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美国的北京智化寺藻井
我在北京前后待过八年,后来出差也去过无数次,但居然一直到去年三月才第一次参观了智化寺。幸好是三月去的,春天时看到网上照片,门口排着巨老长的队,无数人去看花。我去时虽然没有花,但可以清清静静地看古建。
智化寺是明代太监王振的家庙,坐落在东城区禄米仓胡同。别小看它,它可是第一批全国文保,京城最大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门口写着“敕赐智化寺“。
因为有皇帝的特批,这个家庙规格极高,小处精雕细琢,大处富丽宏伟。繁盛时占地约有2万平方米,目前东西两路荡然无存,但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基本完整。从南到北依次是山门、智化门、钟鼓楼、智化殿、藏殿、大智殿、如来殿、 万佛阁、大悲堂。
下边这张俯瞰图来自智化寺数字化修复项目的网站:

智化寺的建筑本身就是了解明代大木构的范本,而里边的明代的佛教造像、明代彩画、雕塑、藏经、转轮藏、京音乐.....全是珍宝,其中的藻井更是一流的艺术品。智化寺管理处出过一本颇详细的书叫《古刹智化寺》,详细介绍了智化寺的历史和文物。我这里主要想记录一下自己在费城艺术博物馆看到的智化寺的藻井及一些相关的信息。
藻井的出现由来已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墓室顶上就有藻井装饰。上面刻画着藕茎类的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菱角、荷花或莲叶。古人迷信,认为水草可以灭火。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其中420个洞窟里都有藻井。
智化寺内原有三具藻井,分别镶嵌在藏殿、智化殿、万佛阁三组建筑内顶部。目前只有藏殿的藻井尚存,智化殿和万佛阁的藻井都流落到了美国。智化殿的藻井在费城艺术博物馆,万佛阁的藻井在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藏殿的藻井规模较小,而且下边有个转轮藏(这也是一件艺术珍品,雕塑极为繁复美丽),所以比较阻挡视线。我只能拍到这样:

一个巨大的转轮藏:

下边这张网图可以看到藏殿的藻井是个曼荼罗:

流落美国的智化殿和万佛阁的两个藻井结构非常相似。这是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智化殿藻井:

下次去我一定要带上望远镜,因为很多细节其实是看不清的。博物馆官网上有比较清晰的照片可以下载:

下边这是收藏在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中国宝贝太多了,我总有一天要专门造访一下)的万佛阁的藻井:

关于万佛阁藻井的结构,张磊的《明代官式建筑中的藻井艺术》一文中说:
万佛阁明间藻井是我国明代大型木雕精品,作斗八式,平面方形,井框外边长4.35米,内边长4米,四角以支条区划成八角形,再置方格二重,相互套合成内八角。每格之边缘,饰卷云、莲瓣、斗栱,空当内置“八宝”。内八角与井心之间的斜板上,环雕游龙,中央圆心,团龙蟠绕垂首,俯首向下,周边则雕刻精细的卷枝花草图案。万佛阁藻井制作精美绝伦,把整个殿堂烘衬得神采夺目,出色地达到了宣扬天界神国迥异于凡世的艺术效果。刘敦桢先生评价道:“结构恢宏,颇类大内规制,非梵刹所应有。”
放大两个藻井的图细细比对,会发现结构基本一致之外,有些细部的雕刻不同。比如万佛阁的藻井有“八宝”(佛八宝又称八吉祥,即法轮、法螺、宝伞、宝盖、莲花、宝罐、双 鱼、盘肠),智化殿藻井同样的位置则雕刻着重复的花草。
费城艺术博物馆官网的进一步说明是:
围绕中央构件的是一系列云纹斗拱支撑的小型天宫模型,其中安置着精美雕刻的佛陀与菩萨像。天花板的其余部分由绘有风格化莲花的方形饰板组成,这些莲花纹饰体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每块饰板上均书写着一种北印度文字(藏族称之为“兰札体”),以象征性的方式再现宇宙。这些小型殿宇与饰板可能是在康熙年间的维修过程中增添的。
下边是天宫楼阁的细节:

这里要推荐一个宝藏网站,就是智化寺的数字化修复项目官网。这个项目是由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北京智化寺,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合作开展的,全面介绍了智化寺的历史建筑佛像音乐藻井等。
在藻井部分,目前还没有智化殿的藻井,但是有万佛阁藻井的3D图,可以看到藻井拆解组装的效果,让人不能不感叹藻井结构之精巧完美。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https://caea.lib.uchicago.edu/dcadp/zh/zhihuasi/ceilings/
今天的智化殿里是这样的:


里边的三世佛上方,原来应该有藻井的地方空空荡荡。不过,这里的三世佛也不是原配。原本此殿中的三世佛造像在1972年被移至西山大觉寺主殿。现在这三尊佛像原属本寺万法堂,万法堂已经不存在了,便将其中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所谓“竖三世”)造像移到了智化殿。
这是数字模拟的有藻井的智化殿:

总之,作为第一批全国文保,智化寺的文化信息实在是太丰富了,下次去北京的朋友们,别错过。
附一些智化寺照片。
如来殿、万佛阁,一底一楼,同一建筑上下异称,是智化寺中轴线上最大的建筑。万佛阁还是个庑殿顶,可见规格之高。现在万佛阁已经不能上去参观:

一层如来殿内供奉的是如来佛,梵王和金刚作为胁侍。左面为梵王,持拂尘;右面为金刚,持宝杵。明清寺院中,释迦胁侍多是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阿难,或塑文殊、普贤二菩萨,而像智化寺梵王、金刚相对为侍的配置,在北京现存寺院中绝无仅有。

梵王:


金刚:



如来:

智化殿抱廈内所藏的《地藏菩萨与十府冥王》壁画:




藏殿的转轮藏的细部。龙口吐出莲花:


藏殿顶部天花:

小克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从费城出发,遇见春日绝美花园 (92人喜欢)
- 海外的中国珍宝——宾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 (77人喜欢)
- 和狄更斯参观了同一个地方 (10人喜欢)
- 可可爱爱,妙想天开 (80人喜欢)
- 丁丁的日本历险记 (29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