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找饭——初四街景扫描
行行重行行,元月最后一天下午,从小县城启程,经过高铁、地铁、卧铺、城轨,二月一日就是今天,正月初四,早上七点半回到东莞的家。加上送行,七段路程,六种通勤,耗时十八小时,抵达后呼吸着清晨凉爽的空气,六十五岁的我背着电脑包,健步走回家。向湖北的亲戚报平安:“我到家了,路上很顺利,再次感谢高水平接待,欢迎到东莞做客,我在东莞等你们。”家庭群发相片,说猫狗很好,释迦果子长大了,甘蔗长出两片叶子,芥蓝开花了,菠菜能吃了。
今早回程路过UCC,好像没人气,空荡荡的。问留守的朋友东莞过年是否热闹,回答大致相同,陪孩子看电影,去电玩城,爬山。洗刷干净,换了衣服,躺床上休息。自己的床,睡觉踏实。好像初夏提前来临,气温二十三四度,阳光明媚,醒来一看,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真舒服。十点半,出去买早餐,早餐中饭拼一起吃。一个人不愿生火煮饭,所幸小区门外面有一溜早餐店,馒头、包子、粉粥,今天全关张,大门紧锁,很诧异:难道放着生意不做,都回老家过浪漫年了?
换自行车,骑行到附近UCC去找饭馆。UCC十几栋二三十层高的写字楼,都没有食堂,员工在外面一日三餐加夜宵,周围密布大大小小百多家餐馆,饮食业旺过主业。早晨吃了汉堡、豆浆,午饭想吃顿结实的。仅此一家,就这家西北面馆,别无它选。点的是牛肉面,很快端上来,就两片薄到透明的牛肉片,一坨纠缠在一起的拉面,漂了点葱花,清淡到跟吃白水煮面差不多。汤诱人,但没给勺子,传统上捧着大碗喝汤,我是吃面包的干瘦文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习惯原生态,不喜欢“天然去雕饰”。真饿了,很饿,下定决心吃完,事实是每次把塞进嘴的面条咀嚼几次,都动摇了初心。起码我下了不少于三次决心,给自己使劲打气,可每次都无功而返,直白说咽不下去。终于忍不住,大踏步走出店门,那碗面只解决四分一。
这家西北风格的面馆开在附近,好几次过而不入,找不到充足的理由。强忍饥饿感和浪费的罪名,走出店门的刹那间,明白作为西北生活三十年的我,离开意味着我与西北那种简朴的生活作艰难的告别。豁出去了,我穿过UCC,准备去五金城吃牛扒。骑着车,径直来到门前,门开着,里面有人忙碌着,我的食欲被咖啡色的牛扒广告勾上来。把车放门前,我走进去,侍者迎上来,客气地对我说:“刚开门,正清扫店面,初八才开业。”这一溜店铺,开业的往往装修得过于夸张,难免店大欺客,不服务我这种小份食客;或者价钱贵得离谱,像敲竹杠,令我望而却步。
巡视了UCC、五金城,我离家不少于两公里,为接下来四天的饮食计划,我继续朝远方走,再找找。右拐一公里内有个市场,节前经常光顾,有一溜儿熟食。有一回,点了卤鸡腿饭,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感觉是快餐极品。我不知道店铺早撤走了,熟食档也空了,只有一两摊档卖半成品。转到市场背后,艺展大楼前的大马路边也有一溜小吃店,也都关门大吉。找到一家,菜单上列有卤味盖饭,想起卤鸡腿饭,我点一份,十五块钱,我豪放地给二十元,叫加点量。只顾着高兴,没有深究,拿回来才知道是广西卤味,切得细细的,肉末加腌泡菜,特别咸,喝一壶茶水,才咽下三分一。不是卤味拌饭,也不是酸菜拌饭,是码字拌饭,一边码字一边往嘴里塞,仍旧食不果腹。
骑行找饭,思绪一串串,总体感觉找饭不太困难,路远点,费点事。前几年我有留莞过年的经历,但饮食业撤退得这么彻底、干净,这还是首次。街上空荡荡没人,太过冷清,骑行左右、横竖两公里,四、五平方公里,没有看到人流、车流拥挤现象,稀稀拉拉的,路口没人没车,后撤太决绝。今早坐地铁,车厢也没几个人。如果真这样,变盘即将显现,极端情况或已经悄悄来临。三十多年从来这么清闲过,东莞从来都是行色匆匆、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急性子,如果局面持续下去,衰败已然成型,也许是逆天改命的时候。
在艺展街,看到一外卖小女子,十六七岁初中生样子,瘦瘦小小那种,宽松的工装使她更显玲珑,骑一辆电驴,迎面开过来。看她摇摇晃晃的样子,显然是技术不熟练,我停在路边等她过去。突然我生出疑窦,难道初中女生能拼到寒假接单送外卖?(20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