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隐藏打卡地!小学里竟藏着1200年前大唐建筑,绝了!

前段时间去探访了上海地表最古老的建筑(当然不是东方明珠或外滩哈),而是松江区的一座唐代经幢。虽然屹立了近一千二百年,然而和上海的朋友聊到这里却表示从未听说过,不禁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抵达松江时,已近黄昏,由于它位于中山小学内,除节假日外无法进入,秉着中国人“来都来了”的旅行准则,决定去试试运气。在门卫处说明来意,工作人员很熟练地掏出来访人员登记簿,于是顺利地走进了这座上海最“佛系”的小学看到了夕阳下高耸的唐代经幢。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松江唐经幢,又称松江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唐代大中十三年(859),由石灰岩雕刻而成,高9.3米,据说是目前国内最高保存最好的一座。整座经幢高大庄严,雕刻精美,饱满富丽,极具大唐时代气息。而“唐幢流云”也成为了松江二十四景之一。

经幢所处位置曾是华亭县通衢,也就是道路边。附近曾有一座普照寺,经幢却未在寺内,也许因为时值会昌灭佛后十余年,担心寺院再度被毁;也有可能是为了让往来路人均能同沾法益。从宋以后至明代,松江唐经幢风化及倾斜日趋严重,遂逐步采取围条石、筑围墙以至堆成土墩以防止经幢坍塌。因此近代时有近一半埋在土中,后经修复,经幢被垂直提升,但位置未曾改变。

什么是经幢?经幢,是始于唐代并盛行的佛教建筑类型,其上大都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也称为“尊胜经幢”。唐代由于此经的流行,加上唐代宗大历十一年(776年)敕令天下僧尼每日须诵佛顶尊胜陀罗尼二十一遍,遂开始建立石经幢,其风甚为炽盛。

经幢的建造融合了刻经、造像、佛塔等形式,以八角形棱柱为最多。清代叶昌炽于《语石》中言:“经幢,陕人通称为石柱,俗亦曰八楞碑,以其八面有楞也。幢顶每面或有造像,故又呼为八佛头,如〈怀仁圣教序〉之称为七佛头也。唐人文字多曰宝幢,亦曰花幢。”通常寺院是经幢最主要的安置地点,又因经中记载此“陀罗尼”,可消除业障,故当时亦常被树立于通衢大道上,希望惠及来往行人。

谁建造了它?松江民间传说此处有一海眼,常有黑鱼精出来兴风作浪,为了永镇水患,故建造了这处经幢。这一说法与明崇祯《松江府志》不谋而合:“石幢在华亭县前,相传地有涌泉,云是海眼,大中十三年立幢镇之。”

但据幢身铭文,真实建造意图并非如此。建造缘起与功德名单都事无巨细地刻于幢身。是由蒋复、沈直轸二人,为了超度亡父母、兄弟,为了小儿子早日恢复健康而建造。建幢之事也得到了众善信支持,发心供养者逾一百三十余人,所供养物品有裙、被、帐、黄衫子、绢绸、罗、水精珠等。 附松江唐经幢建幢铭文:
“夫石幢者,镌写陀罗尼真言,即西国惠人心传秘密也。不译唐音,乃作梵□,□半□之力□□□魔,或一向注心灌顶,千劫俗□□□及照□地,除五浊之罪,□□之虔,灭七反之殃。乐安蒋处士复,吴兴沈处士直轸,其有征发心□□□,减衣食之给,以络敬心,制造石幢一所,上为国王、郡主,邑宰、官寮,立于通衢,以戴玄鉴□□。蒋公乃为亡妣吴郡朱夫人追酬鞠育之恩,愿申阴报之□。又亡□二弟芳年早谢,痛手足之先零,望冥力□□,同升上果。又缘少男□□,有疾缠心,恐萦宿疾,避其绊系,□此□□,解前生之冤缆,散宿运之孽罹,令旧大唐宁五神□□,其余一家各受无疆之庆。□□□尊父之□。沈公亦为亡妣施夫人、亡考府君虔追□之诚,□□□化之终,□□冥中,早登觉岸。巍哉胜□,志于不朽之□,圣德隆重明乾坤而已矣。大中十三年八月廿四日建树。功德□蒋复、沈直轸,当僧师□,同勾当潘贤徐行□书,都尉□刘□江记。”

