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郁达夫散文》
更多详情敬请关注公众号:柠檬树2017
趁阳光正好,
趁微风不噪,
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
趁现在还年轻,
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
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
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毕淑敏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太现实,但拾得一本好书,沉下心去感受文字构建的平行世界还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人生苦短,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Susie今天推荐的好书是郁达夫的《郁达夫散文》。
Susie的推荐理由
郁达夫的散文中有各种人生滋味,但都体现着这位开创“自叙传”文体的现代作家饱满细腻的情感、深切的观察与敏捷的才思。
关于本书

《郁达夫散文》为郁达夫的散文精选集。本书精选郁达夫散文名篇三十余篇,多为其耳熟能详的代表作,如《故都的秋》《怀鲁迅》《江南的冬景》等。
关于作者

郁达夫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评价其为“亚洲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代表作有《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一个弱女子》、《故都的秋》等。
干货摘录
摘自《花坞》一文
“花坞”这一个名字,大约是到过杭州,或在杭州住上几年的人,没有一个不晓得的;尤其是游西溪的人,平常总要一到花坞。二三十年前,汽车不通,公路未筑,要去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这花坞的幽深清绝,但脚力不健,非好游如好色的诗人,不大会去。现在可不同了,从湖滨向北向西地坐汽车去,不消半个钟头,就能到花坞口外。而花坞的住民,每到了春秋佳日的放假日期,也会成群结队,在花坞口的那座凉亭里鹄候,预备来做一个临时导游的角色,好轻轻快快地赚取游客的两毛小洋;现在的花坞,可真成了第二云栖,或第三九溪十八涧了。
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
摘自《江南的冬景》一文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作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地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支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
更多精彩Susie就不剧透了,家人们工具书看累了,不妨读读此类书,领略大家风范,感受故乡情怀。好啦,家人们我们下期再见。

@粉丝福利
本文发布后
第一位联系Susie成功购买资料的家人,
可免费获赠该书。
价值45.0元,全新购买,
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