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极真实,唯是一心。

简略一说:
1、《八十华严》有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亻弗,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亻弗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法华经》有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黄檗禅师《传心法要》有云“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永明延寿大师《宗镜录序》有云“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是故,至极真实,唯是“一心(不二)”——于此,绝诸戏论,默然以对。立言,皆是方便,皆是“指月之指”。
2、“不二”的含义,即非一非异,二而不二,一而二,二而一。
3、一切言说,若是在相说相,即着相,就是虚妄、搅绕、沉沦;若是在体说相,即离相,就是明明知、了了见。如何知是在相说相,还是在体说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4、一切法义差别,于立于破,于遮于表,无非言者或应机设教、或界定角度有异、或修证浅深不同所致。
5、修证,即从正知出发,起正行;解行并进、知行合一;最终实证(方便所说)一心/不二(的“存在-结构”),绝诸戏论。
6、(心)体即真如,不生不灭不动,犹如虚空,觅之了不可得,(心)相之本性,是无为法;(心)相即世间万法,刹那生灭之缘起法,自相本幻,(心)体之所现,是有为法。是故,方便言诠所立之一切有生灭变化性质之法,均应摄在(心)相中,不应摄在(心)体中。
7、智/识-境应摄于(心)相中;智-境无漏,识-境有漏;识转自然智,染转自然净。
8、于转变的刹那,无可立言。
9、(心)相刹那生灭变化,万法本无静止停留;无停留即无住,无住即无生、住、灭,无生、住、灭即无时间。前(过去)、后(未来)乃方便言说所立,通过一个接一个的生灭同时的变化的刹那当下“形成”“连接”。是故,只有刹那的“当下”才有意义。刹那即当下,当下即刹那。
10、修行只在当下,只在现前一念。今心为念,一念即一心。目的非为现前一念、一心何以解脱的言诠,皆戏论。
南无阿弥陀亻弗
现前一念是归处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为什么是F 教?自己给自己一个尽可能最理性的答复。
- “知”与“智” (1人喜欢)
- 路标 (1人喜欢)
- “体相”小感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