岬鹭宫《失恋侦探百濑》1卷简评(啥时候有词条了我再搬到书评去)
6分/10分 同为轻小说观感不如《爱好谜题的少女》和《你谜我解》,感觉原作者的输入来源大多偏向校园、日常、少女向和言情(即日语“恋爱小说”);和后两者的推批属性比起来区别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作者的文笔放在以男女恋爱为题材的小说里,又显得太贫瘠了,所以不管是哪部分最多都只到及格。 日常推理,尤其是校园日常推理,大多与恋爱相关。所以想要写一个专门处理恋爱问题的侦探大概也是日常推理作者都有过的念头。本作的侦探人设合理地体现了作者对恋爱问题的理解,百濑正因为认定了每一段恋情都终将结束,所以才会认真地当“很有职业道德”的侦探役,帮助每一个陷入失恋的委托人走向新生活——即使那个过程是很折磨的。也因此第三案她会和男主有那么大的纠纷(尽管背后也另有其他原因)。 然而,这种层面的思考,是每一个想写这个题材的作家都能达到的。也就是作者只是写出了任何同题材都可能涉及的主题与矛盾冲突,并没有提供更有创意的剧情。考虑到这只是第1卷,我期待剩下的2卷作者会给出怎样的发展。 (下收各篇大梗剧透)
第一案:委托人女生想要知道和自己青梅竹马的男生为何拒绝告白并疏远自己。她的竹马是全身心投入创作的艺术生,所以确实不会在生活中为恋爱留出空间。百濑与男主参观了他的画展,并注意到他的每幅画的角落都有一个神秘的椭圆形印记。原来这个印记是他190身高的视角下,委托人女生的发卡的形状。百濑因此推测,他的潜意识里一直有着委托人女生的存在,把她当作珍贵的人,这种潜意识投射到了画作中——然而既然没有恋爱感情,那就只能解释为“想要一直当好朋友”。 本案的解答非常幽默,一个潜意识里存在的图案其实与他对自己青梅的看法并不挂钩,哪怕没有恋爱感情,如果真的有“想要一直当青梅竹马的好朋友”的意识,即使是拒绝了告白,也不该对人那么冷漠。
第二案:委托人男生是宅男,和辣妹女友谈恋爱;尝试向她推荐二刺螈作品之后就被讨厌了。谜底是他推荐的是漫画,漫画女主是傲娇人设,前2卷浑身是刺但第3卷才敞开心扉;而他女友想要“模仿二次元的女生从而让他更喜欢自己”,但是看的是动画,原作只动画化了2卷,所以只模仿了傲娇的傲,没模仿傲娇的娇。 以我个人的偏见本案人设充斥着宅男作者的yy,可能因为我真的没见过喜欢宅男的辣妹是什么心理;就算喜欢宅男,也不至于要专门为了他,在现实里语c;如果真的有女生这么做,说明女生自己也是二次元,或者至少不反感。然而本案的辣妹却是整天把“死宅真恶心”挂在嘴边的,在我看来她的行为也挺割裂的。 不过“由于两个人补同一部作品补的是不同体裁,而动画化与原作进度不同,因而产生误会”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展开。
第三案:委托人女生是男主的同班好友,她是校花(概括成中文就这两个字吧),她男友是富二代校草,两个人谈恋爱但是男友被家里安排了政治联姻,她想知道那个政治联姻的对象是谁。谜底是她的闺蜜,百濑和男主跟踪政治联姻对象时发现那位女性在饮食习惯和奢侈品使用上具有一些特点,恰好与她这位闺蜜一致,按照同一性认定的原理判断两人是同一人。 因为本案委托人与男主关系较好,再加上男主较为善解人意,所以他主张不该说出全部的真相;但百濑作为侦探坚持要告诉委托人一切。最终百濑妥协,但两人分道扬镳。 “发现两人有相同习惯”的过程过于巧合,仅借此判断两人是同一人也有些牵强。不过毕竟侦探能做的不止是做题,得出结论后两人为求证而跟踪,最终确认结论,也算补上了漏洞。以日常推理的标准来看是最没有缺点的一篇。
第四案:承接上文,在第三案调查过程中百濑对男主的态度一直有意见,认为男主“太过于考虑自己同班好友的感受,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结论,会影响调查”。第三案结束后两人散伙,失恋侦探组合就此解散;这时女主闺蜜前来委托调查自己和男友分手的原因。百濑和男主调查后发现,其实他们两人是假分手,为了让百濑和男主和好并且互通心意,才制造了假委托。最后百濑和男主互相告白。 但其实没啥好看的,并没有用上前文的伏笔,得出假分手这个结论更是用读者完全无法掌握的线索。至于人设,我只能说男主你又是揉她头发又是觉得她可爱,如果你是一流作家笔下的轻小说男主,绝对不会【过了半年都】意识不到自己喜欢她。但现实里“意识到自己喜欢”又是个很复杂的过程,谁说得准呢
明之宫无解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失恋侦探百濑3卷简评 (3人喜欢)
- 岬鹭宫《失恋侦探百濑》2卷简评 (2人喜欢)
- 《推理学导论》第11篇简评 (1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