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来,下山去
昨晚又看了一场新秀指挥的音乐会,感叹如今优秀的青年指挥真多啊!(也许一直都有这么多,只不过我以前没太注意。)昨晚这位德国小哥Thomas Guggeis看起来也就三十岁的样子吧,是法兰克福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并且斯卡拉、柏林、大都会等等全世界顶级歌剧院已经全都指过一轮了,一流乐团也指过一些,昨晚是他的村团首秀。
曲目是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Henri Dutilleux的大提琴协奏曲,和拉威尔《华尔兹》。比较少见的安排是,协奏曲被放到下半场,可能因为想给音乐会一个吵闹的结尾,而查拉图斯特拉的结尾太安静了,是尼采的夜曲,进入神秘境界。(马勒3中也引用了这段夜曲诗歌,但用的是人声,更为动人。)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曲子在古典音乐界之外也很有名,大概得益于库布里克在《2001太空漫游》中对它的引用推广,不过大家经常都只用它开头的那小段铜管,感觉很有20世纪福克斯公司电影开场曲的味道。其实作品的其它部分内容非常丰富,施特劳斯写这部作品时32岁,已经在交响诗的创作方面声名大振,对音色的掌控和叙事能力都已经非常成熟,为他之后的歌剧创作铺好了道路。这曲子最好玩的演奏当属普茨茅斯乐团(Portsmouth Sinfonia)的了: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J6anurfuw 这个乐团诞生于英国搞笑黄金时代的上世纪七十年代,与Monty Phthon基本同龄。建团时招兵买马对报考团员的唯一要求是:没有玩过自己报考的那个乐器。这个团不仅建起来了而且还出了好几个录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我怀疑只演奏了开头,因为后面的部分团员们纵是使出洪荒之力也应付不了。而至于开头,哈哈哈,应付得着实酷似——放屁。
上半场查拉图斯特拉著名的铜管声一出来,我就心里一惊,好家伙,这不是芝加哥铜管的声音么!看来也不是只有麦凯拉能把芝加哥铜管声调动出来。小哥的动作很大,实话说,看得我不太舒服。这里有些政治不正确,(我检讨,确实不正确,但我这种旧时代审美直觉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怎么克服掉),就是他的动作在我看来实在是有些娘娘腔。我注意到,其实他的动作和陈以琳是颇有些相似之处的,比如他也会充分使用手指,(有点张牙舞爪的感觉),还会朝各个方向大幅度扭动腰部(他比陈以琳扭得更多),但是这些动作放在陈以琳身上我并没有不舒服。似乎新一代的指挥普遍动作非常大,麦凯拉相比之下只能算幅度平均。这位小哥会注意到每个细节,在所有时候都会给当时的重要声部以指示,这些指示不仅仅是简单提示,而是相当extensive的音乐表达指示——用他超大的动作,好处是确实非常清晰且有效,对乐队的调动效果非常好。坏处,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称之为坏处,就是可能有一点指示过度,比如在几个声部首席的小重奏部分,他也事无巨细地去指挥这个室内乐,我觉得似乎不太必要,排练时如果有自己的想法就提一下,到台上可以让首席们自行演奏了。控制过多,底下的音乐家们可能会不太舒服,尤其是哪个室内乐组合也不会希望有个指挥一直在那里指手画脚。但不管怎样,闭起眼来听效果确实很好,所以小哥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除了大提琴协奏曲,他都还是背谱指挥。要知道他平时是个歌剧指挥啊,又这么年轻,能对交响曲目熟悉到背谱程度,真是挺了不得的。

村团音乐总监病假结束要回来了。他不在的这半年多,从世界各地调了不少客座指挥来,给乐团带来不少新气象,其实我还挺喜欢的。前天晚上村团的朋友来家里吃饭,我感叹自己坐乐团里拉贝九之备受震撼,朋友说,是的,而且换不同指挥的时候,还会有不同震撼,每换个指挥,都让人感觉好像又拉了个不同的曲子。
昨晚还有两个惊喜。一个是年轻的第一副首席经过半年多的历练,终于有了些带领的意识并掌握了一些带领技巧,《查拉图斯特拉》里有大量首席独奏的片段,他的独奏表现不负众望。半年试用期差不多到头了,希望他能够保住这个位子。另一个惊喜是在乐队中看到了Ania,她比S大一岁多,当年最早一起进音乐学院预备班的室内乐项目的小朋友,一起在三重奏和四重奏里拉了两年的小伙伴,后来考取了柯蒂斯,今年毕业。此次她是来替补大提琴,并且和自己两位曾经的老师同台演奏。她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就坐在她左前方,而第二位老师就是在音乐会中担任下半场协奏曲独奏的乐团大提琴首席。本来本地乐团的声部首席在本地独奏就有自家人开音乐会的感觉,此次又是师生同台,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那种温馨真是音乐活动对人类生活动无可替代的贡献,在AI即将全面接手人类生活的今天,这种人与人的直接交流更显得弥足珍贵。
下半场的大提琴协奏曲有个标题: Tout un monde lointain...... (一个完全遥远的世界......),创作于1968-70年间,由老罗和巴黎管弦乐团首演于1970年的Aix-en-Provence(塞尚故乡)音乐节。据说这是一首“特别著名”的大提琴协奏曲,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来之前,乐团朋友半似警告地说:“你去听听就知道了。” 我听来虽没有Salonen的大提琴协奏曲那么喜欢,但是也还蛮喜欢。这曲子的标题是来自波德莱尔的诗La Chevelure(头发)中的一句,而且在五个乐章每个乐章的乐谱开头, Dutilleux都引用了《恶之花》中的一句诗,但其实音乐本身跟诗的内容风牛马不相及。我是个调性倾向比较强的人,但是这种混合无调性与调性的作品一般都比较为我所喜,按照S的总结,我就是喜欢不断地偏离调性,然后又被拉回来,我就喜欢其中那种张力,总结得挺到位。我喜欢乐曲中竖琴和钢片琴的声音,据说他的这种用法很法国,我不知道“很法国”是何意,但不禁联想到上次谭盾来指挥自己的《水之协奏曲》,其中真放了两大盆水在台上,让打击乐独奏在那里撩水玩,那个真枪实弹的水在乐队背景的衬托下,反而并没有多少水的感觉,反倒是这里的竖琴与钢片琴声能瞬间唤起水的想象与意境。也许我可以给谭盾扣一个过度写实的帽子吧?艺术终究还是需要一些抽象提炼的,何况是音乐这种艺术,音阶本身就不是自然之声。
担任独奏的乐团大提琴首席算是给自家(城市)人演奏,气氛其乐融融。总的说来,他还是技术在线,担得起一个一流乐团声部首席,应该也不逊于大部分其它一流乐团的大提琴首席,但比起真正的独奏家来就还差一个数量级。比如上次来演奏萨洛宁协奏曲的麦凯拉前前女友 Senja Rummukainen,在技术与音乐表现力两方面都远过于首席,她手下的乐器就像太阳一样从舞台中心辐射能量,摄人心魄。只能感叹当个独奏家实在太不容易了!曲子结束后,在家乡人民的盛情之下,首席又加演了巴赫无伴奏第六组曲中的吉格舞曲,拉得比较老派,节奏重拍很强,但流动性偏差,不轻盈,但是技术确实还在线,音乐演绎上也可接受,简言之,可听。
