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 《人生的枷锁》
这是我看的毛姆的第四本小说。书里在探索和回答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
是的,这就是人到了一定年龄不由得反复要思索的问题。
当经历了种种磨练纠葛之后,菲利普终于明白什么是他想要的人生。
我们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稳定体面的工作,幸福的家庭,亲密的爱侣,以此来度过一生便是编织了自己的波斯地毯。
《人生的枷锁(译文名著精选)》
毛姆
97个笔记
第十三章
只有像蜂群里的蜜蜂那样很少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人,才是生活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最有可能获得幸福:他们群集群起,融成一片,而他们的生活乐趣之所以成为生活乐趣,就在于他们是同游同行,欢乐与共的。
第十五章
那时候,凡是在英国找不到出路的人,依然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殖民地上
第二十三章
生活中有两件宝: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第二十四章
。瓦格纳是个冒充内行的江湖客,不过冒充得不露破绽,单凭这一点,就颇有几分喜剧色彩,足以令人陶然。
第二十五章
实际上,受惠者的知恩报答心理,要比施惠者的施恩图报心理淡薄得多。
第二十六章
- 悠然漫步乃是最理想的交谈助兴剂
他感到自己太无知,太浅薄,热切地希望自己能有所长进。
第二十七章
在你对作品原意不甚了了的情况下,你是否反倒觉得作品的诗味更浓了呢?
“假如有那么个人在您面前大言不惭自称是绅士,那您完全有把握此人绝非是个绅士!”
第二十八章
- 自认为正确并不说明任何问题,大家都自认为正确得很。
抛弃童年时代形成的信仰,毫不费事,就像脱掉一件他不再需要的斗篷一样。
不久以后,那根被他扔在一边的拐棍,那件从他肩头滑落的斗篷,就像难以忍受的重担,永远从他身上卸去了。
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野外景色总能使他心旷神怡,充满腾云飞天似的狂喜之情。
第二十九章
,抹上一层光泽照人的诗意,还认为自己的诗笔颇得伯里克理斯[插图]和菲狄亚斯[插图]的几分遗风,因为他在描述自己所追求的意中人时特意选用了“hetaira”[插图]这样一个词,而不屑从英语所提供的那些直截了当、比较贴切的字眼中挑选一个。白天,菲利普受着好奇心的驱使,曾特地去古桥附近的小街上走了一遭。街上有几幢整洁的、装有绿色百叶窗的白房子,据海沃德说,特鲁德小姐就住在那儿。但是,打门里走出来的那些女人,个个涂脂抹粉,脸带凶相,粗声粗气地同他打招呼,不能不叫他心惊肉跳。她们还伸出双粗壮的手来想把菲利普拦住,吓得他拔腿就溜。他特别渴望增加阅历,觉得自己幼稚可笑,因为自己到了这般年纪,还没有领略过所有小说作品无不渲染的那种所谓“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不幸的是,他天生具有那种洞察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出现在他面前的现实,同他梦境中的理想,其差别之大,有如天壤。
