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辞旧迎新碎碎念。
没有想到在乙巳年来临之际,世界上迸发了不少神奇又不意外的事件
不法之地的园区大门被睿智的女友条理清晰地撬开,点燃舆论烟花,习以为常又万念俱灰的山火伴随两方踢皮球,在某神秘东方地震救灾的对比之下,TT悄然逝去,自由女神奔赴红书
很多事有迹可循,总感觉似曾相识,与那些曾经茶余饭后看到的聪明人们列举出来的分析数据(还穿插着事例用来生动叙述)相比,那一张张面孔哭诉着自己的柴米油盐,还是太过于冲击五感。
之前看眉山剑客老师的三两对比,我其实挺认同的,但一拉评论区,嗯,我没调查没发言权。我就生活在郊区。咱这一直都是大农村的城设,但我个人是一路看着它每天不一样的,小时候还没住这么郊,也是见过混乱和肮脏的。虽然现在仍然还有很多随地吐痰的中老年人,但我个人还是能理解的,听过父母辈讲工厂里的一些环境,巡司河清见底能游泳的时候不是我的年代,我见到它已经是脏污的,然而我也见到它开始治理,开始“每天不一样”。他们经历过的,残留在身体里的,无法改变的,难以在这么快的城市改变中立马呈现。可是年轻人很快成长了,迭代很迅速,他们会更健康,会把所有好的形容词具象化。最特殊的那年开始住到郊区,很幸运,正好过年把食物塞满了冰箱,住的很宽敞,吃的也是有菜有肉,甚至还收到了些菜地里直接割的新鲜的,在那一年,已经非常非常幸运了。第二年还开始有了一点房租收入。那一年也是很多生动的面孔讲着故事,让人把心翻来绞去的。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我渐渐丧失了物欲。然后开始翻所有东西,发现咱是真能囤啊,恨不得还能找到幼儿园的一点痕迹,开始抉择,开始丢弃。然后发现其实也没什么需要花钱的了,开始想,人活着,到底需要多少资源呢?抱怨过菜价,盯着每天的波动听妈妈牢骚和同朋友牢骚,听过阿丑那些百分比里的饥饿、失业、无家可归, 听过小英的血污染, 然而现在才发现,自己还是对生活太理所当然了。也许望着自由女神活着的人,太孤独了,靠着遥远的地方还有比自己更惨的人存在来麻痹自己,所以隔着网线忍不住就开始了哭诉,谁不是上网来找认同感的呢?沉默的大多数大概都是因为并不想上网找架吵,而吵架的人可能真的是身边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吧。痛苦很难减轻,可是是药三分毒。那么,长痛不如短痛如何?嗯,待历史去检验
提到陈老师的视频,很有意思的是有一期封面,用了白p这个词,我当时就愣住了,想想也挺好笑的。我第一次在网络上看到这个词,应该是零几年,在黑白闲情。为啥记得这么清楚,因为我好像观看了一场吵架,起因不记得了,也许是用了饭制图吵起来了,马桶台在贴吧开火,摸到闲情看不懂,后来解码了bp的意思,于是大惊失色,你们把偶像当什么了!?嗯,是的,那时这两个字用的还是缩写,现在倒是大家都大喇喇的用上了,哈哈哈。陈老这期是呼吁给博主一些待遇,舆论战需要补给,视频挺正经的。但是我一看到这词,就会想起以前的事,而且有一次,我甚至从我爸嘴里听到,应该是看抖的直播跟主播或者评论学的,我很难形容我的心情,有点好笑有点微妙。
纯属写着写着想起这些,其实我也没有想好要碎碎念些什么,只不过明天就是除夕了,年兽躁动。我莫名有些紧张,每年都这样,也不知道为啥,可能只是季节导致的身体些微不适,被我解读成了紧张。
总之随便打打字,给一年收个尾。也算我这个邋遢人的仪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