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深刻地领略着冬天的事物
查看话题 >北陆雪国|合掌造之乡
这是一个令人无比郁闷的全球性暖冬,干燥的空气钻入鼻孔挠人痒痒,要吃很多很多水果才能觉得自己不至于变成干尸。温度偏高,水汽不足,雪花无法落下,漫天飞雪的故宫在今年看来是一种奢求。在一种等待落雪的焦虑里,一天天刷新着天气预报,10日内天气预报,2周内天气预报,当看到冬假期间有一片古民居村落群已进入漫长的雪季,我迅速收起行李准备出发,这目的地便是被称作合掌造之乡的北陆山区。

合掌造Gassho-zukuri是日本传统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岐阜县白川乡和富山县五箇山地区,其屋顶呈陡峭的三角形,状似人双手合十的姿态,故称“合掌造”。1995年,白川乡和五箇山的合掌造村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白川乡荻町Ogimachi是最为知名、也是最方便抵达的合掌造村落,这是旅途的第一站。荻町每年冬季的点灯活动是最出圈的风景,由于游客日益增多而采取预约制,参观名额从秋季便开放预约。

许多前往白川乡的旅游团会从名古屋出发,乘坐长途巴士直达白川乡,如此会比乘火车换乘便捷一些,但国内直飞名古屋的航班较少。

于是照旧选择从大阪入境,从关西国际机场乘坐火车前往JR高山站(在新大阪和名古屋各换乘一次),最后再乘浓飞巴士前往白川乡。

抵达高山的清晨,天空中下起浓淡适中的雪花,忍不住心下狂喜:这样的降雪量,定能保证纯净的雪景!

高山站附近的Brand New Day Coffee,因为早餐时间开的店铺不多,先来这里填填肚子。季节限定的Hojicha Coffee和Butter Croissant很香甜。高温烘焙的绿茶加上咖啡超级温醇,而可颂酥脆不腻,脆皮的火候把握得刚刚好。 旁边的汤面店うどんそば主营乌冬面和荞麦面,车站周边还有好几家做当地特产飞驒牛肉的餐厅。13:10分,在浓飞巴士总站坐上了前往白川乡的巴士。在出发前最好带足现金,因为乡村地区不一定能方便地使用移动支付或银行卡。

出发前不做详细攻略的原因是,旅行这件事情在行程上不可控,即便是想要搜集关于人文景点的信息,也是在当地获得的更详尽;即便提前预定了酒店,也常常因为行程变动需要调整,所以先到达当地,再花一天时间收集资料做攻略,变成了我现在的旅行习惯。 在之前走访日本古建筑的旅行中,也收藏了很多地方案内所的旅游宣传册,在宣传资料设计上,每个县市都下了一番功夫,是我最愿意收集的旅行纪念品。

经过1小时车程,到达白川旅游服务中心,不大的建筑集旅游咨询、票务、厕所和候车室为一体,旺季十分拥挤,工作人员也变得焦躁,不建议停留太久。

但只要稍微走远几步,就是纯净的雪乡风景,山谷、溪流、民家呈现于眼前,比任何宣传片都有说服力。 拖着行李箱走了10分钟,来到预定的民宿,这里距离合掌造景区有些距离,却也更安静。民宿的餐食需要提前预定,门口的便利店也可以满足补充干粮的需求。

为了御寒,晚上吃了高热量的牛肉锅套餐!店内还有另一个“世界遗产套餐”,主盘是大份关东煮。真的好喜欢关东煮的油豆腐和白萝卜,不油不腻,大块大块无比过瘾。 第一天没有特意逛村庄,只想在民宿发呆、充电、整理笔记,雪天似乎也适合谈心,新年伊始,和爸爸打了一个很长的电话,忽然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么多年过去,他依旧是最理解我梦想的人,只是过去我不愿相信,总觉得年轻人才拥有最开阔的眼光。

