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2024我的年度报告
查看话题 >阅读是我最核心的自我认同——2024年度阅读报告
2024年读书263本,其中漫画125本,纯文字138本。我得忏悔(容我狡辩一下),现实生活有点忙,总体阅读质量不如往年,今年为了卸掉现实压力,投入我的阅读马杀鸡区域频率有点高,也一如既往没什么主题,随性而读,碰到新喜欢的作家/感兴趣的题材就多读两本,腻了就换新的,没什么积累,除了快乐。也读了不少漫画科幻推理,有点羞愧但是不多,反正都是为了拯救我的精神健康。

今年有两个发现。
第一个是年底:我发现只要我尽力努力了,我就可以借此偷懒。听上去非常荒谬,但实际上就是这样,我只管自己现在努把力,之后不管什么结果都可以不恨自己,纯恨世界了。作为一个东亚女性,我太擅长恨自己责怪自己了,这辈子我是恨自己恨够了,从小到大经历过那么多对自己的苛责,都能跟所有女性一起拿一个“恨自己”世界团体冠军奖了,那种鬼日子我是一点都不想再来一遍了。
我也没想到我是这么一个“正能量”的人,年底有个焦虑的考试,还要走一个紧急的流程,之前吐槽过,我司流程简直跟卡夫卡的土地测量员在城堡里的经历一模一样,那一个月没睡好觉,天天做梦都梦到打工。仅仅只是为了不让日后的我恨自己,我逼着自己半个月不看“闲书”天天吃屎,噩梦一样难受,但是想想此后我精神上就能偷懒,一切都能忍。我实在是恨透了自己恨自己的感觉,我宁愿恨全世界也不想恨我自己。责任上的努力,能够带来精神上的偷懒与自由。
第二个也是年底:我发现现实生活真的会影响到看书的精神状态。唐诺的《重读》封面上有句话:“只有重读才是真正的阅读。”我很认同,有时候隔几年重新阅读你之前非常喜欢的书,会像主动跟旧情人见面一样,满脑子想重温当时的美好回忆,同时焦虑、害怕隔了这么久那份爱是否已经改变、自己是否已经改变。(这里的旧情人仅仅只是一种通用符号,并非指我的旧情人,我的旧情人大部分都跟屎一样,特此申明。)
那次我看完《地下室人》,很自然又翻出在武汉又合书舍买的耿济之版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看,没想到那天在地铁上看着看着竟然看笑了起来,大概是米嘉跟格鲁什卡卡捷琳娜伊凡他们裹搅不清一张口又是几大页的部分,我觉得他们真的是疯了,想抓他们去找个班上,多上班就没有力气发疯了。
等我反应过来,自己看《卡拉马佐夫兄弟》竟然看笑了的时候,我真想给自己两大嘴巴子,竟然看自己这辈子最爱的书(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书看笑了!真是没救了,我恨工作!工作毁了我与挚爱感人的重逢,同时我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在精神状态不佳的时候重读我爱的书。
这时我又想回忆一遍我与陀哥那美好的初遇。应该是大二的夏天夜晚,我在卓越亚马逊上为了凑单,买了九块多的上译《罪与罚》和十几块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大概是想着名著凑单总不会错嘛,那版字非常小,软皮很厚一本。那天从图书馆回到宿舍,睡前随便拿起《罪与罚》准备看两页就睡了,因为俄罗斯文学在当时我的脑子里都是又臭又长名字又难记的,心说反正也很难读,也看不进去,随便看两页就好了……
等我合上书,抬起头来,掀开床帘,窗外饱含雾霾的污浊光线已经透过宿舍黄色的窗帘照射进来,我的大脑还在嗡嗡的,胸腔中还有东西在疯狂震颤……
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夜晚。
博尔赫斯:“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像发现爱情,发现大海,是我们生命中值得纪念的日子。”
