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反“老D”运动
咱很喜欢骂“老D”,其实西方年轻人也爱骂“老D”,对“老D”的反感情绪是东西方相同的。他们骂的词更多是“婴儿潮一代”,乃至“婴儿潮一代”甚至成为了贬义词。但不同的是,咱“老D”大多是那种典型的老一辈中国式“保守”价值观的拥护者;他们主流社会里“婴儿潮一代”反而是主流价值观的拥护者(所谓白左),因此,选择极右翼成为了年轻人(所谓Z世代)的一种反建制的出路。各种统计数据显示(我看过但懒的去引了,可以自己搜),美国共和党这次胜选因为他们很大程度上赢得了不少二十来岁年轻人的支持。德国选择党一大支持者就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让其一跃成为第二大党。韩国的保守派支持者开始年轻化…… 意识形态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全世界的代际结构是很相似的。婴儿潮一代(包括所谓的X世代)经历了黄金时代,几乎掌握了绝大部分的财富,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和话语权。很多人慢慢开始退休了,领上了年轻人辛辛苦苦打工交的养老金。而越往后经济红利越来越少,社会越来越固化,年轻人出路越来越少,这在全球都是一样的。在经济上来说,老人的消费能力是远不如年轻人的,因为年轻人面临大量的人生选择,必须要的支出比如买房买车上学养娃等等,若大量财富聚集在老一代手里,一定会造成总需求的萎靡,需要消费的年轻人反而没钱消费只能贷款消费,这样全球经济很快就会堕入类似日本失去的三十年也就是辜朝明说的那样的境况——zf疯狂印钱刺激经济,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拿到钱也是去首先先还债而不是去消费,于是钱在金融系统空转,经济没有任何起色。日本早早出现的问题不止会在zg重演,乃至可能成为整个西方(尤其是欧洲)的经济现象,这也是很多经济学家所警告的,这样下去可能会面临全球经济的日本化。 财富肯定是分配不均的,左派经常提比如种族阶层性别等等属性的分布不均所带来的问题,但很少人提到代际分配不均所带来的问题,实际上这比很多其他属性分配不均对经济影响都大。很多左派不理解为何那么多德国年轻gay投极右翼的AFD,因为一个人不是性取向或某一种身份可以定义的,囿于身份政治的人往往会钻牛角尖了。 民众对于日常消费水平,个人债务规模,上升渠道的期望,都是能转化为选票的。通过老方法印钱,zf负债,增税增加福利,增加zf投资,对增长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少,以及外部输入式通胀,民怨随时会摧毁建制派的传统议程,民众不知道具体要什么他们要的就是改变,whatever什么意识形态,这就给了反建制的机会。以及模糊的对“老D”的厌恶。因为老D慢慢退休老龄化,又需要引入移民,又衍生本土年轻人对来“抢工作”新移民的厌恶。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掌握绝大部分财富的老D把财富转给年轻一代,他们拖的越久需求减少的恶性循环就越来越深,不幸的是这在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大家还是要尊老爱幼,有征遗产税的,没听说过征老D税的。说句不正确的话,寿命的延长不一定意味完全是好事。 但是,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济看到端倪。随着日本掌握大量财富的老D将在未来二十年左右去世,将出现大规模的财富转移,很多经济学家预计届时经济将会好转。不过其实大量财富其实会转移到五六十岁那一代人身上,依然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所以,我对此也不抱笃定的信念。
阿西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解放神学是左翼还是右翼?
- 在美国当诸侯指南 (2人喜欢)
- 金融危机马上到来,诸位小心 (84人喜欢)
- 我是如何一个月亏掉两百万的 (134人喜欢)
- 新共和党和新民主党的难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