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博物馆
大年初四,找准了一天总算可以出门了。结果日子很好。因为天气不太好,所以人数也不算太多,停车场前等了5分钟就进场了。 下车后已是漫天大雪,走到门口的5分钟路程,我的帽子围巾身上就沾满了雪花。但是打卡照,势必还是要来一张的。



我觉得这特别像我上午在古隆中看到的牌坊,就是没有题字了。 询问了一番,已经没有讲解员了,收费的也没有。所以我想那就自己随便看看吧。 这个博物馆分6个展厅,有上下两层,每个展厅按照历史时间线路串联起来。路线则是围绕着上图排放后的楼做了顺时针环绕。进口和出口在不同的两侧,这样就把六个展厅全部走完了。







第一展厅匆匆而过,从远古开始走向文明,期待的西周分封的小国即将陆续出现。

瑰宝之一





曾国在最初,是周王室分封在随枣走廊为了监视南蛮楚国的。可是随着周王室的衰微以及楚国的强大,曾国开始在这场暗中较量时逐渐投向了楚国,并得楚王之好,于是在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镈钟,根据铭文,是楚王特做送给曾侯的。

当然,这个国家最后也免不了被楚国所灭。楚国本就南蛮,在中原讲礼制的时候,诸侯国战败后无非投降再进贡就撤兵了。但楚国不是,直接让战败方称臣,然后占对方领土。所以楚国在从武王到庄王时间地理面积一直扩大,甚至庄王在邲之战时直捣洛水,才有了“问鼎”之典故。






可以说定都宜城是楚国强大的起点,后迁都到纪南城后楚国领土到达巅峰。 楚武王既得谥号“武”,一定是能打之人,事实是他最后是在征战随国的时候因为心梗死在了一颗树下,当时劝他别出战的妃子叫“邓妃“ 是不是就串起来了 :)





能看到这一时期楚国疆域是非常广的。在他最强盛之时,是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力量。 湖北大冶的铜矿,在当时的就是属于楚国的矿产资源,还有大片的良田,占有关中南下的水陆交通要道,国力强盛便吸引了人才,所以在楚国的强盛期能看到大量精美的青铜器。

看,读楚还不能忘了漆器。居然襄阳还有一架虎座凤鸟架鼓。

这个能讲很多,但是我不想写了。。。下次去看武王墩的吧。。





师父给我留言:“它的表情应该是”卧槽,你怎么会在这?“ 哈哈哈









三国时期襄阳很是出了风头,因为诸葛亮的三顾茅庐,就在古隆中。

一进展厅遥远就看到它,我以为很小,卧槽,居然这么大。放平地上比我人都高。镇馆之一。

这才是我此行最大的目的。这件汉式建筑的陶楼是历时一年的时间才修复完成,高度居然有104公分,进深34公分。 整座陶楼分三层,一层是院落。如下图。二层是阁楼,三层在阁楼之上居然有佛塔的7层宝刹。并缺在塔刹之上还有弯月。所以这座三国时期出土的陶楼能看出来佛塔和民间宅院结合的形象,也反应了当时襄阳的确的佛教信仰影响。







我喜欢的画像砖在这一时期也大量出现了








惊喜是因为襄阳没有忘了他

这是一个小型半敞开的墓室模型,三面墙上满是刻的画像砖,脚下是这样的莲花砖铺就。那一刻我真领悟了化身童子。 到元明清了,造像来了。。不过艺术水平不太高。










在去西安的高速上匆匆写完。因为后面几天还会有大量照片笔记。 要给手机腾地方了。哈哈。 小有收获,也是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