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失而复得感谢彬州市花果山景区李春维老师
飞友们炸机,司空见惯的事,而我这个痴心飞友已经炸机N多次,飞丢了再找回来,丢的一眨眼,而找飞机的辛苦与快乐,却也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
说起来,也算是铁杆飞友了,早在2022年,就多次成功找回无人机,其中也分享过自己找飞机的经验,供飞友们参考,《无人机飞丢了历尽艰辛再找它回来 原创|飞机|航拍|机子|失联_网易订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L1ME9MP05412YHW.html》,让飞友们合规飞行,找回无人机把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就是小编分享此类文稿的目的。
在陕西彬州,这个号称“渭北煤都”的新兴县级市,有着“诗经之乡”“公刘故里”“丝路佛都”美誉的古老文化重地。
本次炸机,是去彬州市西行一站路,有一个名叫“水帘村”的关中古老村落,水帘村南面沟里有“水帘洞”,流淌出的水称作“水帘河”,河东有一个鸟语花香的“花果山”,而水帘河竟然是关中母亲河“泾河”的一脉支流。

对花果山的名字的最初了解是古典名著——《西游记》,而踏上彬州这方神奇热土也过了十多年,“泾河龙王”这名震神州的神话人物,是个中国人都知道;孙大圣更是妇孺皆知;而“花果山”这个地方,也是来到彬州十多年,听说最多的地方。
每年元宵节,花果山的峭壁上,有着先祖凿刻的、放着“清油灯”,从正月十三晚开始,由专业人员点燃崖畔上千百年历史洞里的灯,因为是传统的“清油”(植物油),所发的光不会散射,所有的洞里的光芒构成黑夜里,通体辉煌的“寺院、庙顶、北斗七星、彬塔、牌楼等图案”也就是形成实实在在客观的“灯山”。

这一众诱人的民间传说,宛若勾人魂魄的一剂丹药。
碰巧,这个元宵节是在彬州度过,可正式点灯山的日子有挚友所托,不能去花果山欣赏灯山美景,而网络时代新媒体盛传——花果山的灯山其实是人间最早“霓虹灯”一连串的诱惑与期盼,早就奠定了往花果山航拍“灯山”的想法。
就在乙巳年元宵节前日,终于携带无人机奔向心心念念的花果山。

花果山广场那修建雄美壮观的大戏楼;硕大无比的露天“焚香台”;主角花果山峭壁上早就搭起数米高的木板脚手架;广场周边独具彬州旅游特色的摊位、儿童游乐项目;物质富足的彬州人村村寨寨各有千秋的社火......让眼睛几乎忙不过来了。
不知不觉中天近黄昏,戏楼广播暖心提示“前来观看秦腔、没有携带凳子的乡亲们注意,戏楼西侧有本村村民免费提供的凳子,请大家有序领取使用。”优美的女中音,在这个文化氛围浓郁的广场上空温馨扩散,小编不懂秦腔,也不好爱秦腔,虽然没有去借凳子,但那几乎没有两个同样颜色、尺寸、规格的凳子,确确实实是这个村子老百姓自愿提供,并非统一制作!

一个免费提供凳子的暖心举措,正是花果山这个地方最醇美的民风凸显!
小编的无人机在广场周边自由翱翔,花果山的一切都留存无人机的存储卡,当八十高龄、德艺双馨秦腔艺术家,秦腔“马”派创始人@马友仙老师登场献艺,小编不由自主的平生鲜有地驻足观望,老艺术家宝刀不老地亮嗓吼着字正腔圆地唱出凄凄婉婉唱段,台上一分种、台下十年功的古训,不是没有道理啊!酷爱艺术事业的马老师,秦腔事业不可多得地艺术家!

其实,在灯山还没有点亮之前,去航拍村子夜景是挺不错的主意,不喜欢看戏的我就离开戏台去拍夜景,构图从西向东“倒拍”,当我在RC屏上得意洋洋欣赏自己航拍画面时,忽然画面飞旋,我的脑袋立马懵了——又“炸机”了!
缓过神的我打开“找飞机”界面,对照电子地图提示,确认炸机地点,朝着炸机地点移动,可到了1.5米距离时,信号卡住了,凭以往成功找飞机经验,机子就在这直径3米范围内。
可一边是高高在上的悬崖、这边却在花果山景区值班室门口,高大树冠笼罩下,询问巡逻民警哪里有梯子,警官让我进值班室问询景区管理人员,值班室内管理员得知我在找无人机,他热情地让我站在景区“女儿墙”上先看看是否掉在值班室屋顶;出了值班室,警官关切地说晚上爬梯子可得当心啊,说出景区值班人员让站女儿墙上观察屋顶,警官迅速走过来做出护卫我攀墙的动作,见到警官这样关注,我便停止攀墙取下脖子上的RC遥控器,让他代管并告诉他,我是做通信出身,攀墙爬梯是家常便饭。

警官说“夜不观色”还是小心为妙,我也点头允诺攀到女儿墙上,一眼看到屋顶没有无人机的影子,谢过警官再进入景区值班室,值班员问我屋顶情况,倒春寒的时节,我说只能等到第二天天明景区上班再来,得知值班员姓李、并且他全天24小时都在这里。
第二天,带着另一台无人机,在先一天晚上确定的3米位置,让无人机升空到炸机时高度,四面环顾,刺眼的朝霞让屏幕上看不清那悬崖边,茂密的蓬草堆里到底有没有机子,回忆昨晚炸机前机子是碰到树枝一样物体,我推断,机子大概率就在那蓬草堆里。
进到景区值班室问了李姓工作人员,得知他名叫“李春维”,他知晓我的分析后,看到我手指方位的蓬草,就打电话联系负责灯山点亮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打开通往上面的门,看到李先生这样热心,我便急切地先顺着台阶往上攀,一会儿李先生告诉我,不用上去了,杨书记说昨晚点灯山的工作人员发现炸机的无人机,他们爬梯子用长杆挑出蓬草中的机子,保存机子的工作人员下午上班。

感谢花果山景区管理人员李春维老师,感谢灯山负责点亮的工作人员,如前边看大戏通知“戏台西侧有凳子供看戏乡亲们免费使用”,这样细碎的点滴凝聚在一起,证明了彬州这个地方民风纯朴,难怪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先生笔下“泾河龙王”“花果山”“孙大圣”都与这里有缘。
而每年元宵节,花果山所在地举办的灯山民俗文化节,也值得欣赏,G312、G70、西平铁路、西银高铁,都经过彬州,交通非常便利,来中华文明最古老“诗经之乡”彬州,实在是非常惬意的事。
彬州文旅的李春维老师,热心为飞友帮忙找飞机,这次的无人机有惊无险地失而复得,真心感谢大美彬州花果山景区管理人员——李春维老师。
郝景望@好景望关中,陕西自由撰稿人,传统媒体时代,作品散见《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西安晚报》《咸阳日报》《新闻知识》《农友》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中宣部编辑出版的全国读书征文集《攀登书山的欢歌》《书海畅游》“魅西安”;新媒体时代入驻:@头条号认证“原创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网易号、@搜狐号、@个人图书馆、@豆瓣、@强农号、凤凰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
了解更多关中文化 郝景望帮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