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故事1 此时此刻
在前十年,我感觉我的文字被埋葬在了革命这件事后面。最终,火苗于枯叶中点燃,面对着绝望和不可能的领悟,烧遍了厚实沉重的土地。虽然这点燃也只有一瞬,森林也就此变成了枯林。
现在,我的文字被埋葬在了空这件事后面。我走入头脑中深刻的扭曲,反思每一个未知的习惯。这也是一片新的森林,但没有灿烂的光照,只是寂寥地探索。希望也能有一天,繁星闪耀,照亮头顶的黑暗。
一天,K问:“人脑是不是有特别不擅长做的事情?”
“对呀。”我回答,“特别多。但很难发现。”
“比如说?”
“比如说,‘去意识自己不在想的东西’”
“听起来像是悖论,根本没法实现。”
“那我降低一些维度,讲得容易听懂些。比如你在开车的时候,会看到周围的景物。你看它的时候,不能想它,想它的时候,没法看它。“
“不对吧。看到路标的时候,我确定我是边看边想,不然我就没法安全行驶了。平时在开车时,我也常常白日梦,但我仍然在注意路况。”
“是的,我们是会认为这两者可以同时发生。不过,想和看确实不是同时发生的,至少那一瞬间不是。”我回答,“那不如这样想:在开车的模式中,你会注意你被开车这个模式所训练的东西。 很难 去注意那些不被模式训练的东西。”
“我有时也会注意月亮。”
“你注意的是开车模式下的月亮。和散步时有些许不同。当然,这月亮也是你空间模式里的月亮。和天文学家眼里的不同。”
“你的意思是,我们根本没法逃离模式来认识事物?”
“是呀。认知的时候,就认识了。”
“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点也没有。”
“我想到了鸭兔图。一张图既像是鸭子,又像是兔子。但是呢,我们没法同时看到鸭子和兔子。”
“没错。”
“但我感觉我对某人的情感中,又有爱又有恨,是同时存在的。这里似乎同时存在着两种模式?”
“你认为这不矛盾,这正是因为你现在没有真的在看他。你只是解释他给你带来的影响,就像说一张图既可以像鸭子也可以像兔子。”
“那我怎样才能真正看到他呢?”
“‘他’是虚幻的。若你要此时此刻同时看到他的一切,那么,你将看到无数不相容的粒子,在虚空中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