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phd申请总结回顾和经验
省流:25phd大概率没offer了 ——————————————————— 背景——决定申博和申国内博 24年9月开学,直到开学前我一直没想要在国内读博。本来是想走csc,起因是我一直跟导说想读博,24年4月左右导师给我推了一个走过csc的师姐(我甚至忘了师姐是在哪个国家读的,印象中好像是前苏联的某个中欧或西欧国家?)(二编:想起来了,应该是匈牙利),意思是让我走csc试试(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导在变相地跟我说他跳槽了,国内博竞争激烈,不如去国外读个的意思)。师姐可能是为了安慰我,第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不用着急,现在还早,导致我这种p人直接放松警惕,也没太关注时间线,等暑假才发现:我草语言成绩好像来不及考了(因为我想去日本读刑法…)。 24年9月开学,因为我们搬宿舍了,有些东西想要拿回家,我家离学校又很近,我爸我妈就开车送我去学校。走之前,我们在车上进行了严肃的谈话,他们意思是还是建议我读博,国外目前时间太紧张了就赶紧联系国内的吧。我其实已经忘了我爸妈劝我读博的论据是什么,无非大environment不太好,不如读书避避;学历和知识无论在什么年代都不会没有用;读博出来即使想做律师也会更被尊重云云。 期间又和师兄聊了下,他举了些同龄人的例子,建议我先读土博,在读博期间再走csc读个海博,这样更有竞争力。因为学术圈本质是人脉圈,读博跟的导师没人脉如果后面想混高校其实也蛮难混的。 众所周知,我是从小到大都是特别听话的小孩,fi盲让我基本没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生活,基本上父母让我做什么我就听什么。于是我就开始准备25fall申土博。 ——————————————————— 做的并不好的申请和复习过程——反思和改善方向 所以真正开始申国内博士24年9月开始。暑假出于逃避心理,完全没看往年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了解情况。等上宿舍楼打开电脑检索信息,才发现清华9月已经要截止材料申请了,我当时什么材料都没准备,自然申不了。 大家基本上都是说博士要先套磁。北大是9月底开始申,我就先试着给两个导师套磁,其中一个和我的硕士研究方向很契合,两位老师都回复说有人选了。北大只有四个博导招生,另两个是大佬中的大佬,已读不回,我已经做好了心理预期。后面刷xhs又看到有个北大同学锐评,这四个博导都早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我就也没申北大。 然后接着看各个学校官网,看到法大,其中有两个博导和我研究方向相对契合,并且在搞学术的这7年(?)甚至充当了我某些研究的引路人角色,于是兴冲冲发邮件。第一位导师热情回复但跟我说,很遗憾他今年招了个直博生,所以没名额了。第二位老师让我加了微信,但是告诉我今年竞争激烈,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加了他微信之后也没怎么聊天,隔了几个月之后和他汇报近况,他还是那种说辞。我就觉得,虽然让我加了微信,但肯定是养鱼。递材料之前也试了下他的口风,还是那句话,最后递完材料果然被刷了,看来是有心仪的学生了。 再接着就是写研究计划、背英语单词、写毕业论文以及准备本校、社科大还有人大的申请材料。是的我25fall申博就递了这些北京的学校,算上本校一共4个。 准备的过程做的并不好,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因为经过了“考博”的过程,才发现自己的复习过程完全没有做到“考试为导向”,换言之就是每天效率极其低。比如我其实也在看教科书,但是每天读的页数可能不到10页,边读边犯困,读一句画一句横线,有点不求甚解那味儿了,而且读完也不总结体系框架,基本是看完就忘。 下面分英语和专业课两方面总结下我复习时候的问题和未来的具体方向。 1.英语 准备英语其实主要是因为听说社科大英语考博极其难。