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一场培训——培训师成长手册(更新日期2025.1.29)
培训师首先得是咨询师。
因此读书笔记也适合售前、解决方案、咨询的同仁们,仅供学习和探讨。
一、写在前面的话
- 当别人提出挑战时,可站在更高的纬度来寻求双方的一致性,从而消除冲突。
- 当别人轻视你的问题时,说明他对该问题比较了解,先给与认可,再顺水推舟让其站出来分享。——“分享是最好的学习”
- “从来如此,便对么”,警惕惯性的力量。
- 播种和收获总是不在一个季节,避免急功近利。
-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 “忙于赶路,也不要忘记抬头看天”——初衷是什么
- 自己的SWOT分析,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threat威胁、opportunity机会;其中优势和劣势是审视自身,威胁和机会是审查外部环境。

二、基础
1、紧张情绪: 一旦被人发现紧张情绪,别人会质疑你的专业度。
2、紧张原因:
- 没有充足的准备
- 期望过高
- 害怕失败
- 没有类似经验
- 自然生理反应
3、 如何缓解紧张的情绪
- 充分的事前准备,包括:受众、场地、主题和内容、反复演练
- 充足的睡眠
- 良好的开场
- 避免使用纸(抖)、纸杯(抖,洒水)、激光笔(乱画圈),会放大紧张情绪
4、获得支持
- 眼神多看你的支持者;多看善意的眼光(点视、扫视)——入场后闲聊,与人找到亲近感。
- 互动——提问,简单+封闭的问题是最好选择,容易引起共鸣。
- 具体做法,见下:
意义换框法(对因果式的信念最为有效):所有事情本身都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人加诸上去的。即,所有的事情都是中性的,好坏只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对于我们,要从中找到证明意义,使自己快乐,使自己有所改变。
具体做法:把“果”改为反义词,把句首的因为放到句尾,并找到新的意义。
例子:因为上司要求严格,所以我压力很大。应用意义换框法,将之变换为:上司要求严格,所以我要认真工作,因为:我想进步更快;我想学到更多技能;我想满足他的要;我想让他看到自己的能力;我想有更优秀的表现
- 不断地演练,是成功的关键。——开场白演练10遍以上。
- 最好把关键点演练好,控制好过渡点,再从细节入手完善。
- 身体语言:站姿、手放位置、小动作、频繁走动、手指对方
- 心里暗示,建议使用“华伦达心态”,即,把专心于事情过程的本身而不在意事情的目的、结果或意义的心态。——回忆自己做的最好的部分
- 正视紧张,接纳紧张,顺气自然。——紧张是一种正常反应,正视它了也就放下它了。
5、有效开场
- 沟通原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 橄榄核定律:支持你和反对你的都是极少数,发部分是在观望。
- 开场白特别重要,如下:
让别人认识并记住自己;个人介绍;树立威信;降低对方防御,建立亲和力;建立信赖;营造温暖、安全的氛围;为课程做铺垫;引发学员兴趣
- 好的开场针对三点:自身风格、课程内容、学员状况
- 成年人的学习特点:有动机才学习、不易改变就习惯、抗拒改变。
- 有效开场使用:引文法、提问法(设问、反问)、利益法(价值呈现)、故事法、数据法、案例法、游戏法。
- 自我介绍搞懂三个问题:对象是谁、介绍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场合下?
- 自我介绍原则:简单明了、生动、影像化(产生联想)
6、结尾的重要性
- 结尾的作用:梳理学员思路;重申重点,加强学员对培训内容的记忆;了解学员反应,答疑解惑;激励学员行为改变;引入下次课程;培训需求调研
- 结尾的方法:收尾呼应;要点回顾;总结提炼;引经据典;小组竞赛;活动调查,即带走(收获)和留下(需求);故事结尾;引导号召
7、如何沟通引导