熄灯时间到,女生宿舍变得安静,只有暖炉的声音,此刻想到了一个词“dreamy”,世上一直有比电影还美的花园,只是很多人在被动中失去相信的力气。我也是个束手束脚的人,把那么多时间都用在修补自己,而不是积极地做新的尝试。 这场大雪24小时内不会停歇,在漫长的雪季,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合掌造于设计之上的实用性。睡吧,灵感像雪花,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 一、白川乡荻町的合掌造建筑群

合掌造起源于江户时代(17-19世纪),为适应多雪的气候和满足养蚕需求而设计,陡峭的大屋顶便于排雪,使用茅草覆盖,厚度可达70-80厘米,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只有亲身感受冬天的雪乡,你才能理解屋顶为什么需要如此大的坡度,偶尔会听到巨大的雪块“擦”地一下从屋顶上掉下来,像一个自动除雪机制。

荻町有100多座合掌造建筑,部分合掌造是从别的地方迁建而来,集中保护与展示。位于城堡遗址上的城山展望台可以俯瞰村落全景,这里也是每年冬季雪夜点灯仪式最出片的摄影点。天亮开始,便陆陆续续有人上山取景。幸运的是,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只有今天早晨有3小时晴天。

从山坡上走下来,比较推荐近距离欣赏的合掌造主要有和田家、神田家、善通寺以及河对岸的古民居家园。

合掌造内部为木结构框架,不使用钉子,依靠榫卯和绳索固定。底层用于居住,宽敞的上层空间用于养蚕及储物。和田家和神田家是展示合掌造内部结构最好的案例,也是该地区最古老的合掌造之一,建筑年代可追溯至江户时代中期。

走进合掌造,会令人想起日本绳文时代的村落遗址,从今天考古学家复原的三内丸山遗迹来看,当时的民居内部也是木柱为骨架,墙身以茅草捆扎,屋顶的坡度也不小。而且冬天的雪乡房屋被雪埋着,很多只露得出屋顶,倒可以想象一番早期竖穴居的风貌。

再往前走走,就能看到明善寺的钟楼,明善寺属于净土真宗,为适应当地气候,本堂和钟楼门都采用了合掌造建筑风格,这里的秋景很是出片。

此外,也认真推荐Ochudo咖啡馆,这是一家温馨浪漫的当地餐厅,这里的场景会令你想起宫崎骏电影里许多关于吃饭的瞬间。

人们围着火炉用餐,可爱的店主婆婆和客人们练习着外语,烤黄油面包也是意想不到的高水准,点咖啡的人,可以在架子上选择自己喜欢的杯子。


在这里待上一会,仰望屋顶的编木,你会感觉到安宁的力量,每位客人的语调都变得轻盈而缓慢。

在荻町的第二夜,选择了日式的房间。看到窗外的大片白雪,忽然意识到明早不用定闹钟了。

睡前吃了一份关东煮,不叫肚子委屈,刚入夜不久,几天来为制定行程绞尽脑汁的我便卸下重担沉沉睡去。

日入而息,日出而作,第二天一早不用7:30便顺利起床……跨过Deai Bridge,前往古民居家园,桥上风景极为开阔,令所有游人舍不得挪步。

古民居家园是介绍合掌造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也是我最最喜欢的一个景点,完整、清丽、梦幻,就像一个重建的小乡村。

它集中展示了合掌造在不同功能上的运用,如寺庙、仓库、民居等,其中有一部分合掌造是从白川乡其它地区移筑而来,以便于集中保护。



旅游团抵达白川乡后一般不会先逛这里,开门后有一个小时这里完全是属于你的冰雪王国。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主干道上那么浓郁的商业气息,更纯粹雅致。

对于冬季在白川乡旅游,我唯一的建议是早起,在早晨10:00之前逛完主要景点,晚于这个时间点,你会淹没在世界各地的旅游团中,所谓不如归隐的氛围便没有了,除非风雪肆虐,能见度低到户外没有人能看得见路,所以提前一周关注天气也极其重要,在搜索引擎输入地名+tenki,你会得到需要的建议。

二、五箇山地区的合掌造建筑群

和荻町一样,五箇山地区的菅沼和相仓也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合掌造村落,三座村庄之间有世界遗产巴士往返,狭长的庄川河谷里点缀着大大小小的合掌造,到了碧绿的春天,不知又是怎样美丽的景象。

