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感冒注意事项
——儿科名家杨以阶,治小儿感冒必须注意以下6点
一,相信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敢于辩证施治
不少年轻中医怀疑中药治疗热性病的效果;或虽不怀疑,却因小儿病情复杂,传变迅速,不敢承担风险,似乎用了抗菌素才能放心;或虽治之,只要一日发热不退,便心慌失措。
在现代科学出现心脏移植这样惊人进展的时代,仍有不少人对最平常最普遍的疾病——感冒却抱着束手无策的态度。有人力图寻找一种良效的抗病毒药物来治疗病毒引起的感冒,但迄今未曾找到。
中医学从整体出发,既注重于基本的而又变化的化因,又注意到因人而异的内因(体质状况等),辩证用药,确能在三两日内热退病除。
二,辩证得当,随证化裁,不可拘泥于一方一药
有些人试图立一简单处方统医四时感冒,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因为四时六气以及兼证夹证的不同,患儿素质状况的差别,不可能用同一方法去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但也不是毫无规律可循。
一般而言,感冒可分风寒,风热两类。 风寒感冒 寒冷季节多见,发热恶寒,无汗身痛,鼻塞苔薄,杏苏散,荆防散主之; 风热感冒 四季均见,或风寒化热而来,发热不恶寒,有汗咽痛,苔薄黄,脉浮数,银翘散,桑菊饮主之。
夏令 酌加六一散,荷叶等清暑药物,
秋时,酌加沙参,麦冬等清润之品,
梅雨季节 酌加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咽痛加射干,板蓝根,西瓜霜清利咽喉,咳嗽加前胡,贝母,桔梗,止咳化痰。
感冒在表,皆用轻宣之剂,轻可去实;过分寒凉及温燥药物不可滥用,以免伤阴化燥。药量宜轻,根据年龄大小,体质弱强,一般药物用3-9克即可,麻黄,桂枝,细辛,香薷之类更宜偏小。
三,诊断小心,注意传变,避免误治
一方面,小儿感冒因脏腑娇嫩,传变迅速,较易导致肺炎喘咳,入营厥变,故须辩证分明,用药得当,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很多热性病象麻疹,丹痧(猩红热),痢疾,乙脑,痄腮(腮腺炎)等,初起酷似感冒,此期病邪在表,用解表法亦可取效;如若逐渐邪盛入里,各病特征一一呈现,必须及早发现,改弦易辙。——【郭生白:麻疹和咽炎—透表排异汤。感冒和麻疹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从发烧上看麻疹,麻疹的体温不是很高,最高也不过39度,而且发烧是阵发性的一会高一会体温又自己下去了,患者没有鼻塞,身疼,头疼,症状是轻微的,但是患者都有咳嗽,喷嚏,流眼泪,往往还有下痢,(下痢不是人人都出现,是常常发生,不是必然发生),至于发烧,开始是伴见短时间的发冷,之后不再发冷,只是发烧,患者的口腔是干燥的,它有一种势力是上冲的,没有汗。患者的脉搏是脉数,不是脉浮,(头一天你也可以看看患者口腔黏膜有没有充血,第二天更应该看)。麻疹常常是孩子不觉得,大人也不知道,突然之间看见出疹子了,其实孩子体温也不高,孩子经常还在玩,自己就好了。*排异可以发烧也可以不发烧,不是必然发烧,但是不发烧的,会在不知不觉中麻疹出疹的过程就结束了。 肺炎跟麻疹没有什么区别,因为他们都是透表的的: **1,对于麻疹,(千万不要随便发汗,你可以怀疑他是麻疹。)桂枝汤,麻黄汤都不可以用。 2,在麻疹流行期间,村子或者学校已经有孩子患有麻疹,又看见这种发烧的孩子,你可以怀疑他是麻疹,你可以给他药吃,他可以平平安安地把毒排出来。 透表排异汤 金银花30 连翘30,牛蒡子30,牡丹皮30,当归20,红花20,桃仁20(打),紫草20,(便秘者加),黄连20(下利者加) 其它别的烈性传染病,属于透表的都可以用这张方子。 银翘汤(非银翘散)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急性发作,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就是以上炎症出现又红,又肿,又热的。 这所说的是在头部,颈项以上出现这些症状。 至于红眼病也用过银翘汤,把这个方子简化一下,加大黄,就适用于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这一类的病还包括齿龈炎,当其又红又肿又疼时。 哪张方子该加大黄呢? 凡是肿块的,便秘的(注意:大便秘结,大便干燥表述不同)都可以加大黄,紫草有紫草的,还可以加大黄。治的病范围不就扩大了吗? 附: 急性咽炎 嗓子疼,局部红,充血,又肿 不发烧 牡丹皮30,大黄10,大便干加紫草10-20克。 有向外走的趋势,体温不低于正常,咽部有充血。 若:发烧,咽喉红肿,咽疼,有白色分泌物,化脓,大便干。| 处方如下: 金银花30,连翘30,牛蒡子25,牡丹皮30,桔梗20,山豆根20,紫草20, 甘草15,葛根40,知母30 (大便不干去知母,分两次服。慢性咽炎去紫草,知母,分3次或4次服。) 红眼病 大黄10,牡丹皮30,茯苓40,泽泻30,桂枝30,甘草15.上六味用水500ml煮沸后10 分钟滤汁,渣再加水200ml煮40分钟,滤汁。两次汁相合,分2次服,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次。年龄小,体重轻的患者酌减服用量 大黄小--促进肠胃臑动,通大便,这会导致血液下趋,血液下趋则使头,目部血向下行。 牡丹皮--能使头目淤积的充血性肿大消解,在大黄造成循环下趋的状态中,增强循环,眼部新陈代谢加强。 桂枝--助牡丹皮,能行血脉。 茯苓,泽泻--利尿,共同完成眼部血中排异物的活动。】
鉴别有时往往困难,但一般来说,感冒病儿精神尚好,面色鲜明,哭声响亮,口唇和舌质深红,微带绛色为其特征,即使有过抽搐,先前表现改变不大。
如遇神倦懒言,面色晦暗,哭声低微,频频抽搐者,则应想到其他病症。
如冬春麻疹流行,见发热一,二日难以鉴别者,可用升麻葛根汤解毒透表。其结果,是感冒则一,二剂后热退;是麻疹则促使诱发,屡用屡败。
四,注意感冒夹惊的预防处理
怯弱小儿,易受惊吓,热扰心包,惹动风阳作痛。这是小儿感冒有别于成人的另一特点,以四岁以下幼儿为多。高热患儿,如见睡卧不宁,惊恐叫扰,或平素心怯,曾有搐弱者,皆应预防。
小儿感冒宜用,僵蚕,蟑衣,钩藤之类,既可退热,又可镇惊;小儿回春丹,小儿金丹效果亦佳。抽搐发生,可针合谷,人中;并在十宣放血急救。
五,注意调整脾胃
脾为后天之本。幼儿脏腑脆弱,外邪干扰,易呕吐,腹泻,此时处方中须佐理气健脾之品,即易康复。古人喜在处方中加入生姜,大枣,取其辛甘和中,调理脾胃。脾胃应加保护。饮食宜节制;用药不可过于苦寒,药量宜轻,以避免加重脾胃负担而不利于疾病康复。
六,配合运用成药
年长儿童,轻症感冒可单用各种感冒片;幼儿及重症则以汤药为宜;高热者加用小儿回春丹,小儿金丹等,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