海沃德这个人是带着十足的书生气来观察周围一切的,没有一丁点儿自己的看法;他很危险,是因为他欺骗自己,达到了真心诚意的地步。他真诚地错把自己的肉欲当作浪漫的恋情,错把自己的优柔寡断视为艺术家的气质,还错把自己的无所事事看成哲人的超然物外。他心智平庸,却孜孜追求高尚娴雅,因而从他眼睛里望出去,所有的事物都蒙上了一层感伤的金色雾纱,轮廓模糊不清,结果就显得比实际的形象大些。他在撒谎,却从不知道自己在撒谎;当别人点破他时,他却说谎言是美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三十三章
无病呻吟的哀怨感伤,到了作家的笔下却是缠绵悱恻,婉约动人
只有等你获有更健全的鉴别力再回过头来看这本书的时候,你才会感到他们的欢乐是多么粗俗,他们的心灵是多么平庸,这时你才会感到,那一伙放浪形骸之徒,不论作为艺术家,还是作为凡人,都一无可取之处。
第三十五章
如果她是个少女,倒还说得过去,可像她那样的半老徐娘,老是哭哭啼啼的,简直蠢透了。
- 第三十六章
他说话时,屈尊俯就的神态之中又露出几分畏怯,似乎他明知自己是个微不足道的角色,却偏要摆出一副不同凡响的架势来。
第三十九章
那是个罪恶的渊薮。妖艳的荡妇,巴比伦的娼妓,在那儿公开炫耀自己的罪恶,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比它更邪恶的城市了。
买进是个宝,卖出是棵草
尽管她心里明明知道丈夫冷漠自私,是的,她全明白,但还是低三下四地爱着他
- 第四十章
奥特太太是个三十岁光景的微不足道的妇人,仪态粗俗,却硬摆出一副贵夫人的派头。
一锹挖不出个井来
第四十二章
“所谓艺术,”他一扬手,又继续说,“无非是聪明人在酒醉饭饱、玩够了女人之后,为了消遣解闷而发明的玩意儿。”
第四十三章
- 可惜他的艺术才华,只是出自青春活力的一时勃发,而并非深植于他的个性之中。
第四十五章
- 出于青年人对干傻事的中年人所特有的那种轻蔑之情,他们在背后议论到他的时候,免不了要摆出一副纡尊降贵的架势。
我所采取的行动,完全是各种各样的永恒不灭的宇宙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个人想防止也防止不了。它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即使干了好事,我也不想去邀功请赏,而倘若干了坏事,我也绝不引咎自责。
社会用名誉、财富以及同胞们的褒奖作钓饵,想诱使我为它效劳,可同胞们的褒奖,我不稀罕,名誉,我也不放在眼里。我虽无万贯家财,日子还不照样混得挺好
第四十七章
随着姣好容颜的迅速衰败,人也显得干瘪瘪的没一点生气。
使十八岁的菲利普深为叹服的那种文化素养,对二十一岁的菲利普来说,似乎只能激起轻蔑之情
- 第四十八章
他说起话来慢腾腾的,神态很怪,好像在留神谛听某种勉强可闻的声音。他身上似乎有股连他自己也不理解的神秘力量,隐隐然挣扎着寻求发泄的机会。
他实在没法理解,藏在宽阔的眉宇后面的思想,竟是那么浅薄平庸;那对灼灼有光、热情洋溢的眸子,竟只看到生活中浮光掠影的表象。
- 成为出色作家的各种条件,他差不多一应俱全,唯独缺少天赋。
谁又分辨得出这里面确实凝聚着天才,还是纯粹在虚掷光阴呢?显然,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帮不了你什么忙,自信心也毫无意义。
第四十九章
说来也怪,在此恣意纵乐的时刻,他们全都露出了兽类的特征:有的像狐狸,有的像狼,也有的长着愚不可及的山羊似的长脸。由于他们过着有害身心的生活,吃的又是营养不足的食物,他们脸上带着一层菜色。庸俗的生活趣味,使他们的面容显得呆板愚钝,唯有那一双狡诈的小眼睛在骨溜溜地打转。他们鼠目寸光,胸无大志。你可以感觉到,对所有这些人来说,生活无非是一长串的琐事和邪念罢了。
第五十章
所费心血之多,所得成果之微,其间差距委实令人瞠目。
- 倘若牺牲了自己的青春韶华,舍弃了生活的乐趣,错过了人生的种种机缘,到头来只修得个二流画家的正果,这值得吗?