每层是什么?松江唐经幢现存二十一级,分别以托座、束腰、圆柱、华盖、腰檐等形式垒叠而成。除第十三、第十六和第十九级之外,其余均为八角形。和其他经幢一样,由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即一到八级为幢座,九和十级为幢身,十一级到二十一级为幢顶。


松江唐经幢第一至四级
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来看:·第一级:海水纹座,刻波涛卷浪,风化较严重。·第二级:圆形盘龙束腰,刻群龙穿翔,部分风化残缺。·第三级:莲瓣卷云台座,分上下斜面和中间侧面,刻卷云、山及殿宇、单瓣仰莲。一二三级、三四五级、五六七级分别组成了三个须弥座式样,但三个部分叠加组合在一起又形成了更加庄重的幢座样式。·第四级:蹲狮高浮雕,八角形束腰每角处有一头狮子,前足挺立,突胸,面部皆残。


松江唐经幢第五至八级
·第五级:唐草纹仰莲座,上斜面阴刻花草缠枝牡丹,下斜面刻单层莲瓣,线条优雅,上下斜面中夹一八角形素面叠涩。·第六级:菩萨浮雕束腰,八角形束腰每面内凹刻一如意头式佛龛,佛龛内以浮雕形式雕凿出菩萨坐像。·第七级:八角形素面叠涩。·第八级:勾阑幢座,每角立望柱,两柱间刻回纹石阑板。台上原置佛像八尊(今存松江博物馆)。


松江唐经幢第九至十二级
·第九级:幢身下段,功德记,刻发心供养的善信等。·第十级:幢身上段,正西南起刻陀罗尼经序,每面十行。第二面第六行起刻唐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最后六行为建幢铭文,记述建造缘起、功德主、年代等信息。·第十一级:八角形狮首华盖,每角有一狮首,口衔环。·第十二级:联珠纹雕,双半球,表面浅浮雕刻莲花和如意纹。


松江唐经幢第十三至十六级
·第十三级:为仰盘式卷云纹浮雕托座。卷云纹线条卷曲流畅,华丽优美,恍若游动,雕工精湛。·第十四级:四天王浮雕,面向东南西北四方。·第十五级:八角腰檐,翼角翘起,角端雕如意纹饰。十三、十五、十七级共同构成了向上的视觉趋势,使得幢顶有更高耸的视觉效果。·第十六级:蟠龙浮雕圆柱。



松江唐经幢第十七至二十一级
·第十七级:仰莲托座,浅浮雕三重莲瓣,相间排布,呈盛开状。·第十八级:托座,起到衔接上下的作用。·第十九级:“礼佛图”浮雕,刻画了佛、菩萨、供养人等十六尊。·第二十级:八角攒尖盖,分上下两层,均有翘角。·第二十一级:八棱形平盖,素面无纹饰。

在不断西斜的夕阳下,我与这座来自唐代的时空碎片相遇。它仿佛从海中升起,从波涛中跃出群龙,它们在海面之上云山之下遨游;山间殿宇被云朵托起,威武的狮子守护着这里;来往的人群聚拢在这片世界的周围,仰头,缥缈的祥云卷动着开启了佛国世界,那里有宝莲,天王、菩萨、佛。那是人人向往的极乐世界。经幢的建造者也许无法想象一千二百年后,当周围的一切都在时空里逐渐湮没,而唯独这座经幢,稳稳地立于天地间,迎接日月,拥抱不变的苍穹。

📌地址:上海市松江区唐经幢
🕗开放时间:非上课及工作时间段比较有可能进入学校参观
🎫门票:免费参观需登记信息
💡TIPS:松江区还有方塔园、广富林遗址公园、醉白池等,也很值得一看。上海市内可乘坐地铁9号线;周边城市可以坐高铁至上海松江站下车再换乘。
👉🏻【和法淦一起探索山河与远方,摄影及访古交流群欢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