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陲小镇游记
这几年生活和出游大都是在华北或江南一带,已经熟识了这些地方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了寻找一些新鲜感,激活对世界的感知,这个假期我决定去一个与华北、江南的气候和风物都截然不同的地方看看。
于是我和妈妈来到了云南靠近边陲的地方,腾冲、瑞丽、芒市。
现在回来将近一星期,发现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是瑞丽的边境和腾冲的和顺古镇。

在瑞丽,我第一次见识到西南部中缅边景的样子。这里冬季每天八九点才天亮,晚上七八点才天黑。早早到达“一寨两国”景区时天还没大亮,雾气弥漫,雾中若隐若现着一些令我感到陌生的吊脚楼、金色神兽塑像,这个第一印象让“边境”在我心中的面貌变得更加神秘。



铁栏对面就是缅甸乡村,几个缅甸小孩在不远的田埂上跌跌撞撞地跑过,对我们一栏之隔的外国游客不时投来好奇的眼光。我们也像探险者第一次在密林深处中发现某种新奇的幼兽一样,盯着对面小孩蹦跳奔跑了好久,观察他们五官特点与我们的不同。



对园林设计的关注让我总将建筑和其周遭的植物一起观察。这里掩映建筑的树木都叶形奇特,叶片多是硕大而简约的几何形状,或是细密如帘幕的小叶,像是隐匿在丛林中的巨兽的羽翼或毛发,很有灵性。和本身像是长了腿、身戴蓑笠的吊脚楼具有相似的野性。树上吊挂着的装饰灯也是精心搭配的,拥有东南亚水果果皮的色泽,让人误以为和树下摊铺上售卖的果子一样,同样是自然的产物,看起来皮质厚实、果肉饱满。






我们还去了一处口岸,叫姐告(傣语“旧城”之意)口岸。这里由一座“国门”分隔中、缅。国门前是一座喧闹的广场,周围一圈环列商贸大楼,楼与楼之间的缝隙也被各色摊铺填满,形成琳琅满目的集市。售卖的大都是东南亚商品,有各种神奇的药膏、药油、水果、散装零食、串珠、香料。




广场中心,由观望的人群围出一小片场地,正在进行民俗表演。我没有靠近去看,从远处觉得像某种神秘仪式,配乐的鼓点忽急忽缓,让人的心跳和呼吸跟着一揪一放,有点不安,又有点兴奋。我突然觉得像置身《唐人街探案》的故事中, 在一个充斥着东南亚元素的地方,在鱼龙混杂的边贸集市,急促的鼓点像在预示着即将会发生重大案件。
来到腾冲,一切变得心旷神怡,不像在充满异域元素的边境令人紧张,这里充满了惬意。





和顺古镇,是我之后最想二刷的地方。这是一座建筑风格非常杂糅的古镇,因为这里是云南著名的侨乡,从明代至今,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有中原唐宋式的建筑、徽派建筑、民国时期的洋楼;平地上有沿着轴线连续展开的规整院落,在中部凸起的山丘上又穿插着随地势起伏蜿蜒的窄小街巷。周边的风景也很多样,有田地、水域、还有远山,北侧是油菜花田,东侧是湿地、水塘。









除了置身其中的风景,这里也聚集了大量新奇的小吃、手工艺品。所有目之所见不断逗引着游人的好奇心,人在其中只觉得新鲜事物应接不暇,丝毫不会感到风格凌乱。







还有很多零散的记忆,随照片附在后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