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初中,还有家人
整理一下近况。很久没有写随笔了,几乎丧失了通过文字来反思的能力。逐渐远离文字大概是从去年年末开始的。年初写了一篇总结,之后就再也没动笔——其实算上日记的话,我每天还是有写,但是日记跟随笔还是有些区别。写随笔的时间是缓慢流动的,比我们日常体感的时间更慢,我最近的日记记得都比较草率,如果认真花上半个多一个小时写的话,那日记也就变成了随笔。最近写日记真的是非常匆忙,比如我定了个十二点半就要睡觉的规矩,但是每次都是躺上床才记起来要写日记,于是匆匆打开手机的记事本,把一天的经历写一下。不仅写得十分匆忙,而且我几乎不怎么回顾。有时候看上个月的日记,就像是看完全没读过的书一样,很难想象那是自己写下来的东西。而且最近开始帮网友做咨询,经常晚上开始聊,一聊就是半个多一个小时,有时候聊完已经很晚了,更是没有时间去整理自己的思绪。昨晚梦见一个初中同学,很久没见的一个同学,当时我当他是我最好的朋友。毕业后我们就再也没见过了。他那时候比我好很多,常常令我感到嫉妒,而他也以此为乐,那时的我十分幼稚,经常遭受那些同学近乎霸凌的对待,也不知道如何回应。我很少回忆那段时间的事情,真的,几乎没有任何回忆的想法,但是那时的事情,也不会像是一个来访者对我说的那样,几乎记不起来,不管我怎么想,记忆仍然十分鲜明。去读初中是无比痛苦的,离开家开始集体宿舍的生活,痛苦得令人难以忍受,我仍然记得第一天晚上,晚自习之后,我和同桌一起去教导主任的办公室打电话回家。那个教导主任肯定知道我们是多么的煎熬,可是他也仅仅是知道而已,他毕竟不可能体验到我们的痛苦。可是这样的痛苦不会得到父母的体谅,连续几年的失眠甚至都不会让我产生任何越轨的想法,别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被施加了这样的暗示,可是谁能真正地理解我们自己呢,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要怪只能怪自己那时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能够对事态有客观的理解,我就能够说服身边的人。而父母,也仅仅是两个普通人而已,我们还能强求他们什么呢?甚至过了十几二十年,他们对于人的心理的理解也几乎未曾改变,我们还能强求他们什么呢?我已经能够理解他们,虽然他们仍然不能理解我。当我期盼坐下来好好聊聊的时候,我爸已经在刷抖音了。我妈倒是很希望和我聊天。之前我问了很多她小时候的事情,比如她跟我小姨以前关系会不会不好——因为我曾经剧烈地嫉妒表弟得到的爱护,所以怀疑这种嫉妒是遗传自母亲,但是她表示并没有这种情况。比起我妈,小姨的情况更加糟糕,她向我妈说过外婆(我外婆就是她们的母亲)会欺负她,后来她一个人到外面去打工供我妈和我舅上学,嫁了一个会对她家暴的男人。唉写着写着就写偏了,这就是随笔的好处,很多想讲还没讲的东西都写了出来,这毕竟是好事。今天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