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推理能力已经超级强悍了,那我们还有必要学逻辑吗?
2025-2-13 思维观察员 第615篇 【观察思维 | 记录思考】

AI逻辑越强,我们越要练逻辑!——不是较劲,而是为了更好当老板。
// AI是超能助理,但老板还得你当
包括Deepseek、ChatGPT、豆包、Kimi……在内的所有AI,就像你雇的天才助理。
- ✅ 它能帮你:3秒读完200页报告、1分钟整理10年的数据、自动排查各种合同漏洞……它只负责执行任务,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 ❌ 它代替不了你:决定公司发展方向、判断客户真实需求、处理员工矛盾……你永远是掌舵人,是自己事业、人生的决策者。
好比,它能写出《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的10种方案,但只有你知道:公司现在最缺的是钱还是人?、该给大家发奖金还是组织团建?
// AI能跑腿,但目的地得你定
AI之所以能动起来,必须由你下指令。而指令的背后是需求——是你自己的内在需求,对需求的探知、梳理和表达,靠的就是逻辑。
只有你会想:是为了健康,或者是为了找对象,又或者是为了在朋友圈装逼……从而产生了“健身”的需求。
这时AI才上场,根据你的“健身”需求,为你推荐100种健身计划,甚至可以细化到每天哪个时间吃什么、做什么。
(做什么)需求是你的事,具体的计划(怎么做)是AI的事。
你只有掌握逻辑,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需求,并把它说出来;它那强大推理能力,也只是让你的需求变得更具体、可执行。
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学逻辑是用好Deepseek强大推理能力的必要条件。
另外,AI能帮我们算清加班费,但它无法回答:“该为高薪忍受996,还是降薪换时间陪家人?”
这是独属于人的价值判断,并非“纯理性推理”能给出答案。我需要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有价值的,我才会去选择,而非绝对“计算”得出的好与坏。
朋友用Deepseek制定旅游攻略,结果Deepseek按网红景点推荐,却不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是安静钓鱼。
AI再强,你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就白搭,或者你知道却没法清晰地说出来也白搭。
明确需求,清晰表达——需要我们学习、掌握逻辑思维。
// AI与人,只是分工不是替代
AI是显微镜,你是实验设计者,它是工具,你是主导,它替代不了你,你离开不了它(严格的说也能“离开”,只是离开后会很费事)。
- AI能负责:验证数据真伪、穷举所有可能性、24小时盯细节、安排完美的流程……
- 而人需要负责:是决定要研究癌症还是新能源汽车,把控方向;是在实验失败时判定继续坚持还是转向,把控风险……
总不能把这些交给AI吧,它提供的是数据、方案,最终的选择依旧在人。人该如何做抉择?——就得用到逻辑思维。
某创业团队用AI分析市场,结果AI建议卖老年助听器,他们偏听偏信没动脑子没思考,没意识到自己手头最大的资源是30万年轻白领用户,最终错失了为“职场人赋能”的机会。
其实,说简单了:AI就像装了涡轮增压的大脑外挂——它越强,我们越要锻炼自己的「决策肌」和「需求雷达」。
记住:让AI去算How-“怎么做到?” 你得专注想Why-“为什么要做?”
就像用导航开车,AI告诉你路线,你决定去山顶看日出还是去海边钓鱼。
可千万不能丢了脑子,或者没逻辑不思考,觉得“去干嘛?听它的!怎么走?它说了算。”那它就成了老板了。
-----------
关于逻辑思维的训练,我创建了一个“知识星球”,在陆续地分享一套基础的“形式逻辑”知识,总共21节,每周更新一节(已更新十七节),每小节内容6000字左右,都是训练逻辑思维的干货。
21节内容的分布是这样的——

素材资料已准备就绪(下面是部分内容的展示)——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我加入,只要花点时间,一定能从质的层面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