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那些事(下)
(十三)
线上面试之前,广州外包hr的小姐姐给她提供了不少关于该岗位的背景资料,助力她一举拿下岗位。
她也尽量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在面试官进来线上会议室之前,她先在那里候着。
她背靠客厅门板坐下,因为那里无线网络信号最强。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面试官,在提到她家乡惠州时,说自己曾经去过大亚湾。
她想说她现在就在大亚湾,但最后还是忍住没有说出口。
也许前面的失败多了,后面就开始水到渠成。
虽然面试过程中她不够对答如流,但因为她是同一个部门出身,面试的岗位C相当于原来业务的分支。
所以面试结束后的第二天,广州外包hr的小姐姐就特意打电话通知她,被该岗位顺利录取。
然而通话结束后,她并没有太多开心的感觉,反倒很快陷入了犹豫不决的痛苦和纠结当中。
面试这个岗位,本来就不在她的计划当中,它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机会,使得她必须作出决定。
在现在的她看来,工作和赚钱其实是两回事。
现在赚钱,其实是为了工作准备。
比起工作,她更想赚钱。
毕竟这个时候动身去广州,搬家,租房,是一笔大的支出。
这个岗位吸引力还没大到,让现在的她,立马就大动干戈去准备的程度。
说来说去,还是心疼钱。
她又想去被她频频放鸽子的电子厂打临时工了。
(十四)
那两天实在难熬极了。
她一边乖乖地配合广州外包hr的小姐姐,提供一系列入职资料,一边在心里打起了不去入职的退堂鼓。
虽然老东家那边的入职需要走一个星期到十天的流程。
相当于给她留了一个星期甚至十天的缓冲期。
她不需要立马到公司报到。
不管是入职时间还是上班地点,简直是为她量身打造。
但如果她决定要去,那么就要赶紧退租,并且尽快找到房子,然后从老家搬回广州去。
她联系了公司附近挂牌招租广告的房东,通过微信看了好多不同价位的租房的视频。
但最后她还是决定租回从前的那个大院。
房东大姐表示看在老住户的份上,可以以最优惠的价格给她留房,但是需要支付300元的定金。
如果拿不出300的话,100也行,当作押金或者租金来扣。
押金…定金…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是她现在还不想回广州啊。
(十五)
她像盲头苍蝇一样,在澳头街道走来走去。
实在拿不定主意,她就给前同事和好友发消息和打电话,征求各方的意见,自然什么说法都有。
纠结了大半个夜晚后,她在凌晨五点给广州外包hr小姐姐发了微信,谎称自己家里出了急事,没法子入职,为此感到很抱歉,希望能得到公司的谅解。
发完消息后,她如释重负,把手机扔到一边,很快入了眠。
上午小姐姐看到微信后,给她打来电话,询问完具体情况,表示如果不能按原定时间到岗,可以延长入职时间。
但此刻她把入职岗位C一事,当成了烫手山芋,她只想把它抛诸脑后。
她把工作妖魔化了,连带她自己也走火入魔。
商议无果后,招聘小姐姐把情况反馈给了公司那边负责接应她的驻场。
在接到驻场电话之前,她再次联系上电子厂的hr小姐姐,请求给她第三次的面试机会。
但由于前两次放鸽子,比如上次,明明到了面试现场,结果还是临阵逃脱,她已经不想给她安排了。
(十六)
她又是赌咒又是发誓,各种信誓旦旦,就在电子厂的hr小姐姐没好气地确认她是否真的要面试时,广州驻场的hr打了电话进来。
她忐忑不安地接听了电话。
hr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苦口婆心地劝她。
提醒她年龄不小了,回流和背调实属不易,其中还涉及到诚信问题。
甚至有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回老东家的机会。
一字一句都击中她的心房。
电话这头劝着,微信那边催促着,她心慌意乱,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无助得团团转。
左右为难之际,她把心一横,拒绝了广州那边的入职。
驻场见劝说无果,表示自己会如实反馈,然后挂断了电话。
她则在微信和电子厂招聘小姐姐,最终确认下一次的面试时间。
一切尘埃落定。
可是她的心,为什么会这么痛呢。
