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二月上篇
二月快结束了, 一月份也去了很多地方,去了箱根泡温泉,坐了缆车,参观了好多地方。我实在是太懒,几乎不写日记了现在, 朋友一直问我为什么不分享记录下来,想想还是记录下来吧,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不是吗?
二月初了吉卜力美术馆,票几乎都是要是提前一个月预约,

里面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分享的资料感觉也没有那么全。但是内容挺全面的,里面也有分享电影的发展历程,器材什么的,装饰得也很有意思。有礼品店,可以买到很多小东西。对于我来说大概是那周边的公园逛得很有意思吧,还喝到好喝的咖啡。
第二站 去了横滨

吃了小红书上推荐的一家中餐,我感觉很难吃,但大叔说不错。我自己感觉味精放太多了,吃完一直觉得嗓子不舒服。
接下来去参观了, 横浜山下公園 那个公园很多法式建筑,还有漂亮的花园,爬上公园的顶端,可以看到横滨的港口。 穿过公园往下还有一个美国公园,有记录了美国【黑船来港】的历史牌匾。
【以下这段是CHAT GPT上copy的】
"黑船来港”是指1853年美国海军指挥官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率领的四艘黑色军舰(即“黑船”)驶入日本横滨港,标志着日本打开国门、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闭国政策(锁国政策)的历史事件。
在日本的江户时期(1603年-1868年),为了避免外来影响,特别是西方列强的侵略,幕府实施了严格的锁国政策,只允许少数国家(如荷兰和中国)在特定地点进行有限的贸易。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对日本的贸易市场充满兴趣,尤其是美国,由于它需要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找到稳定的贸易伙伴。
1853年,佩里舰队受美国政府指派,携带着书信和要求,驶入日本横滨港,要求日本政府打开国门,允许美国商船在日本港口进行补给和贸易。这一行动是为了应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海上利益,以及保护美国商船的安全。
佩里的舰队给日本的印象深刻,因为这些舰船外形庞大且全是黑色,充满了压迫感,所以日本人称之为“黑船”。佩里在停靠港口后,向日本幕府提出了两项要求:一是让美国商船能够在日本港口停泊,进行补给;二是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面对美国强硬的要求,幕府最终同意了这些要求,签订了**《神奈川条约》(也称《日美和亲条约》)和随后的《日美通商条约》**,为日本与西方国家的正式接触打开了大门。
这次“黑船来港”事件,也促使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革。它标志着日本闭关锁国政策的结束,随后日本开始进行明治维新,进行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逐渐融入了现代化的世界秩序。这一事件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促进了日本与西方国家的进一步交流。
。

】横滨的法国山(フランス山)位于山手地区,曾是法国军队的驻扎地。在其附近的山手地区,有一座著名的外国人墓地,名为“横滨山手外国人墓地”。这座墓地自1854年起,埋葬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5000名外国人。墓地内的墓碑主要以基督教风格为主,体现了多元的宗教文化。如今,这里已成为横滨市的著名观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有时候比起书上那些枯燥的历史,在实地去感受历史,才让人有了不同的感受。更加的深刻,而且不在抱有成见,因为只有亲自到了那里才会明白,每个人其实都是被时代的浪潮推着前进,无论你是否愿意,世界有它的规律。
感兴趣的可以看书喔

第四站,日本郵船氷川丸
票价300日元
冰川丸(氷川丸,ひかわまる,Hikawamaru) 是一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日本客货轮,现作为博物馆船停泊在横滨的山下公园。以下是它的历史概要:
1. 建造与早期运营(1929年-1941年)
建造时间:1929年,由横滨船渠公司建造。
用途:最初是日本邮船(NYK Line)运营的客货船,主要往返于日本和美国西雅图之间。
特点:
是当时最先进的远洋客轮之一,设有豪华客房,吸引了许多名人乘坐。
采用蒸汽涡轮引擎,速度较快,航行稳定。
- 2. 战时服役(1941年-1945年)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冰川丸被日本帝国海军征用,改装为医院船。
- 医院船时期:因其医院船的身份(船身涂有红十字标志),避免了盟军的攻击,成功躲过战火。
战后结局:战争结束后,冰川丸一度被美国接收,用于遣返日本战俘和难民。
- 3. 战后客轮(1947年-1960年)
1947年:恢复商船服务,再次用于日本与美国西雅图之间的航线。
1953年:重新装修,提供豪华客运服务。
1961年:横滨市决定将冰川丸永久停泊在山下公园,作为历史纪念船。
2008年:经过大规模修复后,由日本邮船公司运营,开放为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现状:冰川丸被指定为日本的重要文化财产,游客可以登船参观其船舱、机械室和历史展览。
- 冰川丸不仅见证了日本的海运发展,也经历了战争的风云变幻,至今仍然是横滨港的重要历史象征。

作为一个从小在内地山区长大的孩子,的确对大海是陌生的,当我进入机舱,参观了操控室和发动机舱内部,真的很震撼,那个年代人类就能制造那么庞大的发动机,看着真觉得人类有时候真是不得了。
《日本邮船历史博物馆指南》 有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