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新乘之三綱九目帖
anhyan 2023.9.22 douban 本周雨水偏多,从정안区政厅大楼出来,行至常德路北京西路口,雨下大了,加快脚步向前急走,抬头看见“上海佛教居士林”(常德路418号)顺便拐进去躲躲雨。正好是午饭时间,随手买一张“用餐券”去吃一顿居士素斋吧。 只收现金,一碗“油面筋、黑木耳、洋山芋”汤加一碗饭,总共十元,凸显居士们安贫乐道的精神面貌。很久不带现金了,用微信跟冬云居士换了现金,趁机聊聊佛教话题,答复是“求健康、求平安、求菩萨保佑全家”,典型的“方便”先于“信仰”,大众的普遍心理可敬可畏。 儒佛道合流,是佛教得以在中国传承不息的根源,佛教徒的共识也是居士必须牢记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斯里兰卡召开的世界佛教大会上,僧团协会会长(Pimbure Sorata)牵头拟定并发布了佛教的普世宣言,为佛教界奠定了信仰与传承的指南,迄今七十年。 《上坐部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归纳起来可以表述为三纲九目。为面向居士林,把三十七道品简化为三学,回归佛陀的原始教旨,恢复十二因缘,这就构成了“华新乘”的三纲九目: 【三纲】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涅槃大慧。 【九目】一佛 三皈 无神 三学 四谛 三平 四印 十二因缘 方便不拘。 【数码化】130 3434 1200。 “华新乘”是新世纪华人居士林的曙光。在佛教寺庙上市蜕变为股份公司,宗教被권귀资本绑架的当下,善男信女何处安心?重温达摩三见 ①廓然无圣 ②建斋无功 ③不识自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熟记“三纲九目”,并孜孜以求其甚解,则可作为行者的毕生指南。 一佛: 佛陀唯一,我们只信释迦牟尼佛。 三皈: ①皈依佛 ②皈依法 ③皈依僧。 无神: 不相信有一个创造和主宰世界的神。 三学: ①戒 ②定 ③慧。 四谛: ①苦 ②集 ③灭 ④道。 三平: ①众生平等 ②人际平和 ③善慧平寂。 四印: ①诸行无常 ②万般皆苦, ③诸法无我 ④涅槃极乐。 十二因缘: Nidāna Pratītya-samutpāda-aṅga 昧行-识胎根-触受爱-取有生-灭。 ① 昧(avidyā )无明、 ② 行(sam!skāra )造业、 ③ 识(vijnyāna )精种、 ④ 胎(nāma -ruupa )孕色、 ⑤ 根(s!ad! -āyatana )成器、 ⑥ 触(spars/a )感知、 ⑦ 受(vedanā )觉受、 ⑧ 爱(tr!s!n!ā )贪欲、 ⑨ 取(upādāna )执念、 ⑩ 有(bhava )活力、 ① 生(jāti )荣发、 ② 灭(jarā -maran!a )衰亡。 …… …… …… 综上,佛教的信仰是可以普及到居士林的。一味媚俗、强调“方便”、置“正信”于不顾,久而久之、邪僧사교就会乘虚而入、颠覆根本,把佛门变成僧侣上层奴役善男信女、搜刮民脂民膏、谋取发迹发财的工具,进而堕落为“毒资本操控的名利场,官本位霸凌的苟苟营”。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佛教信众的普世共识》 https://www.douban.com/note/783319241/?dt_dapp=1 《京焦易数与金胎坛城》 https://www.douban.com/note/847024510/ 《遍合本续之番藏摩珠》 https://www.douban.com/note/852277162/ 《碧岩录》 梁武帝问达摩大师:“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摩云:“廓然无圣。” 上问:“朕建寺斋僧有何功德?” 摩云:“无功德。” 帝曰:“对朕者谁?” 摩云:“不识。” 帝不契,达摩遂“一苇渡江”至北魏。 ā ī 《大中观与蕃密心要》 https://kaunis.lofter.com/post/73c927f3_2b891d577 迷时师渡,悟时自渡。 自性若悟,众生是佛; 自性若迷,佛是众生。 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 佛不渡众生,众生皆自渡。
-
Aga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5 12: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