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芥川龙之介《罗生门》看短篇小说
———程乙 一场瘟疫,一次天灾,一个停尸场。黑夜将至的时刻,一个困苦家将在罗生门下看到拔死人头发去做假发的老妪。这个黑暗的开头,渲染了一个简单而又低沉的世界。 老妪为什么拔死人头发做假发?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她便要饿死。被她拔的那个女尸,生前把蛇晒干当干鱼卖,也是坏事做尽,可是不这样干,她便活不下去。家将得知后,抽刀剥去了这老妪的衣服,毕竟如果不这样干,他就要活不下去了。家将接着便溜走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以上所说的便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罗生门》的整个故事,全文只有大约三千个字,篇幅可以说是非常之短小。但是在这三千个字的罗生门下,人人只为自己而活,践踏着所有的人性与规则。龙之介塑造出了一个彻头彻尾地丧失了世间一切道德底线的人间地狱。 短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在极短的篇幅中,去构造一个完整而深刻的世界观,这也是其难点所在。它应避免过多的描写、修饰,主张用寥寥几笔去勾勒人物,用几点晕染去展现环境。 对于世界观塑造,我认为最为模范的便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孔乙己》。这篇只有2573个字的小说,在开头介绍鲁镇酒店的格局时,便已经将这个社会融入进了咸亨酒店,在其中便又分出来“屋内坐着喝酒的穿长衫的客人”和“屋外站着喝酒的短衣帮”来,社会阶级划分便在这里清晰明了。 《罗生门》的世界观构造也主要在第一段,龙之介简单阐述社会大环境的局面,接着在一片阴暗,凄冷,寂寥的氛围里,将读者的视角带到了社会的停尸场——罗生门上,此时的罗生门即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缩影。在这里,一个落魄的家将走来,读者便又跟随他的视角走完了整个故事。 短篇小说中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像诸如契诃夫、莫泊桑等短篇大师笔下的人物们,我们耳熟能详的奥楚涅洛夫、于勒等等,对他们的着墨并不多,却让人感到深刻。《罗生门》中,龙之介表面上只是塑造了“家将”和“老妪”两个角色,但实际上,他们是罗生门世界观中所有人物的综合象征。龙之介省去过多的其他描写,着重于语言,在家将对老妪的讯问里将人物的形象展现,同时以小见大,为我们带来了灾难之下,扭曲的一个社会的群像。 写好短篇小说是非常难的,因为一旦描写多了一些,抒情多了一些,思想深度略微啰嗦了一点,不小心就会写长了。芥川龙之介的短篇《罗生门》,的确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高度具备了我所说的以上的特质。把握好这几点,我想对于短篇小说的欣赏与创作也是有所帮助。 2025年1月24日 程乙
程乙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远方之梦》(日记节选) (1人喜欢)
- 《纪念<沉沦>创作104周年》 (1人喜欢)
- 梭罗《瓦尔登湖·经济篇》读后感 (1人喜欢)
- 《一个无为的理想主义者》 (1人喜欢)
- 《窗外的树,今天死了》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