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让自己好好休养生息一年
2th Feb, 2025 从2022年开始,自己好像就一直不断地被人生历程的推进,逼迫着向前走,不停地做计划,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 我每年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list,现在去翻看大部分的目标都在那一年大概都完成了。在年初的未知里定的目标,在年尾可以画上确切的句号,还是挺佩服自己的。 不过今年就先暂停暂停吧。 2024的下半年,在香港这个烟火迷离的大城市接受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为什么说是接受,因为实习转正这个过程中没有经历过正式的面试和笔试。细想我人生中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意义的社会上的面试。在这个社会形势不太好的大环境下,这样说来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人了。 我最近会开始反思特权,但是特权这回事明明在之前学习narrative therapy的底层逻辑的时候,已经听到老师讲了很多遍了。可我直到毕业了几个月后才真正开始思考特权到底给一个人塑造了什么。最近的生活中听到了一些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三观,和自己大不相同。在他们那样的成长环境下,这样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我需要与这样的不同学会相处。 思考归思考,话说回来,我今年打算休养生息的意思,即是今年不做什么计划,不为下一个想要的目标去做推进的努力。就当自己随波逐流得过且过地先过一年。不过也不是说今年的自己很轻松,工作的时间里也很忙,但是今年我暂且先不为自己今后的人生路线做什么打算了,很富裕地给自己一年宽宽松松的时间来适应一下作为一个打工人的新阶段。毕竟这个阶段对于我来说,还得持续三四十年。现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全是自己的,ot的时间还能补回来,下班之后不用想着工作的事情,已经是很幸福的一年了。 23岁的自己,还是不能接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的事实,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应该春节收到红包的小孩子。真正的,不是在意里面的钱,而是没有红包收的话,我感觉自己的一部分好像缺失了,好像我不是23岁了一样,而是大概已经到25岁了。好像会感觉自己到了一个不是被大人关心的年龄,而是需要去照顾长辈的年纪。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是一个对年龄很敏感的人,觉得17和18岁有很大的不一样,19和20岁也有很多的不同,直到现在也还是这样。现在我做着长者群体的工作,对老年的几岁的差距真心不太敏感,有的七十几岁的好像六十一样,有的六十几的看上去好像快八十了,所以我在一些时候并不会根据他们的生理年龄去判断他们的状态。我的上司也是,四十岁看上去好像三十不到,似乎很多时候不能通过生理年龄判断一个人的长相和状态。唯一可以判断的是他所处的时代环境,他从小到大成长起来的年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塑造了他某些与时代相关的特定的思想与思维方式。历史还是挺有趣的,亘古不变。 还有什么想说的呢,今年的感情生活也因为两个人的实习和工作发生了挺大的转变,已经不是那种不管不顾天天都能腻一起的校园恋情了。发现自己原来(还)是一个在感情中很悲观的一个人。我本来以为在几年前重新开始接受一段恋爱起,自己已经不再是小时候的那个自己了,不再是那个想着我一辈子都不要结婚的那个自己了,但是最近发现自己的悲观是深深根植在自己骨子里的,原来它一直都在那里。我会很容易觉得对方不喜欢自己了。但其实感情这件事哪能说断就断,哪能说不喜欢就再也没感情。这就是一件非常浅显易懂的事,不过也没想到自己会在情绪中的时候不能理解这样的事。 感情这么复杂的事情,竟然一直被我当成一个很单纯的东西去看待。还是有很多东西等待去磨合与理解的。我也许得从头开始来重新理解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来说,要经历与感受的还有很多很多,新的一年自己希望自己能静下来再多多体会。 附上一张七月拍的小苦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