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之一
今年春节前去河北省曲阳县探望大舅哥,顺便登了嘉山。此前数十年经常去曲阳,嘉山就在必由之路旁边,在一片平原之上比较显眼,但看到的这一面主要是被采挖裸露出来的山体,视觉上没有什么吸引力,再加上总是来去匆匆,所以一直没有攀爬上去过。这次亲临登山,才发现山势陡峭,峰回路转,还真是有点气势。据山前娘娘庙里一位老人说,大清朝的时候当地人就在这里采伐树木和石材,直到十年前才禁止。老人还很自豪地说,唐代这里曾经爆发过嘉山大战,唐兵打死打伤四万叛军,打得史思明拄着断枪一瘸一拐地逃回定州。我开始以为老人是自吹自擂,后来用手机一查,不由得大吃一惊,历史上竟然还真有嘉山之战。
继而查阅《资治通鉴》,里面有下列记叙:“郭子仪、李光弼还常山,史思明收散卒数万踵其后。子仪选骁骑更挑战,三日,至行唐,贼疲,乃退。子仪乘之,又败之于沙河。蔡希德至洛阳,安禄山复使将步骑二万人北就思明,又使牛廷玠发范阳等郡兵万馀人助思明,合五万馀人,而同罗、曳落河居五分之一。子仪至恒阳,思明随至,子仪深沟高垒以待之;贼来则守,去则追之,昼则耀兵,夜斫其营,贼不得休息。数日,子仪、光弼议曰。‘贼倦矣,可以出战。’壬午,战于嘉山,大破之,斩首四万级,捕虏千馀人。思明坠马,露髻跣足步走,至暮,杖折枪归营,奔于博陵;光弼就围之,军声大振。于是河北十馀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仔细研究这场战役,发现嘉山之战其实是安史之乱初期的一场重大战役,但是不知为什么有关研究很少,大部分文献都是一笔带过。相比之下,对于同期颜杲卿守常山、张巡许远守睢阳等战斗的研究则如汗牛充栋,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令人不解。因此,对嘉山之战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关于战役的背景。公元755年阴历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也就是现在的涿州发动叛乱。由于朝廷兵备荒废,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河北河南地区,安禄山正月初一在洛阳称帝,挥兵直指京城长安。在这紧急关头,唐军驻山西地区的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率领一万三千人东出井陉口,进入河北地区,打败了常山也就是现在正定县一带的叛军。由于这支队伍突然出现在河北,威胁着叛军的老巢涿州,叛军的二号人物史思明纠集重兵围攻常山。经过四十多天的拉锯战,叛军断绝了唐军在常山的粮道,城中缺粮,形势危急,于是李光弼就飞书向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告急。鉴于河北地区的战事对于平定安史之乱至关重要,郭子仪在阴历四月率领朔方军从井陉关东出河北,到常山与李光弼军队会合,这样在常山的唐军就一下子增加到十余万人。经过多次作战,唐军攻占了常山和定州地区,但由于粮草不足,唐军移师到恒阳也就是现在的曲阳县,解决粮草问题,之后再次回师常山,与叛军作战。安禄山深知唐军这支队伍正在威胁他的老巢,因此赶紧派大将蔡希德率军二万支援史思明,这样叛军在常山就拥有超过五万人的力量。史思明是安禄山手下最凶悍的大将,这时候得到增援,变得异常猖獗,当唐军再次移师曲阳县时,他率军跟踪而至,企图消灭唐军。郭子仪与李光弼采取堑壕战术,运用“敌攻我守,敌退我追,昼则耀兵,夜斫其营”的策略对付叛军。当他们看到叛军已经极端疲劳,就决定在嘉山布阵与叛军决战。这就是756年阴历六月二十五日爆发的嘉山之战。
关于战役的经过。嘉山地处华北平原通往太行山的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资治通鉴》正文对于嘉山之战写得很笼统,不过胡三省在备注里列出了有关细节。据《河洛春秋》记载,史思明拥有五万余人,其中精骑万人,都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擅长骑射追逐,唐兵对此颇有惧色。这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采用了赵州司户参军的计策,首先安排五千甲士在嘉山上埋伏,然后派两千人到嘉山的东面运粮,引诱叛军来追;等敌人追过来,这两千人就丢盔卸甲地逃到山上。敌人果然倾巢来追,把嘉山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天晚上到了后半夜,曲阳县城里的唐军九万余人一齐杀出,对嘉山山脚下的叛军实施反包围。到天光大亮的时候,外围的唐军开始进攻,被包围的叛军阵脚大乱;此时山上的唐军甲士把鼓敲得震天响,然后顺着山势冲击敌阵,铁甲力量势不可挡,两方夹击一下子就把叛军打得七零八落。这次战役打死打伤叛军四万多人,史思明仓皇逃离战场,拄着折断的长枪一瘸一拐地逃回定州。
关于战役的后果。自安史之乱以来,嘉山之战是唐军第一次大捷,给予叛军以沉重打击,令河北叛军有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随后郭子仪和李光弼率军乘胜追击,包围了定州。河北一带许多地方都杀死敌人守军重归大唐。远在洛阳的安禄山得知后非常害怕,准备放弃洛阳退回涿州。这个时候如果唐军乘胜追击,从速打到涿州,占领叛军的老巢,则安史之乱或许很快就能平定。然而就在这时,叛军攻占了潼关,哥舒翰率领的唐军主力遭全军覆灭,京城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已经幸蜀,朝廷诏书发到河北,急令郭子仪的朔方军和李光弼的河东军回援。于是郭子仪与李光弼只好率军经井陉口退回山西,留在河北的唐军势单力薄,很快就遭叛军消灭,而安史之乱也由此延续了八年之久,致使大唐由极盛时期急速转入衰落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嘉山之战堪称大捷,只是因为与长安陷落、唐玄宗幸蜀、马嵬驿兵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发生,而史书对后者大肆渲染,致使这场重大战役在历史上被湮没了。
那天下午,我从娘娘庙沿着碎石土路登山,一边用手机查寻资料,一边俯视着山上山下的地势,揣测那五千穿着厚重铠甲的甲士藏身何处,还有那两千运粮的士兵在哪里固守。终于攀登到了山顶,我发现嘉山虽然海拔不到五百米高,但它处于太行山的最东面,在方圆几十公里内唯我独尊。从高处看,嘉山就像一条张牙舞爪的巨龙,山顶矗立着的七八个山头仿佛巨龙的背鳍,向下绵延伸展的余脉恰似巨龙的尾鳍和龙爪,而地处东面最高处的山峰,则像是巨龙昂起的头部。它横卧在燕赵大地上,几千年来一直护卫着西南方向十公里开外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曲阳古城,庇佑着包括我夫人祖辈在内的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曲阳百姓,可谓功莫大焉。
张望舒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乞力马扎罗的雪》读后感 (4人喜欢)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读后感 (5人喜欢)
- 《火的考验 : 美国南北战争及重建南部》读后感
- 《丘吉尔》读后感 (2人喜欢)
- 《维特伯爵回忆录》读后感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