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依赖DeepSeek写文章,写作能力将“废”得越快
DeepSeek(后文统称DS)横空出世后,很多人都说“写作必定死”。这声音比ChatGpt出来时还要大。
然而有趣的是,DS反而让发很多想写却无从下笔的人,有了写作的机会。它的中文识别能力确实比ChatGPT更强,更能理解和处理中文。
于是,凡是对写作感兴趣的人,都能靠它写出一些东西,甚至有些自媒体人,已经用它写出了爆文。
但这里有一个很大的误区:DS确实有用,但它只是工具——文字创作者的写文工具。
对不会写作的人来说,它可能并没有那么友好,甚至会让人越来越不会写作。
说明书式写作
最近我尝试用DS写文章,发现它输出的内容像是一份格式化的“说明书”,而不是一篇逻辑连贯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能爆吗? 也许能。即使能爆,但长期依赖它,你的写作能力很难提升。
无论是DS,还是ChatGpt,都是在大量已有文本的基础上,筛选出最有可能正确的答案,即使DS有“深度思考”版本,它都区别于真人在经过深度思考之后创作的内容。
真正的写作,不是把字和字凑在一起,加个标点符号就完了,而是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的体现;是用简单的文字,讲清楚复杂的观点和情感。
这些,并不是一个冰冷的写作工具能做到的,DS也不例外。
DeepSeek的两大硬伤
如果你长时间用DeepSeek写文章,将面临两个大问题:
1、内容平庸 同质化严重
最近看到一个真实案例,某情感博主用DS更文30天后,有粉丝留言道:“越来越像说明书了”。
是的,正如我前面举的例子,DS出来的文章并非一篇完整的文章,即使你下了一个让它撰写“公众号爆文”的指令,它也只能写出“说明书”似的文章。
安全、主流、不出错,同时缺乏独特性和突破性思考,这就是DS输出的文章的特点。
你想要更惊艳的文章?
抱歉!这并不在它“服务”范畴内。
2、漏洞百出 费时费力
DS的数据来源广泛且复杂的,它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并且整合各种信息,快速输出,但其中也参杂了很多未经核实的事实。
近日,一条消息让我十分感同身受——广州某著名高校一位教授用DS查文献资料,最后经核实发现,DS提供的信息连作者都是错的。
我也曾想节约时间,让DS帮忙写书籍推荐语。发了几本书的书名,DS洋洋洒洒写出一段漂亮的推荐语。
本就想ctrl+c、ctrl+v直接使用了,但是仔细一看,惊起一背冷汗,它说的作者和我发的书名完全对不上号。最后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核对它写的内容,相比而言比我自己写更费劲。
DeepSeek的正确打开方式
长篇大论写了这么多,吐槽了这么多,最后还是不得不说,DS并非无用,关键是要善用。
1.用它做规划
当你没有思路时,让它帮你列个大纲,或者提供一些素材,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清晰自己。
但一定不能偷懒,你还得将它给你的内容重新整理、整合,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方案或者文章。
这是非常省时省力的。
2.提炼和升华
还有一个点,DS很好用,让它帮忙优化文章。当你写完一篇文章之后,你可以甩给它,让它帮你进行优化。
它会帮你删掉一些冗余词句,甚至提炼一些更精准的语句,让文章显得更加有逻辑感。
不过,这一点也不能偷懒,它优化后的文章,你仍然要继续把关,改掉它的一些不恰当语句,结合自己的实际、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去调整成自己想要的有逻辑、有温度的文章。
切记!
DeepSeek只是工具,你才是创作的主角!
#文末互动# 你用DeepSeek写过文章吗? 感受如何?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