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日记
查看话题 >旅游偏好转移

移居东京之前,我来日本旅游4次,都是自由行,先后去了关西、北海道和关东地区,关东来了两次,去的地方多是城市,一年中难得的假期要吃喝玩乐买买买,所以探索有限。 昨天和ようさん吹水,我说我来东京的最大成就是日本全国制霸事业进行中。 前几天数了一下,47都道府县已经到访、住宿30个,饭团吃了30个,现在要放慢脚步了,今年也不可能像去年那样有很多时间四处旅游,变成游戏里无忧无虑的旅行青蛙… 走了日本很多地方,长居是一面镜子,它和旅游互为镜像,也偶尔陌生。

现在游玩出行有几点偏好的转变非常明显。 首先是,体验贵简不贵多,日本乡间的游玩、体验更有意思,利弊也于一体尽显。能深入得见这里很多深邃、更丰富的一面。 当然了,我们住在一个地方,或者无论住在哪里,时间一长,新鲜感总要消亡。 持续的玩心,才是一个人更迭中的新鲜感,它甚至比换地方旅游还要更难培养与捕获。 再者是,筛选要始终进行。和国内的朋友很有可能以后玩不到一起,比如只是逛街打卡,不过换个角度,那也会有深厚情谊的推动和登场,还有其他游玩方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别人未必感兴趣,所以留了很多可去可不去的地方,也许朋友们喜欢。 而和好朋友如果一年中或是两三年才有机会见面,玩什么也就不再重要。


前阵子,看到曼仔的广播,一起互相参与、共同经历时间上下文的朋友毕竟是很难得的,人与人通过旅游相处而串联成上下文,这种光阴的推移,也是我认为非常浪漫的事。 最后是,旅游不用有观众,但最好有你认可的价值,比如说快乐、收获、记录之类的。 对我来说,尽管旅游有一部分社交功能,但不是全部,它更多的是变成了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缠绕和云雾。 人只有通过自己切身的走动、行动,才能找点真正的寄托,就像我们如何和deepseek对话,它说得再漂亮再有深度,也不如走出家门去散个步跑个步、去独处去相处,又或者给自己或家人做顿饭。 我对打卡出片兴趣一般,始终不多,以前还精心拍照发图,后来发现只是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点点赞,好像也没什么意思。 小时候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概是因为远在天涯才想象满满,现代人信手拈来的高速交通和快速节奏,这件事变得越来越易得,我们是可以通过更换很多方式、增强体验去调整玩法。 原来我还沉迷跟着电影电视剧去旅行,后来我发现没有剧情,这件事和到此一游也没什么区别。 有时候在路上,我会忽然地变得随意起来,我发现潇洒不是说走就走了,潇洒是以后再来了。 这顿饭好不好吃不重要,拍没拍到好照片不重要, 有没有遇到好人好事也不重要,甚至遇到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也不重要,明天还会继续。所以不用一味的进行加法,加减乘除才是万能之法。

我现在很危险,我好像滑向精神的虚无了。 看着还有一千张照片没有整理的相机,我还是买了一张新的外国人铁路周游券,只要日元2500就可以两天日归,有效期又足够长~~又可以去买新的饭团啦哈哈。

范思鱼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横滨看演唱会 (28人喜欢)
- 不能跑跳的日子 (11人喜欢)
- 持续一年的雪季 (16人喜欢)
- 那些成本不高的成长型爱好 (28人喜欢)
- 看他的品格,比纠结“爱不爱”重要 (6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