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让我马后炮一下吗?可以的
1
昨天早上睡醒的时候,看到手机给我弹股票资讯,说特斯拉大跌,让我有一种悔不当初的感觉。后悔,倒不是因为我买了特斯拉的股票,而是因为我前几天写的文章《“美国吕不韦”马斯克,下场会不一样吗?》里,其实最后被我删掉了一部分,那部分的内容是:这篇文章的分析,可以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什么决策参考意义。我写了两条:1. 如果持有特斯拉股票的,可以赶紧卖了。2. 考公可能没那么香了,未来会有大量公务员被AI取代。
如果我当时没有删,发出去了,那我岂不是成了“预言家”?
我之所以删了,是因为我的完美主义又作祟了,让我觉得:
1. 想到的点太少,只有两个。
2. 只和部分人群有关(投资美股的和考公的),而这两个群体好像在我目前的读者当中占比不大,所以就感觉不是很有说的意义。
3. 我不想涉嫌构成投资建议。
马后炮已经没有意义了,算了吧,以后也不是没有机会。
2
其实上面这部分,我昨天上午就写了,本来后面还打算接着写点什么,内容要点都想了好几个,比如继续分析一下特斯拉的后续走势,或是分析一下美国人目前的群体心理,但就是感觉写不下去。
所以,上面写好的这部分,大家差点儿就看不到了。
转折发生在刚刚睡觉时,半梦半醒间,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真正想写的内容:就是深挖这个差点导致我文章烂尾的想法——马后炮。
我察觉到了一个自己的压抑点,就是“不能马后炮”,因为在我的意识里,马后炮显得掉价。
但是马后炮就真的掉价吗?
哪怕掉价,谁说就不能马后炮呢?
如果我就是想要马后炮,那就马后炮呗。
不被允许的行为,永远都会在骚动,如果我这次憋住了,不马后炮,我的潜意识又会给我创造下一次机会让我马后炮。
这多划不来呀!
还不如就这次赶紧马后炮了得了,让自己得到充分的、及时的满足。
所以现在我就要郑重其事地马后炮一波:
我很有先见之明!我根据心理分析预判了股票的走势!
哎呀,这种不扭捏、不怕丢脸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3
现在已经尽情马后炮过了,那么接下来可以想想,以后怎么样可以不用马后炮。
首先,不要完美主义,写了就写了,不要因为觉得“不够”、“用处不大”之类的主观判断就删掉。
其次,大胆预测,不要怕说的不准,预测这东西本来就没有人能100%说得准,能说得100%准那你就已经不是人了,而是神,那早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按照投资界的标准,判断的准确率能够达到51%,就已经很牛了。
其实,把心理分析转化成为决策依据,帮助我们进行事业、生活、理财等各方面的决策,一直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块。
这些应用领域的价值,不亚于咨询室里的那些。
我甚至会忍不住想,要是我能把对关键人物——如马斯克,或者对社会群体——如美国民众,的心理分析,更加流畅地转化成为靠谱的投资决策,那我真的不需要赚咨询费那点三瓜两枣来养家糊口了。
4
说实话,虽然全职从业了近8年,但是这几天,我对心理咨询行业还是有好几种震惊感,其中之一就是:1800很多吗?为什么会把那么多同行刺激成那样?怎么都好像一副没见过钱的样子?
我知道,这些问题问出来,估计又要被骂,但这的确就是我的真实感想,我就是想要表达出来。
当然,这不是大家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金融行业从业经历后遗症。
刚毕业那会儿,我们就会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谈着上亿元的项目。
我现在都还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位同事,在上海的地铁上,讨论某个项目应该卖多少亿,旁边有人向我们投以看装逼犯的眼神,但是我们讨论的内容是真的,我们甚至还有定价的权力(当然主要是我同事有),上下几个亿可以说就在我们的一念之间。
所以旁人觉得我们很好笑,我们也觉得我们很好笑,只是好笑的点不太一样。
和大家分享这个趣事,不是为了装逼,只是为了说明:对钱没概念,真不是我们傲慢,也不是我们故意装逼,而是我们的职业病。
毕竟你想想,随便一个基金,每天的涨跌幅都很少会下万,分分钟盈亏几百万,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要是我们对钱的数字很敏感,心脏吃得消吗?
5
扯远了,绕回来。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马后炮,以及如何不再需要马后炮。
我联想到,马后炮这种感觉,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小时候在课堂上,老师时常会提问,很多时候我明明自己有想法,但是因为并不觉得十拿九稳,就不敢举手回答,结果老师后面公布答案,和我的想法是对上的,我就会有一种“我就知道”的感觉,然后后悔刚刚自己为什么没说出来。
我还记得在康奈尔的时候,在一次领导力的课堂上,大家组队做任务,我也是不敢表达,到最后才憋出来自己的看法。后面观察员(学校从业界请来的做HR的校友们,给每个小组配了两位)给我的反馈就说,我其实可以早点说,这样可以为我们团队节约很多讨论的时间。
我之所以老是会这样,我觉得还是一种对于“说错”的害怕,而这种害怕的背后,可能是对自恋受损的恐惧。
其实说错了又怎么样呢?其实只要找茬的能力够强,哪个专家权威没有说错的时候呢?
况且,又没有人规定,说出来了以后,不能涂涂改改。
对哦,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从小参加了那么多考试的后遗症,就是需要确保我说出去的话、给出去的答案是一步到位的、正确的,不能是半成品,不能是不确定,不能是试错的。
但是真实的世界不是考试,有很多灰色的空间,有的是可以调整优化的机会。
所以哪怕我说错了又怎么样呢?
大不了打个脸,改正掉,不就完了吗?
人类历史上打脸的事还少吗?
这段时间大家信奉的真理,过段时间可能就会被完全证伪,这也不妨碍人类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文明程度。
所以啊,韩天澍,你料够的,自信一些,大胆一点表达吧!
韩天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今日份碎碎念
- 我单方面宣布,特朗普是我现阶段的灵魂导师 (2人喜欢)
- 我来带大家经营亲密关系? (1人喜欢)
- 想和我连线吗?直播嘉宾招募!
- 特朗普的“赢学”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