后面隔了六天我又把《卡拉马佐夫兄弟》读了,也是到天亮,也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夜晚。
如果不是陀哥,我真不知道怎么熬过妈妈去世的那些日子。
所以我绝不原谅那天在地铁上那忍不住的嗤笑。
绝不。
最后说说夏末和初冬两个闪光的瞬间。莽子忙一个项目遇到外界很多不可抗力困难焦头烂额,我照常丧气开解:尽量干就行了,公司又不会倒闭。结果莽子说了一句非常触动我的话:“可是,我想把这个事情干好……”我没有想到他会那么说,在这个普遍以丧气作为抵挡不可知后果的盾牌的世界,在这个个体努力与机会/结局并不平等的世界,他居然就这么勇敢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那一瞬间我觉得他太帅气了。
因为你就算杀了我也不可能从我口中听到我爱打工四个字,能说得出口那得多下贱啊,哪怕绩优主义会给我们真实的责任感,我们也没办法说出这几个字,我害怕结局会丢人、我害怕努力会丢人,对于长期的、不确定性的焦虑永远笼罩着我,大概是永远没办法面对自己真实的想法。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个瞬间的他那么勇敢,能勇敢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做一个活人。
国庆之后到沈阳出差,返程那天早上我抓紧时间特种兵去逛了得味书屋,在门口晒了会初冬的阳光,暖洋洋的太舒服了,看《斯通纳》看着看着超过了原定出发时间半小时,痛失855块改签费,那就是沈阳初冬阳光的价格,很值得。


下面是2024年比较喜欢的书——
黄金五星 TOP13
哥本哈根就是我好久没遇到的那种沉迷到开始让自己思考为什么这么沉迷、作者究竟是怎么办到的书。书中的短句一边超精确地表现思绪的繁杂流动,一边又很有节奏感地把事件描述得异常简练,托芙和译者了不起。快看完第二本才知道这不是写得超级好的小说,是回忆录……我买书从来瞎买,都没仔细看腰封和简介(我忏悔),同时充分说明只要写得“真实”,我不太在乎是不是“真实”。
在武汉第一家女性主义书店极乐玫瑰买的。这两年第三本关于追星的书,也是最喜欢的一本,这本的杰出之处,也许是作者在母职之上,对热爱、作为热爱出发点的自己的存在,以及社会规定“正确的”热爱方式,从情绪到观念再到规则的整体反思实在是太帅,当我以为这本书就是在讲克服外界带来的焦虑遵从自己内心所爱的时候,作者又踏进了一步:男性对体育的热爱被认为正当,而演唱会尖叫的女孩被鄙视,究竟是谁以何种方式定义了“热爱”?“雌鸟会叫”的事实,居然无法让他们改变固有想法,那我们就要继续谈论下去,直至永远。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乐趣,如果只有他们做某些事才属正常范围,我们也不介意做个怪咖,我们知道我们内心的正常,我们永远有享受乐趣的能力和权力。
私人五星
(不保证经典,只保证我喜欢)
年度心灵马杀鸡之书,读库出的。是我时不时就得看上一本的那种,是我买之前就知道我一定会喜欢的那种“关于书的书”。这个作者之前有一本《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因为书名和厚度让我以为此作者非常难对付,买来一直没读(书页都放黄了),读了这本《重燃文学之火》才惊觉自己错过了什么。
多好的书,直接带领读者踏进中学文学课堂,跟着这些富于创造力的老师和同学重新走进这一本本书,开放、多元化的授课方式点燃学生心中一簇簇文学之火,作为应试教育的幸存者实在是太羡慕了!ta们时而轮流化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人与对话者(作为读者),面对面对喷理性与选择与自我;时而扮演等待戈多的众角色,把冷冰冰的对话亲自披挂变得火热……三所学校的同学各有各的境况,我记得是大卫丹比选了一所中产街区的中学、一所正常普通水准的公立中学、一所危险街区的公立中学,但老师们都很有各自的智慧,放开一部分自主择书权,让沉迷于社交媒体的同学先从没那么好、但是喜欢的书开始,先爱上阅读再爱上经典,才有机会让文学走进生命,把批判、体悟和理解长进自我的根,也许能让ta们在未来面对复杂的成人世界的时候,有一个开放且坚定的自我。
