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

今日去到美瑛,回札幌途中天降暴雪,现在泡完澡坐在床上,感觉终于可以完成一些上一年拖拖拉拉未完成的叨叨。当下静下心去想生命又生长一年的奥义,那大抵便是刹那间感到过往那些对年岁的虚妄幻想,现已落成了某种越来越实在的东西,就像今日的暴雪从天精准直降在我的皮肤和身体上。
今年的感想是:命运好像是会暗中给你安排一个个课题,并在你备考差不多的时候,再准备一场结业考试的。比如,我的上一份工作就像一个结业考试(趣味轶事不多言,虽然很多朋友都和我说过我一定要顶个西瓜头去直播讲成段子哈哈)。 自我开玩笑版本的总结:从上一份工作中我明白了原来我也是有在宫斗中活到很后面的能力的。 那段经历就像是冥冥中有个什么玩意儿终于按着我的头,丢给我一张卷子和一支笔,考我:你终于学会保护你自己了吗?你从小的那些所谓的早熟、悟性、洞察力,终于不是用来“自伤”,而是作为适时用以保护自己的武器了吗?
之前和人聊天时被说,我对一些过去很久的事情仿佛还可以记很清楚。其实我记细节的能力很差,但生命中每个阶段仿佛结业考试一样的存在我都可能会记得。我会记得那些重塑和重启时刻。 比如我一直记得幼儿园时候被霸凌的事情,而霸凌的原因很简单,仅仅只是因为我不那么合群——我当时纯粹很难去融入那种集体生活。霸凌我的几乎都是教师子女(虽然很搞笑的是我自己其实就是教师子女),而幼儿园老师那时也跟着一起起哄我的诸多因为我不顺从而显得笨拙的表现。 于是我记得在我生命下一个阶段的开启时刻,小学开学第一天老师竞选班干部时,我发挥了自己所有的自信去赢得老师的关注;当时我的小脑袋瓜子里想到的便是我需要首先通过老师去立住一些我的“原则”,我要给自己设置一层“好孩子”护栏。乖巧从来都是为了放心去捣蛋哈哈。 我记得之前很多知悉一些我的幼儿园“表现”的人曾惊叹过,谁知道她是当年那个天天在幼儿园哭哭啼啼的孩子呢?于这类惊叹,我带着一些恶作剧成功般得好笑心情。说到底,于那样烂的经历,难道他们觉得我应该跟随着这种烂,也一起毫无抵抗地烂掉吗? 人人都期许好的体验,但坏的体验倒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路径的。 何况,我当年在幼儿园因为想回家天天哭也哭得明明白白坦坦荡荡,又不是脆弱和胆小,我就是不想上学嘛;而后习得了一些初步的外界“恶意”后,便当然也学会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对外模式。 我回想我自己幼年时期的内心想法,也会惊叹我是如何在那样小的时候便会有这样多自己的感悟的。 但总之,记忆里这些事件就是留了下来。我记得它们,也并不代表我不放过它们,至少在情绪层面是没有的。 它们就像历史事件被冷静的文字记录在书本里。挣扎、彷徨,早就在开启下一页的时候便消去了——我甚至可以冷静观摩过去那个我自己;留下的只是某种我的个人“历史”索引目录,构成一条我过去的轨迹。 然后循着这条轨迹,我才可以回到某个最初最初的原点。 我记得的另一个过往事件,便是初中时期,那时的我大抵陷于某种困顿里。于是我记得某一个午后,我站在窗前,被阳光灌透。 我感受到我的心底在那个刹那有一种能量在迸发,有一种浅淡又坚韧的生的欲念和意志。 生命好像是可以在苦痛里迸发出喜悦的。 以上,似乎要把这些文字搞得沉重了。但其实,如轻舟荡过万重山般,从某一个时点我的潜意识里便觉得“生命的路总是可以越走越宽敞的”。 甚至于,我开始期望并盼望去为我的人生找到新的一扇门;人生就是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 记得之前一个喜钻研星盘的阿姨和我说,她觉得人生没有“自由”;或许吧,从冥冥和宏观角度,人生的节点仿佛是被设置好的。但从个人意志和感受层面,我相信某种相对自由是存在的。 我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过去是一条轨迹,而朝向未来,我也看到某条路径在缓慢展开着。过去的一切都在此刻继续存在、也会在未来继续存在。 我不执着过去的自己,大抵即便岁月从我身上倾轧过去,我也觉得我永远会更喜欢未来的自己,而我也相信着未来的自己会更好。 毕竟不管好的东西、坏的东西,都能转化成一种能量。只要一切还在流动,就不会太差。 2024年,我的曾外祖母的生命未能渡完这一年。眼下的老街于我而言便成为了一个景区,以及一种彻底的回忆。老太太算是自然走向死亡,生命的最后几刻很安详,也安排好了自己的所有后事。 曾外祖母离世那天,我姨妈在天文馆参观,感伤后发了一张星空的照片,大抵是用天上的星星纪念曾外祖母。 我记得曾经在网易云《比海更深》的主题曲《深呼吸》这首曲子的评论里看到过一个印象深刻的评论——“如何看待亲人的离世?这是我见过最不一样的回答:亲人离世,就是你在学校,他在赶集;你在家里吃饭,他在地里干活;你去地里找他,他又恰好回到了家;他永远都在,只是今后每次都会擦肩。” 没有人知道死亡将会把人带往哪里,而对“死后世界“的构建,牵引的是在世之人的情思;因为这种情思,所以死亡后的世界和眼下的世界发生了联系。 一切超自然的设想,都潜藏着浪漫;回忆和情感,皆是另一种”生命“的方式。 这世间有许多无奈和无法逾越的客观限制,但在心灵层面,则或许可以留存一个纯然又完满的美丽天地。 我记得很多年前曾祖父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死生》;那是我第一次实际感受生死,也是我第一次正视岁月不可逆的流动。 在那一篇里,我觉得老人的皱纹是被时光吻过的痕迹;我觉得在老街里的老人像是某些平凡又伟大的守城英雄,在以淡然的姿态守护生命的某种本真和天然。 现如今回想,当年的我写那些文字一定是主观的,文字里只是我对岁月的一厢情愿,以及我对我自己的期望罢了。 好像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仿佛就知道,人身上有一些宝贵且不可逆的东西,不小心保护就会像被氧化的发黄的苹果。 我在往前走,但我知道从心灵层面,我需要永远知道来时的路,并可以往回走。 一路上的诸多很烂的经历,让我懂得提醒自己不要再试图合理化或凭着愿望去美化一切,但同时我相信这世界依旧存在着某种美好;这种相信并不可以以我局限的个人经历所转移。 我对可能性——即便只是存在于大脑里的可能性,永远抱着谦卑的希望。 我想永远记得那个被阳光浸透的下午,并永远在下一次阳光时刻都保留有上一次那种最原生的喜悦。 希望年岁是赋予我带魔法的眼睛,希望我一直可以在阳光里看到闪着金色翅膀的小精灵。
-
changwaqi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31 17:19:52
米花居士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叨叨 海草 (1人喜欢)
- 叨叨 占有椅子 (1人喜欢)
- 北海道之旅行叨叨·雪从海上来 (3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