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写作第7年,出版2本书,我的13条如何持续写作的心得!(持续更新)
2018年我离开职场,开始全职写作,到2025年是已经7年了。目前我出版了两本书,第一本书还出了台湾版本和越南版本。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我和写作的故事:
随着我开始在写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几乎每天都有人问我关于写作的技巧,我在线上线下也做过很多分享,最终我发现,写作并没有所谓通用的秘诀,适合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
唯一的适合所有人的方法就是持续写作,所以我写了一本书《如何持续写作》。
2024年, 我开始在朋友圈连载如何持续写作的碎碎念。
所谓碎碎念,就是我当下关于如何持续写作的一些思考。我即时分享到朋友圈和文友群,每次读到的文友都说特别有启发。
为了便于大家集中阅读,我会定期汇总。之前已经汇总过17条:
全职写作6年,出版2本书,我的17条如何持续写作的心得!(持续更新)
这次汇总了13条,刚好凑齐30条,以后每15条汇总一次,希望对你有启发。
#如何持续写作#018
酒的颜色会被忘掉,酒杯也有可能被丢掉,但舌头总能保存着酒的滋味。
这句话让我想到,其实写作也是类似的,可能你写的文字只有你自己一个读者,可能你的书并没有多少销量,但写作过程中的那些体验始终都会在你的心里。
或开心或难过或激动或百感交集……而这些个感受,只要亲自用心书写过的人都能体验到,同时这样的体验也会更容易激励你持续写作。
#如何持续写作#019
早起读到《价值》这个小故事,想到其实写作何尝不是如此?
在喜欢古董的人看来,那尊精美的大理石雕像是无价之宝,在掘地的人眼中,只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对于真正热爱书写的人来说,自己写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无关乎世俗的评判标准;而内心深处对文字无感的人,文字可能就是他无数种工具的其中一种,自然就会把作品放到不同的秤上去称,比如阅读量、销量、稿费等等。
而想要持续写作,一定要在书写中找到那种和文字的联结,找到爱,不然就算能通过持续写作得到世俗意义上的正向反馈,没有体验到那种很纯粹的爱,也是遗憾。
#如何持续写作#020
无论是写书还是写文章,初稿能一口气写完是最好的,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在书写过程中体验到心流的感觉。
具体来说,就是先不管写得如何,不管读者能不能读得懂,更不要考虑是否对读者有用,先一股脑儿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能表达的全部写出来,这样才能确保你没有遗漏内心最想表达的。
如果在写初稿的时候考虑过多,很有可能头脑就占上风了,想要体验到流动就难上加难了。
所以在我的持续写作体系中,首先你得通过自由书写打开写作流,再考虑是否要系统学习写作。而且无数学员已经体验过了,当写作流被打开以后,就有动力想要系统学习写作了。
持续写作路上,一步一步来,慢就是快。
#如何持续写作#021
写作者愿意袒露并剖析自己,其实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哪怕是通过小说的形式。
同时,一旦写作者选择真诚地写自己,纵然没有任何写作技巧,也会让读者看到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在这世间的所思所想,与读者而言,就是有意义的。
当然,第一个读者肯定是自己,自己也是极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那个被搞丢或者遗忘的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或许就是持续写作给我们最美好的生命礼物了。
#如何持续写作#022
刚读到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的三点,也算是三个阶段:
没有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也就只能这样。
我发现其实这三个阶段也能和我们持续写作的状态对上。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真不要想那么多,你只管写就好了,写成什么样,也没有怎么样。
随着你开始掌握一些系统的技巧,你满怀期待想要拿到结果,最后,发现其实你也不能怎么样,就好像我出版第一本书,就是编辑在知乎发现我的文章,问我要不要出书?我说要,我们一个星期就签署了出版协议。好像我也没有干啥,这事就成了。反之,确实有很多文友折腾了挺久,出书这事连门都没有摸着,不好说。
再往后,就会接纳也就只能这样,比如我的第二本书《如何持续写作》,这前前后后折腾了3年多才出版,其间总是出点事给耽搁,我也觉得只能这样,挺好的,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无论此刻你是什么状态,你都要坚信,持续写作的路上,一定有一条路是属于你的!
#如何持续写作#023
“老师每天在群里呼吁,感觉像学生时代班主任突然在教室门口出现,有一种紧迫感!”文友前几天在持续写作群里的感慨超级有画面感,其实也是透露了一个人能持续写作的秘密,那就是要有氛围,最好有个人监督。
“持续写作”群是目前为止我唯一的文友群,也是读者群,我会定期做一些分享和福利,尽量每天都用发红包和分享的方式提醒文友今天要写作。
有文友在群里泡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在公众号更文,也有文友是在群里待了一段时间后选择跟着我系统学习写作,更有已经停笔的文友,看着其他文友都在写,也开始写了起来。
这就是场域的力量,我只想用实际行动告诉文友们,实现作家梦的路上,持续写作是唯一的捷径。
#如何持续写作#024
“我很珍惜有话说的感觉!”今天我写了一篇文章,是计划外的。
因为最近集中在润色文友的书稿,所以近期不打算写文章,然而无意中刷到的那个故事却让我有种想要表达的欲望,所以我就调整了计划,一口气把想要表达地写了出来。
在我们持续写作的路上,这种特别想要表达的“冲动”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写作就是我对这个世界有话说,而这种感觉也是可以可以锻炼的。
所以一旦有了这种感觉,一定要及时抓住并且将其表达透彻,哪怕对于想要表达的内容想得不是很清楚,你都可以先写出来。
随着这样的频率越来越高,你不就天天都有想要写的内容了吗?