但这会儿我也在想,生命中有没有文学真的很重要吗?之前我一直觉得没有文学是不行的,但我走进社会以后认识了很多好玩的人,她们不读书也不妨碍长成了有趣温暖的人,人只要有热爱便能走下去,待人真诚、社会化良好就行了,看不看书不重要,我知道看书对我重要就行。
非常好看,出差打工的时候见缝插针争分夺秒地看完了。被里面叙述的人物感动,ta们有月嫂、流水线工人、泥瓦匠、快递员、爆破工、保安、布展撤展工人、打零工者,以往读的小说中角色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描述性文字我经常一扫而过,但在这些打工者真实的生命体验里,ta们到达皮村听一堂文学课的路途,倒车、倒地铁、骑共享单车、走路往往来回就是几十一百公里,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热爱能支撑ta们这样不论寒暑的奔波,像我这样经常自嘲文学消费者的懒鬼,读书会活动稍微远一点天气差一点都懒得去,ta们的热爱明显份量更重,那段漫长疲惫的路途是实在用脚走的。生活太苦,每个人的生命都得有光,能够有个可以仰望的月亮是幸福的,哪怕不是真正的光源。
打开之前:我倒要看看北欧神话是不是刻板印象,关上书:北欧不是天堂谁是天堂?很认同芬兰的政策理念,只有当给公民的支持是充分支撑ta的自由的时候(免费教育、男女共同的充分的产假育儿假年假、全民医保、各类危急情况下的国家保险支持……),公民才能在尊严之上去平等地爱、生活、发展,个体强才能家庭兴、集体强。税收与福利是一整套全民认同并愿意付出的系统,因为基于此,ta们才能心无焦虑全心去创造,妻子和丈夫的纳税分开,妻子不必依附丈夫,老人不必依附孩子,因为背后是那套安心的兜底系统。它们会向富人征收更多的税,而美国相反。医保那一章真是看得心情沉重,医保压力全给到雇主和员工个人,一旦失去工作又生病,马上收到天价账单,贫穷病人根本活不起,而医生则花费大量时间去试图搞清楚提供的医疗服务在不在病人的保险范围之内,真是巨大的浪费。
女性,女性
妙啊妙啊太妙了,真想批发个一二十本给我的女性朋友们人手一本!首先是视角的新奇,这还是我第一次从语言学家的角度去看女性主义;其次真的太有意思了,学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知识,特别是如何女性主义地说脏话!好希望也有位中国女性语言学家写一本分析中文的啊!语言绝对是权力,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它体现的是权力的归属和不均等,所有女性个体有意识使用属于我们的语言就能自我赋权,特别是那些原本的含义与如今的辱女含义完全南辕北辙的脏话,如果我们自己抢夺过来,赋予新的用法从而改变含义,就能变成我们的词汇。含义是会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更逐渐变化的,那么我绝对相信现状一定会改变,含义不会定稿在对女性不利的此刻,只要我们主动出击。
继英国女权史之后看了这本法国女权史,讲参政权公民权离婚权教育权劳动保障权堕胎权等等一系列权利是如何一个一个从父权制那里夺回来的,历史倒退女性又争取,叙述非常清晰其中的奋斗也非常震撼,当下的许多问题原来是前辈两百多年前都在思考和拼命争取的,我们有责任继续推进。波伏瓦原以为社会主义的彻底实现会实现性别平等,可惜现实背叛了她,继而她和前辈们用切实的行动去争抢,印象特别深的是父权制对子宫的控制,当资本需要人力的时候就不允许堕胎/避孕、强迫底层生育,当新马尔萨斯主义抬头的时候又控制生育,上层阶级则是永远注意控制子孙数量,这是为了避免财产被分割,阶级和性别对女性的双重压迫体现在身体上,把女性的身体当什么了啊混蛋!
