朝入驻中原后,这种轻装部队基本就消失了。
八旗的重装步兵,清一色的满洲人组成,平时是骑马机动,抵达战场要下马作战。
轻骑兵是用蒙古人,主要用于外围骚扰。
重骑兵,还是满洲人。作为最后决战和追击敌人的主要力量。


让明军最没办法的,就是八旗的重装步兵部队。几乎是无解的存在!
明朝的徐光启就曾经作为明朝的代表,亲自观看过朝鲜王国跟清军的战斗。
徐光启说,后金的重装步兵穿着三层棉甲,战马也披重甲,重步兵,列阵向前,朝鲜王国的军队发弓箭和火气,但后金军盔甲太后根本无可奈何。最后朝鲜王国战败。
而且后金大清的这些重装步兵盔甲,
是大明朝战败后被对方缴获的。
万历四十六年的抚顺之战、四十七年的萨尔浒之战、还有开铁之战(1619年)。
这三场战役,明军重装部队就伤亡10万人,清军缴获了大量的明军重装棉甲。
而且还俘获了大量的汉人工匠,以后可以制造盔甲了。
到了皇太极时期,凡是愿意投降清朝的明朝工匠,马上入汉军旗分给土地,还分给一个媳妇,两头猪一头牛和一只狗。

关外的清军,逐渐从一支原始部落级的土著军队,变成了装备精良的重装野战部队。
根据满文老档记载,早在努尔哈赤时期,清军就有了鸟枪队,八旗每个旗配有若干个鸟枪队。
一支鸟枪队,是100人的八旗兵和20个后勤人员,配43只鸟枪,22门小炮和4辆盾车。
清军鸟枪运用的标准战术被称为“九进十连环”,这显然是一种依次开火形成持续火力的战术。《清史稿志一百十四》中有相应的记载。


现在的影视剧,对于古代战争的描写都是错的。
有些个清宫剧,一拍战争场面,先是打炮一顿轰,然后呢甭管是步兵还是骑兵,穿着几十斤的盔甲就开始往前冲,就跟那黑社会街头火逼一样乱打,那都是错的。
古代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列阵。
双方主将先要观察地形,然后选择合适自己军队的列阵地点,展开队形,双方都是如此。
等列阵完毕,才会进入交战环节,而且呢还要根据你列阵的地形,双方主将还要选择这一战你是攻还是守。
如果你站的是山头,那你一定选择的是守,山脚下的只能选择攻。
到了明清时期,两军接战,已经很像欧洲打仗那样,排队枪毙一样的。
先列阵型,集体向前进攻。
徐光启就说过,明军怯阵,八旗重装步兵还没进入射程,就开枪开炮。
而八旗兵,就能忍到二三十步的距离,再开枪射箭,基本上一波就把明军给带走了。
这也侧面说明,早期的八旗兵不仅装备精良,而且纪律严明,这也是战斗胜利的保障(但到了清末不行了)。
清初时候,列阵后,在火炮的掩护下,重装步兵可以抵进,贴身肉搏,撕开缺口,让后边的重装骑兵冲锋。
而且清军使用的弓箭是近战的大杀器,轻弓号称是古代冷兵器之王,比早期的火器还好使。
超过80磅的硬弓,再加上接近一米可以射死野猪的箭。
20米之内,可以把人和盔甲一起钉在地上。
史料记载,清军都是十步之内抵面射击。
这足以让对面的明军人心崩溃!
具体到重炮,因孔有德而拥有!
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其部将孔有德等人,叛逃后金而降。皇太极是如获至宝。
因为孔有德。
带来了清军做梦都想要的红衣大炮/
就是因为以前没有重炮,所以清军不敢攻城,当时明朝的红衣大炮,重一吨有效射程500米。
这回有了重炮部队,在后来的松锦大战中(清崇德五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1642年),清军就敢正面攻城了。


这是质的飞跃。
换句话说,满清在入关之前,是一支10万人规模的,拥有多兵种,多民族混成,冷热兵器结合的军队,不仅在当时东亚地区,你放眼整个欧亚大陆,也是相当可怕的存在。
就是这样一支军队,让编制满员高达330万,实际呢扣去空想的数额,也至少有200万人规模军队的大明朝,一点办法都没有。
老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1933-1945,德国女摄影师镜头下的质朴山河 (2人喜欢)
- 1941,抗战中的陕西
- 那时诸葛亮也许还没有死,彭信威先生不愿相信的历史可能真相 (1人喜欢)
- 1945年美国记者镜头下,战火下的中国
- 做事难,做人更难,做军事统领亦再难。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