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期间和铁子们的聊天
感悟: 学历仅仅代表你学生阶段的学习能力。
在进入社会后,才发现,学历只不过是块敲门砖。这么多年的学习,仅仅是用来做筛选的。这个社会需要的还是持续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不同行业对持续学习、快速学习的能力的需求程度不同),所以小镇做题家要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专心搞钱💰💰💰。
在搞钱时注意:
1. 明确你的需求,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不影响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接受可能会遇到的次要矛盾。
方法论:
1.看自己和环境匹不匹配,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凭直觉判断自己周围是不是有很多“傻逼”。如果没有,那就很好,记得保持中庸之道,和光同尘,不可太高调,也不可太拖后退。
2.如果自己和环境不匹配,要怎么调?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看周围的你觉得比较厉害的人在做什么,然后跟他后面学。
3.打造自己的独特价值。(比如先混一个AI大模型项目经验,熟悉相关业务,然后去跳槽)
4.少加无意义的班。可以接受加班解决问题。但是不要没有计划的去加班。因为虽然你本意就是在解决问题,并不是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但别人会以为你是在故意把事情搞复杂卷他们。使得你成了众矢之的。 所以,如果是要加班解决问题,最好是积极定位问题,做实验,思考,求助,再尝试…而不是一个人有问题不问,自己卡在那里硬耗着。(我之所以在职业初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研究生生涯后期也是同样的情况。本质上还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末尾上岸,自己觉得自己专业实力欠缺产生的不自信。(但实际上分数垫底并不等于专业能力欠缺,仅仅可能是因为当年的数学卷子难了,而自己不擅长数学;但是最后你有上岸了,说明你还有一些其他能力是比别人强的。 所以你要找到自己擅长的东西,扬长避短得到杠杆,至此你就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然后接着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批量化快速得到复利效应) 自己在研究生的时候就是有问题了自己卡在那里硬耗着不好意思向别人求助。 为什么会觉得不好意思?是因为觉得自己底气不足,是末尾排名上岸的,自己实际并没有对应的实力,所以会担心别人发现自己名不副实,所以在不想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无知。有问题的时候往往喜欢自己解决。问了别人之后,似懂非懂的时候,往往喜欢不懂装懂。但是这样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未知与不可控的风险中,从而产生焦虑情绪。但是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正确的做法是,与自己和解。认识到这个世界是不平衡的,把自己说服平衡。(不要像海瑞罢官一样)我之所以能够末尾上岸,说明我还是有一些其他突出的能力的。在这个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自信的情况是正常的,要接受,并做出一些改变。比如,从以前的不敢报露自己的知识的欠缺到接受自己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菜鸟。 没有学到工作期间具备的一些基本技能,但是靠糊弄算是毕业了,导致了导致了自己在回教研室的路上也会,) 5.说话的时候可以保守一些,可以给自己一些灵活的空间。(比如上班迟了可以跟领导打个招呼,领导有时候也是会站在你这边的。切忌领导不知道你在干什么,这种情况就会使你慢慢变得与环境不匹配,从而影响你的主要矛盾,影响你的工作需求)
last but not least,
- 事情变化很快,有时候计划会赶不上变化。
- 知道要做什么往往是容易的(其实也不容易),而从知道到做非常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