写得太好了,果然是诗人之笔,有种流散的精准,很丰富。翻译很美丽,不敢想象原文得多好,看到后面没有以死亡为结尾,强烈松了口气,否则任何对本书的夸赞都感觉是置身疾病之外的残忍(其实也是)。疾病不只是疾病,也是贫穷者、单身者、第二性、被摊在市场上任凭医疗业宰割的盈利对象,女性化的癌症,会被更为猛烈的消解其自身,这里看得非常心痛。关于病痛如何只属于自己,以及在同病相怜之人之中的孤独,或许孤独与不孤独都是同时真实存在的,前有女性前辈建造的文学圣殿,身侧有共同经历此刻的网络社群,后面则需要很多的时间,更多的时间,去书写相对短暂的感受,“用数年去书写数分钟,用数月书写数日,用数日书写小时”,很难阐明,很难简化感受,但依然得写,写完,获得自由,而对读者来说,作者也进入了同样的女性文学圣殿,为后来者提供庇护。
年度科幻
故事讲的是一位富商觉得自己傻儿子太笨,购买了学霸的记忆条一段时间的使用权,想让儿子热爱学习,结果时间到了他不愿意归还了,最终儿子身体里存活下去的不是儿子,而是学霸。他甚至不愿承认儿子已经不是儿子,当然了,大爹根本也不在乎儿子是谁,他只要那个优秀的假儿子。在大爹那里,成为儿子是有条件的,可是还是有很多人前赴后继的抛弃爱、抛弃自我,争当儿子或者孙子。除了我们的主人公学霸。
外置记忆条也不止于内存条,更基于记忆有继承思维模式,所以感觉大设定有所缺失,但精彩的细节设定补足了缺失,有一瞬间我以为他会展开更为现实的新型商业模式,亦即大家会疯狂的以金钱换取逝者的复活,特别是有资本的人会如何榨取穷人的身体,结果没有哈哈哈。
年度长篇漫画
讲的是i人作家小姨在葬礼上一时上头,接回了父母双亡的小狗属性侄女共同生活。买之前我以为这是一部姬情漫画,结果要丰富得多,是一种淡淡的深刻。这部漫画特别美好的地方在于,槙生从来不敷衍、假装完全理解朝,而是从一开始就划清了界限,把所有的寂寞、喜欢和自主权完整的交给了她。感动到想哭。
五星绝赞,又遇到一个如此打动我的作品,幸运2024笠町终于逃开有毒的男子气概和男性同盟,而千世还得面对医科大学狂扣女生分数不想录取她们的冷酷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仗要打,但就是有的性别更加困难,而朝是二次元给予每个大人的暖宝宝——“我的人生还没结束,对活着的自己来说,我有为了任何无聊小事烦恼的权力。”“哪怕仅仅只是一件小事,我也改变了世界。”
之前听说这个漫画的时候,以为是严肃的历史漫画,没想到是一个设定好玩的女性向架空漫画,读完19册还是十分震撼,历代德川家女将军跟爱人、圈养男宠的“大奥”众生相都十分真切,刨除无聊的权力斗争,其他部分依然叠加了时间与命运的厚度。其中有一个篇章是讲一位外国人与女浪子携手,以各自的方式钻研科学,攻克那种会让男人早死的疫病(也是《大奥》这部漫画基础女尊设定的来源),其中的理想主义光辉特别动人。
看这部漫画的十几天,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到父权变为母权,简直爽死,但梦的其后我意识到不论父权还是母权都会同样压迫男人跟女人,产生了反思(假的!),你看,只要是利益在自己手里,这种轻飘飘的场面话谁都能说。啧。
年度短篇漫画
年度推理
-
微信用户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9 14:43:15
-
Oleg the kafir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8 07:52:50
-
豆友9vu2ri3T4I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4 12:12:04
-
懒取的取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3 16:31:28
-
一碗碎冰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7:01:39
-
想吃煎饼果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8 17:49:04
-
小七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8 17:23:00
-
鱼子酱酱酱^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6 14:07:14
-
🉑乐要加冰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3 23:48:51
-
香蕉🍌苹果梨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3 16:34:15
-
今天也要读书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3 15:18:59
-
了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31 19:34:08
-
创世之神PKD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9:07:51
-
卷毛yum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7:12:38
-
飞一会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5:40:03
-
猫爱吃冻鳗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4:26:28
-
Lee *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1:49:58
-
15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0:53:20
-
橙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10:16:19
-
人生一手体验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9:31:59
-
是小西瓜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8:27:25
-
好运小枣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8:03:59
-
电话听听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7:32:05
-
风蚀蘑菇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6:42:28
-
雅 罗 米 尔 。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4:19:40
-
番茄酱皇帝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8 00:07:33
-
hushbab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56:15
-
赛林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54:54
-
luv.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54:47
-
偶尔缺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42:41
-
Chill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42:08
-
孟山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32:47
-
懋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23:50
-
Nero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18:16
-
阿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14:30
-
麦麦在利物浦西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27 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