她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先去电子厂打临时工,年后再好好找工作。
(十七)
12月上旬,她到离家7公里远的电子厂面试,当天办理完入职。
第二天早上,为了赶在8点上班前到,6点半天还没亮,她拖着打包好的行李和床铺等日常用品,搬进了工厂宿舍。
第一天的流水线,连续使劲压了12个小时的销钉后,她的整个上半身都酸痛难耐,一想到回宿舍后还要手洗衣服,两个用力过猛的拇指瞬间“不举”了。
这不是她学生时代的流水线,她不想干了。
转机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时候来临。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因为安排她压销钉的是二楼装配部的女主管,所以在返修组的男主管和她要人支援时,她把她推荐过去。
返修组在三楼一个独立的车间,负责手提电脑外壳,比如键盘的查漏补缺,以手工活为主,节奏相对较慢。
搬着板凳上楼的那一刻,她觉得她又可以了。
(十八)
她在返修组度过了相对轻松的十天,一直停滞不前的时间终于起飞了。
有时候光顾着手里的活,连休息时间到了都没发现。
就在她以为做到年前不是问题时,本次回乡见鬼系列的最高潮,来了。
第一天的超强体力劳动和骤然下降的气温,也许还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她在第十一天的早上,猝不及防地感冒了。
连她自己都不知道。
那天早上她起床的时候,感觉身上有点凉。
吃完早餐以后,她肚子莫名地有些不舒服,但她没有放在心上。
到了中午下早班,她像往常一样到附近的饭店吃黄焖鸡米饭,顺带喝了杯黑糖珍珠奶茶。
就在这时,她的肚子越发地不舒服起来,甚至有种强烈的反胃想吐的感觉。
但她还是坚持去上班,到了中午1点半,肠胃的不适感达到极限,她跑到二楼的厕所,在洗手池前吐了个翻江倒海。
还吐了两次。
吐完之后她觉得轻松多了。
但紧跟着她发现,自己的月事居然在同一天来了。
着实是各种buff叠满。
她只得返回宿舍,用上卫生巾,冲泡并饮用半杯水的布洛芬颗粒。
她有一定程度的痛经,尤其是第一天,这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她习惯了。
(十九)
因为担心返修组的主管会发现她的异常。
她在做完这一切便匆匆赶回车间上班。
主管还没发现她的异常。
反而是坐在对面的阿姨们,因为她频频上厕所的举动,猜测到她生病了。
她确实是生病了。
病得很急,病得很重。
剧烈的呕吐过后,她开始体虚乏力,手里的动作变慢,连带时间也跟着难挨起来。
时间一分一秒慢慢地走着,终于来到下午4点45分,还有15分钟就可以下班了。
就在她以为可以瞒天过海时,因为布洛芬颗粒的刺激,她第三次反胃,无法抑制地呕吐到饮水机旁边那个接脏水的小桶里。
一阵接一阵的呕吐声引起了整个车间的工人的注意。
返修组的主管让她下班后回去休息,今晚不用来加班。
明天也不用再上来返修组,他和二楼的主管打了招呼,她直接回二楼报到就可以了。
她直觉他们是要辞退她了,所谓原来的人员要回来,不过是一种给彼此下台的说辞罢了。
但是此刻的她没有力气追究了,她只想尽快回宿舍休息。
洗了热水澡后,她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等到宿舍的工友陆续回来后,她又在众人面前上演了骇人的一幕——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呕吐。
她来不及跑到洗手间,直接吐到自己的脸盆里。
她真的病了,不仅胃,连带整个身心也被掏空。
她觉得自己就像一条人鱼,明明有上岸做人的机会,却在一念之间选择游回大海。
上半身是现实,下半身是幻想…
上半身是责任,下半身是自由…
上半身是体面,下半身是堕落…
她日思夜想的大亚湾,如今成为一个囚禁她的水牢。
她整个人都泡在海里,连带脑子都进了水。
记得从前在广州工作时,也有过一段非常不顺的时期。
那时候的她从未想过回来,等到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她又想着回来家乡,甚至拒绝了老东家给予的二进宫的机会。
还为此经受了那么多的磨难。
她觉得自己很贱。
(二十)
八点上班时,她来到二楼主管的跟前报到。
女主管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你今天不用上班啊。”
她多余地问了一句:“是辞退的意思吗?”