虽然是旺季,这条巴士线路只有我一个乘客,进入五箇山地区后,便利店没有人,茶餐厅没有人,难道大家都只在温暖的烤炉边旅游吗,明明所有的住宿都早被订阅一空。也罢,就享受这包场的时光。

菅沼的风景出乎意料地好看,群山巍峨,河流弯着手臂将村庄环抱其中,民居疏密有致,好像一个个糖霜饼干小屋站在雪地中,再一想,这不就是snow ball摆件里常见的风景,童话依旧来源于现实呢。

再往前走,发现有很多小路的入口都被齐人高的雪堆淹没,难怪这里游人不多。心下记住一个经验:欣赏雪景中的建筑,应该在雪尚不厚的时候来看刚刚好,屋顶不至于让雪彻底埋没了轮廓,密雪又恰好够给大地刷上一层平整温润的奶油。

从菅沼继续乘车向东,在上梨站下车,迎面就是白山宫,淡雅的鸟居在雪中更显神秘,十字路口的村上家是姿态优美的重要文化遗产,建筑年代可追溯至16世纪晚期。


在桥边餐厅悠哉地欣赏山谷的风景,窗外的雪安静地下着,身后偶尔传来报纸翻阅的声音,温暖、惬意、催人入睡,好像世纪初杂志里的风景。

先雷打不动来一份蔬菜乌冬面,接着品尝了大米做的五平饼及米糕,类似煎糍粑的五平饼没有甜度超标的内馅,是行走中部乡野最喜欢的美食,管饱管暖。

再往更远处走去,便是相仓村,许多旅游巴士会在这里停留,这里的旅游氛围比上梨和菅沼浓厚,厚厚的积雪将村里的小路全部堵上,游客们的声音在雪墙堆砌的迷宫中此起彼伏。


比起来不及扫雪的屋舍,更吸引人的是作为背景的冷峻群山,雪山下的村舍纯美得不真实。

再看看冬天之外的相仓,褪去白雪的浓妆,比起冬日拒人千里之外的严酷,更呈现出一派悠然自得的气氛。

总体而言,五箇山地区的合掌造村落规模要比荻町小很多,游客相对也更少,人工铲雪只会在一些主干道上进行,许多神社、寺院、观景台的入口深陷雪中,完全无法访问,能看到的角度是会比春夏少很多的。

在这样的深山中,人们只有齐心协力、互帮互助才能让日子过得轻松些,在合掌造之乡,当地居民和政府合作,定期维护茅草屋顶,同时做一些消防演习。

但真正的风景也在无处不在的皑皑白雪,往河边看去,往山巅看去,新雪一层层飘落。许多在城市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在温暖的笔记本上忽然有了答案。

收拾行囊,前往哆啦A梦的故乡。世遗巴士的终点,便是滨海小城高冈市。我不是一个对书影音涉猎广泛的人,但有些作品,完全塑造了我的性格,因而被珍藏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比如五十岚优美子的《Candy!Candy!》,比如藤本弘的《小超人帕门》。

写这篇日记的起因是豆瓣广播改版,导致很多高清大图无法像以前那样顺畅地上传,九宫格消失,我于分享上的安全感也消失了。或许这不是需要在意的事情,或许我对广播信息流的排版过于敏感,但我实实在在感觉到,有些东西再也不会一样了。 以前我很少用日记的形式分享日常,但现在如果我还想要有较为完整的图文表达,就只剩写日记了,于是留下这篇絮絮叨叨的流水账。 正如《娱乐至死》所说,不同的媒介、不同的信息呈现形式会改变我们的思考倾向。我是否能保留一个慢节奏的对话窗口,是否有人愿意读这样的书信,在文字逐渐被影像吞噬的时代,这篇日记是一个尝试。

小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京都无人 (192人喜欢)
- 厌离庵 (234人喜欢)
- 雪落平安京|一日三千院 (114人喜欢)
- 加贺百万石|出发吧,去哆啦A梦的故乡 (9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