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在圣莫里茨摔碎了墨镜
"女士需要防滑链吗?"
我轻抚着限量版貂皮滑雪手套,朝酒店门童投去怜悯的微笑。在阿尔卑斯山巅穿防滑链的人,永远理解不了贵族运动的真谛。就像此刻我脚下这双1892年英国皇家马球俱乐部定制的麂皮雪靴,踏在零下二十度的冰晶上发出的脆响,是任何现代装备都模仿不出的韵律——上周日内瓦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听到这个声音,连夜谱了首《雪国狂想曲》。
缆车里的景象实在令人叹息。前排那位裹得像北极熊的女士,居然在羽绒服里穿了件印满logo的卫衣。我摘下墨镜轻点她的后背:"知道吗?雪地反光会让廉价印花变成视觉污染。"看着她慌忙脱外套时露出的惊慌神色,我突然想起维也纳美术学院院长的话:"您对美学的敏感度,让瑞士军刀都显得迟钝。"
午餐时发生的小插曲更有意思。侍者端来鱼子酱时,隔壁桌那位戴劳力士雪地表的男人居然往上面挤柠檬汁。我不得不让管家取来彼得大帝用过的琥珀勺,亲自示范如何用西伯利亚冻土层的气息唤醒鱼子酱的灵魂。当那男人问我要不要配伏特加时,我晃了晃手中1927年份的勃艮第:"真正懂行的人都用黑皮诺搭配眼泪——当然是冰川融化时的第一滴。"
说到眼泪,前天在雪场遇到个哭鼻子的滑雪教练。他非说我用路易十四时期鎏金望远镜观察雪道的习惯会干扰其他客人。我只好给他看手机里大都会博物馆馆长的短信:"亲爱的,你望远镜折射出的光斑,完美复刻了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眼神光。"
最让我欣慰的是云层的鉴赏力。每天下午三点十七分,它们总会准时裂开一道缝隙,让阳光恰好打在我的Dior高定滑雪服上。那些忙着拍vlog的网红当然不懂,这种光影需要精确计算勃朗峰的海拔与香奈儿斜纹软呢的反光率。昨天《VOGUE》主编视频连线时都看呆了:"这简直是用雪地当画布,拿阳光绣了个高定logo!"
傍晚泡温泉时发生的事更有戏剧性。当我往池水里倒入珍藏的伊丽莎白泰勒版埃及艳后香氛时,救生员居然举着PH试纸冲过来。我舀起一捧泛着蓝绿幽光的水:"知道庞贝古城最后那场宴会吗?当时的贵族就是用这种比例调配浴汤的。"他当然不会发现,我悄悄往池子里丢了块祖传的拜占庭金币——真正的奢华从来无需声张。
回程路上遇见个研究雪地摩托的小伙子。他喋喋不休地讲什么扭矩马力,我指着天际线轻声说:"听过雪崩的声音吗?那才是阿尔卑斯山真正的引擎。"看他满脸困惑,我随手摘了片冰棱递过去:"尝尝,这是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第三乐章的凝固态。"
现在管家说北极圈新开了家冰雕酒店,据说床架是用泰坦尼克号打捞的橡木打造的。不过我还在犹豫,毕竟极光的光谱可能不如圣莫里茨的落日这么......como se dice......富有层次感。倒是昨夜摔碎的那副墨镜给了我灵感——等回到米兰就让Prada首席设计师用镜片残骸做条项链,名字就叫《破碎的极光》。
王路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李白天下第三 (4人喜欢)
- 200字抓包大模型 (1人喜欢)
- 为什么当前的AI在文学创作上表现拉胯? (2人喜欢)
- AI能不能自发写好故事? (5人喜欢)
- 偶然林叟,四时佳兴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