女主管点点头,接着拿过她的工牌,用手机拍了一张照片,作为存档记录。
她拿回工牌后,便回宿舍收拾行李,并且联系中介办理离职。
好友安慰她:“没事,反正你也不想做了。”
下午三点,在招聘处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她拖着行李和床铺,坐上了回家的网约车。
和她同一天离职的,还有她同宿舍隔壁床的一个年长她18岁的大姐。
不同的是人家做了头发买了新鞋,欢天喜地满载而归。
而她只得黯然出局,任谁知道了都要大喊一句:“卧槽。”
早在她感冒的前四天,她和坐在她旁边有四个月身孕的女生,突然发生了争吵。
就像这次感冒一样,两人前几天还相安无事。
因为负责刮口的阿姨请了病假,一个萝卜一个坑,阿姨的工作落到了怀孕女生的身上。
两人配合不佳,女生对她发了难,向来与人为善,害怕与人发生冲突的她,因为被对方恶劣的态度刺激到,于是不甘示弱地回击。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
一切的一切都在暗示着最终结局。
就这样她匆匆结束了电子厂临时工的荒诞之旅。
(二十一)
回到出租屋后,她休息了一个星期,身体逐渐恢复起来。
在她离职后的第二天,中介把结算好的工资转账给她——1920元。
她看着这笔可以称得上用生命赚来的工资,不由地想起了以前在群里看到过的一个搞笑段子:“月入1800,拿命往里搭。”
从前当作笑话来听,如今她只觉得心酸。
在她打完临时工,居家休息的一天深夜,楼下正对她套间的那个胖子邻居,再一次敲响她的房门。
当时她正在洗手间里洗澡,听到敲门声后她吓了一大跳。
她裸着身子,湿漉漉地从洗手间跑到客厅门前,迅速下拉门把,所幸门是锁好了的。
不然他直接开门进来,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胖子邻居继续站在门前,要求她就夜里不要使用机器生产,影响他休息的问题出来面谈。
天知道他说的机器的声音是指什么。
在她出发打临时工的前一天深夜洗澡的时候,他就已经上来过一次。
那会她搪塞过去,让他找房东交涉,这会他又来了。
她只好隔着门板,斩钉截铁地强调,她夜里就只用过吹风机和热水壶等小型家电。
胖子邻居见她不肯出来,又义正言辞地表示自己没有使用机器生产,就不再说什么,悻悻地下楼了。
(二十二)
感冒好了以后,她又开始找工作。
她安慰自己,就当作是第二次毕业,自己在日本留学,为明年回国做准备。
她一直觉得大亚湾,和日本沿海县城很像来着。
在购物广场附近,她问了一家又一家店铺要不要兼职。
经过无数次否定的回复后,终于在一家零食店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店长虽然给了她机会,但同时也表示,店员的工作并不轻松,希望她有个心理准备。
她有想过累,但她没想过会这么累。
她负责的是饮料专区。
连续10个小时的站立和行走,不停地找货、搬货、补货。
第一天晚上11点下班后,她拖着两条僵直的腿,一步一挪地走回家去。
到了第二天,她甚至把手推车当作代步车使用。
最重要的是,她不断地回忆起今年从广州回到家乡,中途又从家乡回到广州的前世今生。
她不知道她怎么会在这里的。
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让她无法继续坚持。
第二天晚上9点,她和店长提出离职。
店长意料之中,虽然挽留了几句,但看她态度坚决,也就不再坚持了。
晚上11点下班,她从零食店出来,把束着的头发解开后,她感到前所未有的舒畅,似乎身心都得到解脱。
(二十三)
从零食店辞职出来后,蓝湾购物广场的右侧一排的奶茶店,成为了她的新据点。
那里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热闹非凡,每天都有很多人在这里吃喝玩乐。
她不知道这里的人都是靠什么谋生的,为什么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
是不是只有她才在生存线上挣扎。
想到这,她又开始在招聘软件上疯狂地找工作。
比如酒店、宾馆、网吧的收银,她甚至做好留年的准备,可是即使参加了面试,依然没有任何下文。
