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 91 “大家”是谁
有几个月完全不怎么写东西了。每个月都有几篇写了半截的文稿,不知道如何完成。今天突然想起来写一篇,甚至找不到我鼠标在哪(笑)。九月去了一趟泰国,有朋友担心我有无遭遇不测。
其实一切都好。身体状况每天都在不断的改善。锻炼中的问题常常能够及时解决。脑子也在不断的噗噗冒泡。倒是这二十年中难得的好状态。
总想给大家写点什么,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好题目。
来自长辈的神秘发言,常常会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焦虑。
比如这一句,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你怎么不能像别人一样?
现在想想,我从小就是一个咬文嚼字的人。我小时候的重点在,大家是谁,我为什么要跟他一样?
比较初级的解释会说,大家,就是很多人,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
被长辈说我跟大家不一样的时候,我感觉到,这个长辈代表全家人,将我排斥了出去。
自此我有了一种成见,我觉得这个世界绝对不会容纳我。我对这样的世界,产生了无可名状的恐惧。
大家说的很开心的时候,我不再上前。大家玩到好玩的东西,我不再表示好奇。大家吃到好吃的东西,我不再期望他们会与我分享。
之后便有人说我孤僻。
我摇摇头,对上前碰钉子持保留意见。
再大一点了,在字典里面看到,大家,有贵族,名人,专家的意思。
当时我就觉得有点好笑了。我们家是什么水平,要怎么跟那些人一样?
在长辈的诘问中,我看到了他们脱离实际的虚妄幻想。
就好像有人很宝贝的拿出三折叠华为手机给人展示,观者冒出一句,可惜这不是苹果。
在此人眼中,要像大家一样,就非得是苹果,别的都不行。
要好只能好那一种,好在别的方面,就是小聪明,狗屎运。
说这话的长辈就是这么觉得的吧。
有个例子我好像说很多遍了,这里用依然合适。
在他们眼中,皇后用金锅铲,金围裙。他们从来不会想到,皇后不用自己炒菜这回事。
他们的视野窄到,容不下家里的一个小孩。
刨去经济上无法支持的情况,他们在认识上也拒绝接纳。
顽固的,狭隘的,居高临下的,这些特质都还有能让人居于有利的余地。
但只有一种特征是明显有害的,这些长辈并不在乎伤害他们的孩子。
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家庭的孩子,社会的孩子。
当他们用这些没有根据的标准去捆绑孩子的时候,便将孩子从家庭里,从本应该为他们提供支持的环境中,排斥了出去。
他们并没有用这句话立下规矩,而是明确的告诉孩子,你是家庭的异类。
如果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异类,并且因此而不会被家庭支持的话,家庭对于孩子的意义就消失了。
还有那种火上浇油的愚蠢家长,在后面继续添上,我讲话你不听就算了,我管不了你了,你自生自灭去吧。
发泄情绪的欲望,早就超过了爱护孩子的信念。
我想这就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他们相信以他们的地位,比如当父母了,就升级了,就必须有人成为他们的出气筒,为他们的情绪承担后果。
而他们不能承担自己情绪的后果。
那个后果便是离散的家人和朋友。
退一步说,很常见的有人会说,我想找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男友或者女友,因此选定了这个人,结果这个人和我想要的很不一样。
我想说,交朋友是选择商品吗?
在我看来,很好的相识,顺利的交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茫茫人海,每天与多少人擦肩而去,却不知道姓名。
我能结识此人,能与之聊个有来有回,都是很少见的事情。
若此人能与我常有回应,彼此在意对方,便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在茫茫人海中,真如所说,交朋友是有得挑的吗?
我觉得没有。
他一开始就想错了,所以才会怨怼。
在逻辑学上,这个怎么不跟大家一样的说法,是一个谬误(fallacy),叫做诉诸公众(Ad populum)。
换句话说,如果有人用怎么不和大家一样来威胁你改变,虽然情绪感染力很强,听者容易觉得无法反驳哑口无言,但道理上说不通。因为大多数人怎么做,和具体的个人如何决策之间的联系,并没有看上去那样紧密。
也许大多数人的做法有值得借鉴的情景,也许大多数人的决策都是错的。
每个人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是更重要的事情。
作为朋友,作为家人,我愿意说,让我的人更开心是更重要的事情。
在可与不可之间,尽力去支持他们是更重要的。在需求凸显的时候,在有能力的范围内,也考虑他们的事情。
如果说交朋友尚且有得挑,成为谁的孩子,或者成为谁的父母,这件事却是没得挑了。
血缘的关系不可磨灭,也不可抛弃。比起相互伤害,不如衷心希望,切实努力,相互成就。
困难的一年即将过去,将来的一年又有一重重的关隘。至今分享了很多生命的眼前人,更当珍惜。
值此佳节,愿吾辈能执一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新的一年,再扬风帆,一往无前,巳巳如意!
新年快乐,我的朋友。
~~~~~~~~~~~~~~~~~~~~~~~~~~~
已发表部分索引目录 https://www.douban.com/note/75859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