- 无法回答的问题,如何处理?—— 把问题抛给全体; 把问题抛给提问者; 将问题暂缓处理;
三、提升
1、如何引起兴趣: 新鲜的话题、意想不到的话题、热点的话题、参与的话题——最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熟悉的话题、争议的话题、翻新的话题
2、如何激励学员: 奖惩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荣誉激励、数据激励、目标激励
3、如何确定重点内容: 缺什么补什么,了解学员的需求是有效开展课程的关键
了解培训背景、目标——了解培训需求 ;对症下药设计方案 ;确定课程内容和重点
4、控制时间: 明确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区分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
5、提升专业度: 且慢动手”,先融入团队,了解需求再行动。新官上任不要急于烧三把火。
6、遇到资深者如何处理?
- 扬长避短
- 多方面细化需求、多渠道了解学员情况、高层激励
- 事先找托——自谦
- 找支持者——自谦
- 分组交流
- 经验分享——学员分享
- 案例分析——大多数人喜欢挑别人毛病
- 点评、竞赛
7、如何提升自身专业度
- 标杆学习+PDCA
- 一线蹲点——建立信任、收集案例
- 日常收集和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
- 网络学习
- 向客户学习
- 同行业交流
- 拓展工作领域
- 做得多学得多
- 照镜子
- 专题研究
四、实战
1、 培训的目的:学以致用,一切为学员需求为中心,最后产生绩效,为企业盈利,让培训成为投资而非成本。——培训不是赶潮流、送福利、保饭碗、秀价值。
2、课程开发模式:

- 课程开发5问:背景、受众、目标、内容、方式。
3、问题树模型:
问题树模型遵从“以始为终,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在诊断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三步骤:

4、 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的三个步骤使用的方法和工具见下表

5、 问题树课程开发模型个步骤要点如下:

6、 诊断和调研五步

7、 调研四个途径
- 现场访谈:信息深入、直观、及时反馈
- 问卷调查:信息量大、有针对性、易于汇总、抽样范围广、成本低
- 电话访谈:快捷、成本低、方便、反馈及时
- 网络沟通:沟通时方便文档资料传递,沟通记录便于整理
8、(培训需求差异)找差距的七大方法
- 面谈沟通法
- 行为观察法
- 资料数据分析法
- 问卷调查法
- 小组讨论法
- 测试法
- 自我分析法
9、工具箱
- 4M1E,问题分类
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
- 层别法分类
事:主观、客观因素/流程
现场问题:人、机、料、法、环
销售问题:产品、制度、环境、销售技巧
投诉:产品、售后、态度
PDCA:计划、执行、检讨、改善
人:知识、态度、技能
- 鱼骨图(特性要因图)

分类:
原因型鱼骨图,箭头向右,鱼头采用“为什么……?”的形式
对策型鱼骨图,箭头向左,鱼头采用“如何……?”的形式
注:上图可以看做是原因型与对策型的结合,另外可另起一个对策型鱼骨图对上图中要素进行进一步细化。
- 剥洋葱法:用于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至少问5个“为什么”,对问题一层层剖析,最终找到真相。
注意点:问题的答案均为事实描述,不得下定论;答案应该是人为可以解决的问题;
- 树形图: ——注:先鱼骨图,再树形图,从而进行问题的聚焦,确定课程大纲

- 现场访谈技巧
访谈提纲设计:访谈什么、访谈谁、问什么、怎么问(高层、中层、基层的不同角度和问题)
正确的答案往往是提出了正确问题的产物。
由浅入深、开合并用。
互相验证:同一个问题多方回答,第三方验证。
STAR原则(用于澄清被访者所描述的事实):Situation(情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
- 访谈记录要领: 记录关键词或中心词 ; 关键词应为事实描述,非总结
10、 课程大纲确定(对策鱼骨图->树形图)
- 步骤一:问题收集——诊断和调研4个途径、工具箱、寻找差距7种方法
- 步骤二:问题分类、筛选,确定主题——层别法
- 步骤三:问题分析、提炼,确定大纲——对策型鱼骨图、“农村包围城市”树形图
11、 如何整理演讲思路
- 有效素材收集
演讲目标确定三要素(Why、What、Who)
素材收集(途径、方法)
- 如何梳理思路
内容为王:取舍有道(目标、时间)、主次有别
逻辑性呈现:三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串起珍珠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