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人见闻(二十二):多伦多的冬天
现在已经五点半了,天还没有黑。从冬至后一天比一天天黑得晚,感觉季节性抑郁都好了大半。 今天去看了来这边后看的第一场音乐剧,伦敦来的剧团,据说是北美首演,剧名是Just for one day。我对英语音乐剧其实不怎么感冒,但是这边没有小语种音乐剧(就我了解的而言),我喜欢的法语音乐剧们巡演距离最近也就到渥太华……所以看它打折40刀全场我就买了张票去看了。本来以为自己买的很靠前但到了才发现挺靠后的,怀疑是不是我买票的时候舞台看反了。但还好Mirvish的剧场不大,我这糟糕的视力睁大眼睛也能看个大概。这个音乐剧更像是演唱会,还原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场为非洲募捐的演唱会,叫live aid,里面有各种欧美大牌的歌,即便我这种不咋听的也能认出来几首。还挺正能量的,也可以想象他们应该买了很多版权,版权费肯定很高。歌还是挺好听的,但是大家都没有怎么发出声音,不像在北京的时候音乐剧大家都跟唱,这边可能更接近看话剧的氛围感,还是不太一样。只有在最后谢幕才大家统统站起来合唱。 去Mirvish看剧还是挺奢侈的,毕竟打骨折了一场也要40刀。我还是更喜欢捡便宜看另一家话剧院的剧,叫the Alumnae Theatre,但它剧目有限,每个月也就那么一个剧目。之前去看了Bone Cage,还没咋看懂。下月初打算去看另一部,这个剧场是女性主导的剧场,最开始是全女剧场,后来才慢慢接收男性演员,但是创作和运营团队还是女性为主。我上次去晚了,只能坐最末一排,但是我还是对它的价格很满意的,它的日常价格是25刀,周三晚买一赠一,周日下午pay as you wish,所以我都是周日下午看(等我有工作了一定多pay一点)。 今天去看剧的时候忘了带水,明明在家倒好了水,却因为磕鱼油和维生素d3的时候拿出来喝了一口就忘了放回包里。剧院肯定有喝的我知道,但是贵啊,到中场我也不那么渴了,就等到了下演跑到no frills买了个三刀的1.75L大瓶茶饮。这个茶饮我还挺喜欢的,叫Pure Leaf,有我以前喜欢喝的冰红茶的口味。不过我到现在都没喝,因为也没有那么渴了。本来以为图书馆周日下午开到六点,没想到五点关门了,下演后我跑了条平常不跑的路,路上还看到疑似在聚众飞叶子的和各种东倒西歪的人,终于到了五点过二跑到了图书馆门口,结果只来得及把要还的书扔进去,预约的要借的书没借到。 上周末应该是多伦多最冷的天气,加上刮风脸上有点割刀子的感觉了。但我在北京常年骑电动车,这个割刀子的感觉还挺熟悉的,所以也不觉得有那么冷,可能比哈尔滨这种地方还是差了挺多的。现在天气又回暖了,在外面随便穿两条裤子就不觉得冷,穿着羽绒服跑多了就出汗,路上还看到有些人光着腿。 不过昨晚回家我倒是体验到了和北京差不多大的风,快把我吹走了。但是还挺罕见。这边的风整体来说比北京小,但是湿度比北京要大很多,鼻子会稍微舒服些,脸上也不会成天干干的。不过最感恩的还是空气好。最差的天气换成AQI也不到六十,比起北京的冬天在雾霾里数可以开窗的日子,简直天天都岁月静好。
补充:湿度大可以很直观地感觉出来。以前从北京回湖南,发现在北京穿起来没有问题的衣服,在湖南穿就一身汗,那些衣服的特点就是不怎么透气。这么看起来在北京穿衣服成本挺低的,可以不透气,T恤+长袖+羽绒服就可以度过一年四季。但是多伦多湿度很明显比北京高很多,因为穿不透气的羽绒服(还是CK的,拉踩)就会一身汗,不过T恤+长袖+羽绒服一年四季这一点还是跟北京差不多的,只是要买透气的。
结冰的湖面:

在路上走的时候发现黄昏时的云有两种颜色,深沉的白色和微黄的白色:

-
John13577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3-21 07:40:26
-
Prisci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2:07:34
-
Je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12:08:56
-
张三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08:40:17
-
Rush_of_Joy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08:38:42
-
PsychoKill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08:36:31
-
海鲜配芥末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08:04:10
-
云团☁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07: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