画家从所见事物中获得某种独特的感受之后,身不由己地要想把它表现出来。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为了什么,反正他得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们作画时是由里及表的——假如我们能迫使世人接受我们的眼光,人们就称我们是大画家;假如不能呢,世人便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但我们并不因此而有所不同。伟大也罢,渺小也罢,我们才不看重世人的这些褒贬之词哩。我们的作品问世之后会有什么样的遭遇,那是无关紧要的;在我们作画的时候,我们已经获得了所能获得的一切。
- 他愈来愈狂热地追求那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尽善尽美的艺术境界,却拿不出什么作品来,最后说不定还会沦为酒鬼
。他并不认为只有发迹致富、名扬天下,才算没枉活于世,可究竟怎样才无愧于此生,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除非由你自己悟出其中的奥妙来,否则便毫无意义。
- 菲利普心想,这会儿克朗肖一定在回顾自己的一生,也许他想到了自己充满灿烂希望的青年时代,后来这希望的光辉逐渐泯灭在人生的坎坷失意之中,空留下可怜而单调的杯盏之欢,还有渺茫凄清的惨淡未来。
第五十一章
- 凡属真正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身上总有那么一股力量,驱使他们将全部身心都扑在事业上,这一来,他们势必要让个人生活从属于整个艺术事业。他们明明屈从于某种影响,自己却从未有所察觉,像中了邪似地受着本能驱使和愚弄,只是自己还不知道罢了。
要时时刻刻为生计操心,世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丢脸的了。那些视金钱如粪土的人,我就最瞧不起。他们不是伪君子就是傻瓜。金钱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别想让其余的五种感官充分发挥作用。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决不为赚得一个先令而付出高于一个先令的代价。你常听到人们说,穷困是对艺术家最有力的鞭策。唱这种高调的人,自己从来没有亲身尝过穷困的滋味。他们不知道穷困会使你变得多么卑贱。它使你蒙受没完没了的羞辱,扼杀掉你的雄心壮志,甚至像癌一样地吞蚀你的灵魂。艺术家要求的并非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提供的保障:有了它,就可以维持个人尊严,工作不受阻挠,做个慷慨、率直、保持住独立人格的人。我打心底里可怜那种完全靠艺术糊口的艺术家,耍笔杆子的也罢,搞画画的也罢。
在你给我看的那些东西里,我没有看到横溢的才气,只看到勤奋和智慧。你永远也不会超过二三流的水平。
等你追悔不及的时候再发现自己的平庸无能,那才叫人痛心呢,但再痛心,也无助于改善一个人的气质。
第五十三章
“我的老弟,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抽象的道德准则’这种玩意儿。”
一本皇皇巨著,如果说来说去无非是劝人随波逐流,遇事切莫越雷池一步,那么此书似乎也根本不值一读。
-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涉猎各种学说体系,指望从中找到支配自己行动的指南。他觉得自己好像置身于异国他乡的游子,一面在跋山涉水,一往无前,一面由于身历奇境而感到心荡神移。他读着各种哲学著作,心潮起伏,就像别人研读纯文学作品一样。当他在意境高雅的字里行间,发现了自己早已朦胧感觉到的东西时,他的心就止不住怦怦直跳。
看来,似乎并不因为你是按某种方式思维,所以才按某种方式行事;实际上,你之所以按某种方式思维,倒是因为你是按某种方式造就而成的。真理与此毫不相干。压根儿就没有“真理”这种东西。
- 第五十五章
他觉得凭一时之勇作出某种壮烈的姿态,那是很容易的,难倒难在要承担由此而引起的后果。最糟糕的是,他对目前所学的东西似乎已感到腻烦。解剖示范教师的提问使他头痛;听课时思想老开小差。
第五十六章
