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的趣味
假期无事,心灵放空,为了kill time,就想读些闲书。读到了南宋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读书学习可更新知识,使人的思想保持活力,人才会不断进步。即便不去探究诗的深层寓意,仅仅感受这如诗如画的田园意境,也觉得赏心悦目。朱子从读书求知中获得无限乐趣,于平和生活中体悟到了美与盎然趣味。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著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关于“谈静”的章节中也提到,我们大部分人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乃是缺少领略的趣味。关于他的“静趣“理论,读后颇受启发,在此摘录一二共勉之: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保持内心的空灵与清净,通过领悟感受趣味,在趣味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美。愿你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