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爱的Jessica
刚读大学时,英文课上老师给了我们一页纸,上面写着很多男生女生的名字让大家选。我一路看下来,研究哪些名字的发音和含义是自己都喜欢的。印象里,男生名字最喜欢的是:Leo,Simon和Vincent,女生里最喜欢的是:Christina,Jesmine和Jessica
然后说来有趣,这些年来,在我认识的西人里,除了一位Vincent,就没有遇到任何一位起了我喜欢的名字,没有一位Jessica,没有一位Leo,没有。
有天,合作的澳洲大学的系主任给我写来邮件,询问有关共同授课的日程安排。这是对方第一次给我写邮件,但文字简略,仿佛已经熟识。虽有些不够正式,不过字里行间倒是热情洋溢。看了落款:Jess。不知为何,我脑海里出现的是类似Bradley Cooper的形象:他的随意来自自信,整个人都像来自南澳的阳光。
等到我第一次见到Jess时,却全然傻了眼:因为我见到的是一位非常时髦的金发女士,大红色口红和指甲,宝蓝色真丝衬衣和细高跟凉鞋,大概为了平衡这样的艳丽,她外罩一件黑西装,搭配黑色铅笔裤。见面即冲我展露无遮无拦的明亮笑容:Hi, I am Jess! Nice to meet you!接着就是拥抱,伸手出来时,我看到她叠戴多个手镯,叮当作响。
Jess, what an unusual name for such a lady!这就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我第一时间想:我们邮件往来已经有2个月,如果我告诉她我一直没有做做功课去确认她其实是位女士,未免显得我太不礼貌。所以我也只是寒暄、迎接,明确后续工作细节即告别。
后来我曾经问过她,为什么会叫这个英文名字。她说:其实她母亲给她起的名字是更有女人味的Jessica,但她本人发现,当她自称Jessica时,她的研究工作容易被轻视;而当她在工作邮件或寒暄的场合中用Jess这个更中性名字时,似乎一切都更顺畅一些。所以她现在更习惯这个名字。
她说这话时潇洒,换个名字仿佛如换件衣服一般轻松,没有受害者思维。但我已经大概能在这个名字的背后,读到身为一名女性学者的不容易。
于是这样,我遇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Jessica, 虽然她已经更习惯被人叫Jess。
一起工作起来,会发现Jess真的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士。
一般来说,西方人的年龄总比我预想的要更大一些,但Jess却很明显较之她的年龄更年轻。以我对西方人的判断,她看起来应该在40岁出头,但她实际的年龄是55岁。这得益于她本人非常健康的生活习惯。她是那种,即便在短途旅行非常混乱、即兴的工作节奏中,也能快速形成一种生活体系的人。她在我校授课的任务其实颇为繁重,但她不仅没有抱怨,还在来了仅仅一周之后,就告诉她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晨起hiking路线,找到了最喜欢的吃早饭的咖啡店,附近哪家小店的衣服又便宜又好,什么中国品牌的牛奶她发现不错(压根不是蒙牛伊利)。去吃味道未知的馆子也没关系,她会确保自己吃的肉菜均衡。每天十点睡五点起,周五晚上例行不工作,她会去找家馆子吃水饺喝点红酒,顺道去百货公司玩抓娃娃机……就这样还没耽误她期间找到时间科研写paper。果然,能成为系里最年轻的full professor和第一位女性系主任是有原因的。
澳洲的高校,某种程度上并不看重Loyalty这件事。Jess跟我说:在一所学校认真勤恳工作20年,校方未必会感激,反而有可能觉得你反正是不走的,因此treat you as a piece of furniture。而当你能不断拿出好的教学科研成果,经常跳槽,反而升职更快些——因为你在job market上反复证明了你的能力。这真是刷新我的认知。
而Jess也的确是这么一路成长起来的,她在墨大读完博士之后,这些年来在澳洲八大几乎执教了一圈,从堪培拉到墨尔本、从珀斯到阿德莱德,她在好多地方都工作过。这些年的辗转,她要在变动不居里寻找一些不变的部分,比如上面提到的,属于自己的固定的生活节奏,再比如,忠贞的感情。
某个周五,我邀请她和几位同事来家里吃饭,她在一杯红酒之后给我看她老公和狗狗的照片。她老公和她几乎同龄,个子高,秃头——也是比实际看起来更年轻。他们没有养育子女,但养一只大的拉布拉多,周末一起去沙滩打排球。他们的公寓没有游泳池,但是有一个巨大的烤披萨的炉子,背阴的地下室被改造成了酒窖。他们都是真心爱美食的人,我喜欢看她吃饭,细嚼慢咽、认真啜饮,然后,幸福地翻白眼、发自内心地赞美。不过,她当然也挑食,比如我做的南瓜她就怎么都不吃(我保证其实很好吃)。
席间,我问她:Jess,给年轻人一些忠告,你觉得什么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她说:当我作为年轻的学者开始打拼时,社会给年轻学者的机会其实也并不多,留给女性学者的机会就更少,所以我用Jess这个名字行走。你知道澳洲大多数学者,终其一生也就停留在了高级讲师的职位,没有更进一步,或许是因为他们不愿换城市,不愿面对新的环境和挑战。但我愿意,我不惧怕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我甚至觉得这是我的职业福利——所以我有机会做出突破。异地恋对我来说并不是问题,每个周末我都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间飞行,所以你知道的,我最喜欢的公司是?
我说:哈哈,Quatas!
Jess接着说:年轻时,勇敢去做自己,在变动的挑战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风格。然后,到了我现在的年龄,最重要的当然是和自己的恋人Stay healthy together。
我问她:你最欣赏你老公什么呢?
Jess说:他光头,也不帅,但他很聪明。我和他的沟通没问题,非常顺畅。年轻时你知道有次我去意大利,你知道那些意大利男人多帅,简直能把人迷晕。但我知道,我需要的是Leo这样的人,他能接受和我一起面对这些挑战和变化。
我惊呼:所以我也终于遇到了Leo!然后我也顺道告诉了她,那个关于英文名字的小故事。我告诉她,Leo和Jessica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名字。
因为YQ3年,我们两校合作办学慢慢终止了。我偶尔会在学校网站,或者共同朋友的朋友圈里看到她的身影——总是穿着时尚,风风火火。她就是她。
然后突然去年在10月份,系里告诉我:Jess又要离职了,她这次没有继续留在澳洲八大,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要去做院长了。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因为怎么看,她的选择都有点明珠暗投的意思。但我知道这就是她,她的人生还在继续,她是个world traveler,世界是她的舞台。她不需要世界为她安稳,她有坚定的内在,她自己就是自己安稳的核心。她在哪里都会将自己的风格带到哪里,由此衍生出新的生活,开出新的花。
她已经证明了自己,她现在即便以Jessica的名字自居,也再也没有人会小看她的成绩。但潇洒如她,Jess或Jessica也已经不过是个名字;墨尔本或堪培拉也不过是个城市。
谢谢你来到我的生活,我亲爱的Jessica。

Leorange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INFJ自我提升手册(二):减少共情、允许混乱 (6人喜欢)
- BLUEWAYS,我的爱人 (8人喜欢)
- 青年学者如何更愉快地“活在当下”? (5人喜欢)
- 如果有一个怀抱勇敢不计代价 (30人喜欢)
- Self Statement 2 (1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