#如何持续写作#025
用文字记录自己特别热爱的事情,会让你在持续写作的路上走得更轻松更享受。
我笃定认为,写作和生活是不可分割的,比如你喜欢做菜,你就可以用文字记录你做菜的点滴、你的菜谱;如果你喜欢做手工,你就用文字介绍你的手工,记录你做手工时独有的体验;你喜欢跳舞,你就用文字记录你舞动时独属于你的那份愉悦。
文字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和演讲、跳舞、唱歌等是类似的,千万不要以为开始写作,就是要写自己不熟悉的内容,这别说持续了,开始都不太可能。
所以,想要启动写作吧,先从你记录你热爱的事情开始吧,你会发现持续写作很容易。
#如何持续写作#026
只有我们的心和所写的人事物有所连接,我们才有可能体会到思想流动于笔的感受。
给大家分享一个好用的写作技巧,无论你要写什么内容,在写作之前,都试着用你的方式和你要写的内容进行连接。
假如你要写一篇关于衣服的文案,你就想象着那件衣服就在你的面前,你抚摸它,你穿上它……总之,让这件衣服不单单是你要写作的对象,而是和你有关,你写起来就更容易进入状态。
如果你要写的一篇表达观点的文章,你也可以试着和你要阐述的这个观点先进行连接。
写一本书也是如此。
总之记得,动笔前先尝试连接。
#如何持续写作#027
每次线下活动,我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到底如何才能做到持续写作?
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作家梦,或者说对文字有一份情怀,就是做不到持续。
说实话,非要我分享方法论,我可以说一箩筐,只是究其根本,你还是得想明白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就像你为什么要吃饭?你知道你不吃饭你会饿死啊!如果写不写对你无所谓,其实正常人都会选择不写。
所以每当自己不想写,或者写作停滞的时候,那就想一想,你当初为何写?
哪怕你就此搁笔,只要是你想明白后的决定,都好过于你在写与不写之间纠结!
#如何持续写作#028
琼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写我相信的东西,我只写我喜欢的东西。”她不仅这么说,她也真做到了!
我认为,这也是能让一个人持续写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因为你写自己相信的东西,内心会很笃定,没有撕扯;而你写喜欢的东西会比较享受,心情愉悦,这样就很容易持续。
反之,你写一些自己不认可又不喜欢的东西,偶尔还可以,长期下去,很有可能连写作都不喜欢了。
一般我暂时停笔,就是我还没有找到自己相信并且喜欢的东西写,这样的停笔或长或短,在我持续写作的路上出现过好几次。
所以不要担心偶尔停笔,只要持续就有机会实现作家梦。
#如何持续写作#029
最近开始读钻石系列书了,买了好几年,每次翻开都想睡觉,最近终于能读进去了。
今天读到这句话,马上想到和我们持续写作简直一模一样,原话如下:
你越是献身于某件事,你就越贴近它,越没有距离了。一旦有了彻底的承诺和彻底的真知,你和你所要的东西就会完全合一。这时你已经变成了它,你就是它了。如此一来,承诺便化成了你所承诺的对象。
目前我和写作就是这种感觉,我不觉得我要写作,而是我就要写作。
而能到这个阶段的核心就是,你要想清楚,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愿不愿意委身于写作?继而才是你愿不愿意给时间?想不要花精力学习?
在我的新书《如何持续写作》的“认知力”部分,我做了很详细的诠释,有理论也有具体的方法。
相信我,当你和写作融为一体的时候,持续写作就无须努力了。
#如何持续写作#030
“我本来就很普通,我写的文字到底有什么用?”
“我也没啥成就,我写书有人看吗?”
这是我被这些年间到最多的问题。
以前我给出的答案是:每一种文字都有自己的读者。
前几天我躺在床上,脑海中忽然出现一个声音:其实文字也是通道。
对,就是通道。无论是你写的文章、还是写的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智慧和经验的通道。
比如,有人看不进去某本大部头的著作,而你读后的感受,就有可能让那本大部头的著作给那个原本读不进去的人一些启迪,也有可能那个人就因为你的读后感受而愿意读那本原本读不进去的著作了。
那么,你的读后感受有作用吗?有意义吗?我认为是有的。
书也是如此,无论我们传递的是思维还是方法,最终都是流经作者本身,而至于引发了作者的什么联想,给作者什么触动,这些就和作者无关了。
所以,有想对这个世界说的话,尽管去表达吧,其余的就管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