插一段八卦,这位大提琴首席芳年四十有八,本来以前一直在本地音乐学院兼职,五年前突然辞职,原因是跟自己的一位中国女学生谈恋爱,(他是婚外恋),违反了校规。(又是一起老白男与亚裔女之案!)他俩后来倒是结了婚,中国女生考村团没考上,现在就在南边一个小城乐队供职,同时大概教教私课。他辞职当天,前面提到的Ania刚刚参加完青交的协奏曲比赛又赶到音乐学院给期末音乐会,就在中间的间隙听闻自己老师要离开的惊雷,哭得死去活来,因为这意味着她要么换老师,(而她很喜欢这个老师),要么必须自己也退出音乐学院的young artist program。不过时过境迁,大家互相也都没有影响前程。
最后一曲La Valse,一个仅含四个音符的动机通曲贯穿,但是形变无穷。小哥指挥把音色与声部的穿梭与平衡都控制得非常好,开场的小提琴像雾一样漂浮。S说拉威尔是最完美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几乎一个音一个配器都不能改。 音乐会最后在疯狂旋转中结束,维也纳的华尔兹瓦解了,旋律变调、节奏扭曲、声部穿插相互打架。这也是古典秩序的瓦解,作品创作于1919-20年,拉威尔经历了一战,la grande illusion已经破灭,joie de vivre被毁了。马勒作品中也常见这种扭曲,马勒死于战前,成年时光都在Belle epoche中,只能说马勒是个预言家。可惜,人类不长记性,我们似乎又再次来到相似的历史节点了。
-
theresmere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7 18:36:17
-
Dahlia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3 16:11:02
-
龙川遗客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10 01:11:10
-
小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21:53:30
-
超期服役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20:21:31
-
雨雪霏霏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4:28:29
-
Stellarator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2:58:01
-
Clark’s Mummy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2:16:50
-
Parsifal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1:24:14
-
影沫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1:23:03
-
笑笑遙遙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1:00:03
-
D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0:58:17
-
心怡是超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0:31:37
-
普蓝深红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10:02:0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9:52:53
-
crystal53451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9:21:50
-
红色的蓝色的必须选择一个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9:21:47
-
从 军 行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9:03:59
-
Trill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8:52:21
-
kiki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8:50:03
-
Requiem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8:49:57
-
再见了 伙计!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8:41:06
-
树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8:02:03
-
呆五吸加加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7:52:41
-
LGH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7:51:39
-
这里还有鱼YU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7:50:26
-
一个树墩墩墩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7:47:21
-
45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7:42:02
-
quee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7:17:34
-
oblivi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6:46:33
-
杳爻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6:38:37
-
willasun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2-09 06:08:50
锦瑟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Heiliger Dankgesang (25人喜欢)
- 探监记 (111人喜欢)
- 平凡的友谊 (353人喜欢)
- 一个学校的衰败史 (140人喜欢)
- 破釜沉舟 (5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