那时候,市面上还没流行那种廉价版的单行本小说。自有一批没出息的雇佣文人,专门为一些识字不多的市民定期炮制些廉价小说,供他们消闲遣闷。
第五十九章
她一无情趣,二不聪明,思想又相当平庸;她身上那股狡黠的市井之气,更叫菲利普反感;她没有教养,也缺少女性特有的温柔。正如她所标榜的那样,她是个“重实际”的女人。平时有谁玩点花招,捉弄一下老实人,总能赢得她的赞赏;让人“上当受骗”,她心里说不出有多舒服。
- 处在当时那种情况之下,个人的想法是多么的无足轻重;他那一套经过精心构思、并使他感到十分满意的个人处世哲学,到头来竟一点也帮不了他的忙。
第六十一章
- 米尔德丽德生性鲁钝,喜欢接近叽叽呱呱的浅薄之徒。
第六十二章
他过去手不释卷,乐此不疲,现在却觉得满纸荒唐,废话连篇。
尽管他如狂似醉地迷恋着米尔德丽德,可心底里却又对她十分鄙视。
第六十四章
公园里,春意盎然,沁人心脾。这种日子叫人感到,人只要活着就是幸福。
第六十五章
他像一条蜕了皮的蛇,怀着厌恶的心情,鄙夷地望着自己过去的躯壳。
第六十七章
“我看不出老是翻来覆去地读同样的东西有什么意义,”菲利普说,“这只不过是一种既无聊又费劲的消遣罢了。”
一来是为了寻求乐趣。因为读书是一种习惯,不读书就像我不抽烟那样难过。二来是为了了解我自己。我读起书来,只是用眼睛瞄瞄而已。不过,有时我也碰上一段文字,或许只是一个词组,对我来说还有些意思,这时,它们就变成了我的一个部分。书中凡是对我有用的东西,我都把它们吸收了,因此,即使再读上几十遍,我也不能获得更多的东西。在我看来,一个人仿佛是一个包得紧紧的蓓蕾。一个人所读的书或做的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他毫无作用。然而,有些事情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具有一种特殊意义,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使得蓓蕾绽开一片花瓣,花瓣一片片接连开放,最后便开成一朵鲜花。
在接信后的四十八个小时里面,海沃德一直处于优柔寡断、犹疑不决的痛苦之中。长期以来,他常常谈论要谋取这样的职位,因此眼下无脸断然拒绝,但一想到要去干事,内心又充满了恐惧。
- 他不能确信理性在处理人生事务方面会有多大的裨益。在他看来,生活毕竟是生活,有其自身的规律。
第八十一章
这种死亡之所以不可避免,是因为这个人不过是错综复杂的社会文明这部庞大机器上的一个小小齿轮,就像一部自动机那样,压根儿无力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要病痊愈,他就得彻底休息。然而,蒂勒尔大夫并没有要求他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第八十四章
伦纳德·厄普姜就喜欢夸夸其谈,全然不顾听众的兴趣,而这一点正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必不可少的品质。
伦纳德·厄普姜就喜欢夸夸其谈,全然不顾听众的兴趣,而这一点正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必不可少的品质
第九十六章
像米尔德丽德这种女人是根本想不到世间还真有可能存在着怜悯、豁达和仁慈的。
- 她的头脑塞满了廉价小说里的那些乌七八糟的荒唐事,整天想入非非
她生就的惰性又执著地抬起头来。
- 第九十七章
漫长的隆冬季节消逝了,世间万物蠢蠢欲动,一切生物均从长眠中苏醒过来了。
第九十八章
菲利普不再盲目相信世间除了艺术别的都毫无意义的那种陈词滥调了,还对海沃德轻视实践和不求进取甚为反感
第九十九章
人们更经常的是为无钱而不是为失恋而自杀的。
第一百零五章
这时候找个工作很不容易。眼下你的工作固定,也有保障。我希望只要人家满意你,你就给我呆在那儿吧。
- 菲利普为了使先前的学业不致荒疏,一度想发愤学习他的医学教科书,但他发觉这种努力毫无成效。干了一天累人筋骨的活儿下来,心思说什么也集中不到书上去,而且在他还不知得等上多久才能重返医院的情况下,就是在工作之余再埋头攻读,似乎也无济于事。他多少次梦见自己又回到了病房,但一觉醒来,内心却痛苦不已。
他生来独处惯了的,而现在却成天要同别人混在一起,不能独自清静片刻,这事令人毛骨悚然。也就是在这种时候,他发觉要战胜自己的绝望情绪是何其困难啊!