就这样过了一个星期。
关于出租屋见鬼的真相在此刻浮出水面。
之前她一直以为楼下的胖子邻居找茬,根本不存在什么机器的声音,纯粹是他自己耳鸣。
可是1月上旬一天的凌晨1点。
躺在床上准备入睡的她,真的听到一阵哐当的声响,声音居然是从她的客厅传过来的。
她吓坏了,怪不得胖子邻居会投诉她,连她自己都开始疑心,家里是不是进来了什么人。
紧跟着,哐当声就从四面八方传了过来,东一个榔头西一个棒。
好在声音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大概几分钟就结束了。
她发微信给房东说明了情况。
随后的一段时间,夜里都会不时地出现哐当声,她甚至听到了胖子邻居说的嗡嗡声。
只是不好确认声音的来源, 加上持续的时间不长,不算太影响休息,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前面说了房东也见鬼,倒不是说房东有什么问题。
只是她从看房,到每月交房租水费的时候,都不曾和他面对面交流。
不是文字就是语音,最多语音通话。
他的微信没有朋友圈,头像也不是本人。
除了性别,她对他一无所知。
她甚至觉得,也许等到她搬家离开那天,她也见不到他的真容。
(二十四)
她又恢复了往日无所事事的状态。
从挡雨到挡风,从夏天到冬天,从高温多雨到晴朗干燥。
走走停停,停停坐坐。
每天早上睡醒后,望向窗外的天空,依然会看到一架白色的飞机飞过。
她躺在床上稍作停留后,就开始起身,穿衣洗漱。
走过家门口附近的100米路段时,她总会忍不住放慢脚步。
那里枝叶繁茂,微风过境时,阳光从斑驳的树影中透出。
到了深夜,经过亮起的昏黄色路灯的映照,唯美得仿佛出自小说里的场景。
8月份的一天,夜里12点,她在这里偶遇一只萤火虫,向她迎面飞来,然后擦肩而过,不出几秒就消失不见。
车站对面商店那只半年前还是几个月大的小奶猫,如今长成大猫的模样,端庄娴熟地蹲坐在那里,对她的逗弄无动于衷了。
相反那个同样半年前,在肯德基搭讪她的外卖大哥,一碰面还是会调侃她还没找到工作的事情。
临近新年,澳头街道开始出现摆卖对联和贴画等春节装饰用品的摊位。
蓝湾购物广场正前方的空地,放眼望去全是一大片黄澄澄的年桔。
附近商铺的菊花,水仙,月季,富贵竹等盆栽不忘争奇斗艳。
学生们都放了假。
广场的奶茶炸鸡等餐饮店,不分时间段,每天都聚集了很多人。
即使不穿校服,换作便服的他们,还是能通过稚气的容颜,一眼识别出他们的身份。
白天她躲进人群里,或者到附近网吧上网,夜深了她才起身回家。
靠着下午那一杯奶茶或者咖啡,等到夜深回家时,她既莫名地清醒,又像喝醉了一样快乐。
(二十五)
她有两条路可以回家。
往西是大马路,两旁商铺的招牌霓虹闪烁,三五行人在街口的云吞店吃夜宵。
白天摆的还是那些摊,卖的还是那些百货。
抓痒粑、掏耳勺、指甲锉、收音机…
还有三个钟表维修档,她从很小的时候就有看到,几十年都不带变的,似乎是时光的洪流冲刷不到的地方。
往东则是小巷,深夜里除了她空无一人,陪伴她的,只有头顶上方那一盏接一盏的路灯。
从小巷出来后是解放路,路边不时有家猫从不同角落窜出。
有只脖子挂着铃铛的猫咪,躺在地上翻开肚皮,欲拒还迎地求撸。
往前走是龙海街,白天这里是热闹的海鲜市场, 两旁是售卖当地特产海味,以及钓具渔网等商铺。
再往前走就是渔人码头,沿岸的街灯照耀在海面上,与闪烁着信号灯的渔船交相辉映。
她就像街拍的女主角一样,在看不见的摄像头前兴奋得又蹦又跳。
虽然对于去还是留,此时此刻的她,还是无法做到心里有数。 但至少她学会了照顾自己。
她不会再沉溺于不顺的悲伤中无法自拔。
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段空出来的时光,跳脱并审视过往的一切,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就让这将近十个月的空窗期,孕育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如此这般,才不算辜负这段花钱买闲的时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