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碎碎念
前几日需要密切汇报行程的队伍都消停了,回到了我主动上报才回我两句的状态,突然意识到春节快到了,大概都放假了。出发前被一次次劝返的时候也不是不知道都是一下子口头上着急,过几天就消停了,就是没忍住暴躁。
其实没必要认真,当我很确定知道我打算做什么的时候。虽然很讨厌那句“认真你就输了”,也要分情况吧,有的人真的就不值得认真。都知道这人没逻辑了嘴巴比脑子快了或者只是想表达关心了,再较真只是为难自己。做个脾气更好更温和的人,不是为了讨人喜欢,是要给自己节省精力。
就像不想去的亲戚聚会,只顾自己喜欢是可以不去,但不去消耗的时间成本更多。
王菲新歌,嗓子还在,她似乎一直那么青春。年轻时听大概会感受到温柔勇气,现在只觉得嘲讽,有种人均小康岁月静好的幻景。虽然她的唱法就是不接地气的,但那是唱爱恨情仇那些本身就抽象复杂的东西,不是烟火气也不是生活本身。真正的生活是赠予我一场病,还不让痊愈。没人放烟花也没人追晚风,很多人这一年都过得比较辛苦。
昨晚在7-11抽到免单,但是想买件T恤最终没买,有点懊恼。今天才发现买的沙拉没给我餐具。手抓沙拉。好久没这么认真洗手了。
发现了一家疑似很好吃的猪脚饭,有一公里,在外贸部里面。一个出餐柜台,外面一大片食堂样式的桌椅,我对这种店有偏爱。营业时间是早上七点到中午一点半,得早起啊。这边似乎没多少早饭的概念,或者说早餐似乎就是正常的一餐,早饭巨多卖饭的,没有看到太明显的早餐店,反而是晚餐很多人是在路边吃烤串喝啤酒,唱歌。一路听到的泰语歌都好好听,听不懂但巨好听。
可怜美国底层人民看不起病的,跟谴责进口药退出医保医院的人彼此认识吗?或者说是同一批人吗?
医疗本身就没有一个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医生群体发言前看到控诉最多的是原研药退出医院,一些买不到药,让病人稀里糊涂吃仿制药多残忍。实际上医生联名抗议的并不是这个对吗?网上控诉的普通人有多少是真正的慢性病人?又有多少真的需要长期服药?或者说接触过多少真正的慢性病人?有人拿药神说事,可药神前期一群病人上赶着吃仿制药不就是因为巨额价差吗?都进医保,钱从哪来?穷人要保命没得选,有廉价的仿制药吃可以改善很多人的生活质量。买得起进口药的,控诉医保不报销?自己去买啊?其实能让患者自己买药,医院能给用药就行,各种蛋白制剂不一直是这个样子的吗?救命的关头没有阻拦就行了。控诉不给开进口药的,大概率不是什么医院的长期客户。交了医保,身体健康,难得去趟医院还不给进口药,觉得自己亏了。
真正的慢性病人日常除了吃药,还有例行的各种检查,医保额度经常不够用。或者说真正需要医保来覆盖的药费真没那么多,以及这里面本身大部分归到甲类的都是国产药。
关于价格,买个护肤品都知道不存在真正的平替,贵价护肤品的核心功能是很难替代的,难道放在药品上大家就开始觉得,有平替?廉价的仿制药跟进口药功效一样?真有人信吗?如果真的能替,进口药还有存活下去的可能吗?
再就是患者不知情情况下被开仿制药还长期吃吃出来副作用的,很难评。自己生病了一丁点功课都不做一丁点都不去了解的吗,就闭着眼医生开什么吃什么,让人说什么好呢?这种人是不是也认为按时规律服药不可能,随性一吃十几年,反正吃了任务就完成了。这种人给他进口药还是仿制药真的区别很大吗?但对另外一些人,没药吃跟有实惠的仿制药,真的差别很大。一个月一两百的药费承担不起,居民医保费用也承担不起,这样的人真的不在少数。
当然也不是说全面划掉进口药就是好事,哪有那么多好事坏事。
就像一堆人同情美国读大学要自己贷款还几十年,我们大学学费是很便宜,但有多少人因为太便宜硬读几年大学,有什么用呢?学历贬值,也没学到东西,白白耗费几年人生。或者说,因为大学几乎变成必选项,有多少人从童年开始整个人生就为了高考服务?有什么用呢?而且我们便宜的学费来自补贴,补贴的钱又是哪来的呢?
骂它两句显得自己先进民主,还是撒了口气?
网上那么多人在可怜美国底层人民的时候,其实我们也有很多很多人活得很不容易。可怜的人都可怜,没有谁比谁更可怜。只是实际上就在他们生活区域的那些穷人,不会上网说自己多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