我准备的时候买了考博英语黑皮书,一页一页的背单词,但是呢我发现在书上背这种单词,一来大部分单词其实根本没必要背,因为里面涵盖了很多医学博大单词,考法学博完全没必要背;而来书上的既没有声音也没有(老师的)讲解,根本记不住也抓不住重点。 ⭐️所以结合我申博后期的经验,我建议准备考博英语的同学不如直接看b站上考研英语单词的讲解。前几天刷到有些老师把考研英语单词分为几大类,比如什么日常生活类,健康类,政法类,而且讲的特别切中考点非常好,非常适合考前冲刺。 而且通过看考研英语单词(尤其是考前要突击一边政法类的单词)对英语面试的帮助也特别大。我面试社科大之前基本没复习英语,老师问了个电信诈骗的特征和措施,我答的磕磕巴巴,根本想不出单词(…),最后一看成绩,英语都没合格(啊啊啊啊)。但是面人大之前突击看了考研老师讲的考研英语政法类单词,就发现面试的时候明显有话说了(人大英语面试是群面,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后分数也比较可观。 然后考了几所学校我发现,即使是社科大的英语其实阅读的单词也不是很难。社科大的阅读是主观题,问题是让你总结某个事物的特征或者问题措施那种,所以读懂了文章之后,词汇量更显得关键。我觉得社科大英语难主要难在汉译英和英译汉上,这个东西更是不靠背英语单词书了。不妨多看点China daily,尤其是文化类的,zc类的。社科大考了好多文化类的汉译英,比如孔子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文化遗产瑰宝之类的……… 2.专业课 如前所述,考试的前几个月我看专业课的书基本上就是边困边看,感觉看了个寂寞。直到12月某次师门聚餐,我导跟师弟师妹说,中期考核其实看看他写的日本刑法要论就行。当时他把这本书送给我们人手一本,我这才开始看这本书,之后就一直把这本书当成我的复习提纲。发现真是好用啊… 因为博士考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刑法学的理论,但是我国因为刑法学史比较短,目前的刑法理论基本都是学日本德国,日本刑法又是从德国来的,所以这本书不仅体系明确,而且基本涵盖了刑法学界总论上的争议理论,相对非常全面。我甚至很推荐刑法研究生入学就读这本书,真的可以起到“刑法的基本立场”的入门作用。 ⭐️但是如果用于博士复习,其实还是有一点不太够的。我推荐几本书:日本刑法讨论、外国刑法纲要、规范刑法学。 推荐这几本书不是因为别的书,诸如太皇太后不好,而是因为这几本书体系明确,体量相对较轻,非常适合考试导向的“突袭”。建议大家看完一个章节之后一定要进行体系化总结,因为学专业课最痛苦的就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而体系化总结之后无论什么时候拿起书,都是你的一笔财富,都能做到打开书就查到关键内容。 ——————————————————— 最后:附下25考博的题目和考核方式 skd 一、专业笔试(三选二) 1.试论刑法与宪法 2.试论单位犯罪的归责原理 3.试论罪数论与竞合论 二、综合面试: 专业课:三个博导根据研究计划随便问,主要是报考导师问,不抽题目,老师想到啥问啥。 英语:也是老师想到啥问啥,一个题目。 ruc 一、专业笔试(每年都是一个总论一个分论)(以下都是大意) 1.间接故意和有认识的过失的区分在理论有几种观点,你持什么观点 2.贪污罪和受贿罪在条文中都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谈谈二者在两个罪名中的具体区分,和你的观点。 二、英语面试 群面,三个同学一起面。 给一段大材料,三段字体加粗,同学分别朗读,之后分别总结段落大意。总结完之后一分钟集体思考,15分钟一起讨论,随便说,不是无领导小组的形式。 三、综合素质面试 抽题,一道专业题目一道思政题目。 我抽到的:法条竞合的类型和处理原则。 思政题目没啥参考价值就先不说了。 (ps最大感受就是ruc考博真的好公平,虽然看今年我的最终成绩真的不太理想(主要差在专业课面试上了,正好抽到根本没怎么看到题目…)但是这种公平感让人明年还想考一下这个学校……尤其是面试的时候,刑法学领域的大佬都坐在你面前……啊啊啊如果可能的话明年再考下ruc吧!没事某祖考北电考了三年呢!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