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危害大 久站可以吗?
上一篇讲到久坐的危害大。
久坐行为Sedentary behavior 是指任何一种醒来行为,其特征是在坐着,躺着或躺着的姿势下,能量消耗≤1.5代谢当量(MET)。通常,这意味着任何人坐下或躺下时,他们都在进行久坐的行为。
常见的久坐行为包括看电视,玩视频游戏,使用计算机(统称为“屏幕时间”),驾驶汽车和阅读。所以,这也包括了大家最喜欢的“葛优躺”。
久坐行为的这一定义已发表在《国际行为营养与体育活动杂志》上。
有关久坐行为的最大研究涉及80万人,这项研究由英国拉夫堡大学和莱斯特大学进行,该研究表明,坐得最多的人与坐着最少的人相比,患病和死亡的人数增加,特别是:
- 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12%
- 心脏病,中风等心血管事件增加了147%
- 因心血管事件而死亡的人数增加了90%
- 因任何原因死亡的人数增加了49%
2022年天津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EClinicalMedicine 上发表了研究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dverse health conditions:Outcome-wide analyses using 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model 表明,每天久坐大于6小时,与12种疾病高风险相关,包括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脏病、慢性肝病、甲状腺疾病、抑郁、偏头痛、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憩室疾病。

https://pixabay.com/zh/photos/back-pain-body-pain-ergonomics-6949392/
那么久坐危害大,久站怎么样呢?

https://pixabay.com/zh/photos/side-walk-road-to-stand-feet-657906/
在生活中,人们大多因为职业的原因容易久站,比如教师、医生、售货员等等,久站的危害有多大呢?
2024年10月最新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的研究Device-measured stationary behaviour and cardiovascular and orthostatic circulatory disease incidence表明,长时间的站立与较高的直立性循环系统疾病风险相关。

该研究是一项针对8万多人的大样本研究,在 6.9 (±0.9) 年的随访期间,发生了 6829 起 CVD 事件和 2042 起直立性循环系统疾病事件。研究发现,当静止时间超过 12 小时/天时,体位性循环系统疾病风险较高,平均 HR(95% 置信区间)为每小时 0.22(0.16,0.29)。每天坐的时间每增加 10 小时以上,风险就会增加 0.26(0.18,0.36)。每天站立时间超过 2 小时,每天每站立 30 分钟,风险就会增加 0.11 (0.05, 0.18)。对于主要CVD,当静止时间超过12小时/天时,风险平均每小时增加0.13(0.10,0.16)。每多坐一小时,风险就会增加 0.15 (0.11, 0.19)。站立时间与主要心血管疾病风险无关。当每天站立时间超过2小时,每增加30分钟,直立性循环疾病风险增加11%!
什么是直立性循环疾病呢?
直立性循环疾病 orthostatic circulatory disease 是指与人体站立时血液循环相关的疾病。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将直立性循环疾病事件定义为以下几种情况:直立性低血压、静脉曲张、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溃疡。
该研究中显示,对于站立时间来说,直立性循环疾病在>2小时/天风险更明显。
此外,站立时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无关。每天坐的时间超过 10 小时与较高的直立性循环系统疾病和主要慢性心血管疾病 CVD 风险相关。可见,总体静止时间的有害关联主要是由久坐引起的。
可见,久坐久站都不好,多运动,站和坐时不时变换,才是最佳的方式。

https://pixabay.com/zh/photos/running-woman-race-athlete-sport-4782722/
参考:
1.ttps://www.sedentarybehaviour.org/what-is-sedentary-behaviour/ What is Sedentary Behaviour?
2.Mark S. Tremblay, Salome Aubert, Joel D.Barnes, et al.Sedentary Behavior Research Network (SBRN) – Terminology Consensus Project process and outcome.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 2017; 14: 75.
3.E. G. Wilmot, C. L. Edwardson, F. A. Achana, M. J. Davies, T. Gorely, L. J. Gray, K. Khunti, T. Yates, S. J. H. Biddle. Sedentary time in adults and the association with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ologia, 2012; 55 (11): 2895
4.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5516443/ Associations of sedentary time and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dverse health conditions: Outcome-wide analyses using isotemporal substitution model
5.Ahmadi MN, Coenen P, Straker L, et al. Device-measured stationary behaviour and cardiovascular and orthostatic circulatory disease incidence. Int J Epidemiol. 2024 Oct 13;53(6):dyae136.
6.Freeman R. 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 Engl J Med 2008;358:615–24.
7.Eberhardt RT, Raffetto JD.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irculation 2014;130
:333–46.
版权归『曾姐姐』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