第一百零六章
他活得毫无意义,死得毫无价值。他极不光彩地死于一种愚昧的病症,直到生命终止时,还是功不成,名不就,一事无成,仿佛世上从来就没有过他这个人似的。
人们一生中所作的努力同其最后结局显得多么不相称啊。人们却要为年轻时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付出饱尝幻灭之苦的惨重代价。痛苦、疾病和不幸,重重地压在人生这杆天平的一侧,把它压倾斜了。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既然生活毫无意义,尘世也就无残忍可言。不论是做过的还是没来得及做的事,一概都无关宏旨。失败毫不足奇,成功也等于零。他不过是暂时占据在地球表层的芸芸众生中间的一个最不起眼的动物而已
生活既无意义,也无必要,生活只不过是满足一个人的乐趣而已。
第一百零七章
他不能忘记当初寻找工作时尝过的辛酸,再也不想尝这种滋味了。
第一百零八章
威格拉姆大夫说话做事关心的倒不是对与不对,而是要不得罪人,只要有可能,他总是不会冒险提出明确的意见来的。
只要你做事牢靠,不怕吃苦,你的饭碗就永远不会被人砸掉
对难以数计的千百万芸芸众生来说,生活不过是没完没了的干活,既不美也不丑,只是像接受四季转换那样接受这种生活。
第一百一十章
他不时地遭受病魔的折磨,像是被铁链缚住一样,成天价在椅子里消磨时光。但是,他却像紧紧依偎在一个他用钱雇来的女人的怀抱里的孩童一样,赖在他所熟识的尘世不肯离去。
第一百十一章
菲利普真想对准他的鼻梁狠狠地揍他一拳,但他还是忍住了。这种日子毕竟不会太长了。到时候,他将永生永世不再同这些人往来。
第一百十三章
- 人生的最大悲剧不是生离死别,因为这是人之常情,只要掉几滴眼泪就可以涤除心头的悲哀;对他们来说,人生的最大悲剧是在于失业。
一个人只要长颗脑袋,并且不挑挑拣拣,有什么工作就干什么,那他就不愁拿不到高工资。
- 第一百十六章
他曾经听到有些人用一种轻蔑的口吻谈论钱的事儿,他很想知道这些人是否当真过过一天捉襟见肘的窘困日子。他深知经济拮据会使人变得渺小、卑贱和贪婪,会扭曲他的性格,使他从一个庸俗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当一个人不得不掂量每一便士的分量时,那金钱就会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一个人是该有一种能恰如其分地估出金钱价值的本领。
菲利普不再对艺术感兴趣,在他看来,眼下他要比自己小时候更能欣赏美的事物,但艺术在他眼里却显得一文不值。他一门心思要从纷繁复杂、杂乱无章的生活中撷取材料来设计出一种人生的格局,而他用来设计人生格局的那些材料,似乎使自己先前对颜料和辞藻的考虑显得微不足道。
- “这下我才真正开始步入人生,”他默默地想。
他喜欢无拘无束地工作,也喜欢肩上担点斤两。他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因为他看来可以通过自己的谈吐使得病人受到鼓舞,建立起信心来。他对能亲眼看到医疗的全过程感到着实愉快;如果在大医院里,他只能站得老远地看着。
第一百十七章
我行医都有四十年了,难道你以为我还在乎人们喜欢我的助手而不喜欢我吗?我才不在乎呢,朋友!我和我的病人之间没有什么情感可言,我也不指望他们对我感恩戴德,我只要他们付我的医疗费就行了。
第一百二十一章
莎莉人很能干,自制力强,还有一种富有魅力的诚实的品德,令人感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她都是可以信赖的。
- 人皆有缺陷,不是身体的就是精神的。这当儿,他回忆起所有他熟悉的人们(整个世界像是座病房,里面的一切皆委实莫名其妙),只见眼前排着一列长长的队伍,人人皆肉体有残疾,精神有创伤:其中有的身体有病,不是心脏病,就是肺病之类的;有的精神失常,不是意志消沉,就是嗜酒成性。
第一百二十二章
- 一个男人来到世上,干活,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悄然去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然而却是最完美的人生格局。他有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呢?屈服于幸福,兴许就是承认失败,但是,这种失败却要比千百次胜利有意义得多啊。
银鞍白马度春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322 《自我突围》 (1人喜欢)
- 321 《堂吉诃德》 (2人喜欢)
- 320 《双城记》 (1人喜欢)
- 319 《巴黎圣母院》
- 318 《嘉莉妹妹》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