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线蛋子
“瞎线蛋子”,在我们农村老家,多用来形容一些农妇,她们一般没知识、没见识、跟她们讲不清楚道理,擅长胡搅蛮缠、无理取闹。一提到这个词,马上浮现一个场面:有些经历和见识的村干部被请去调解邻里或者家庭矛盾。村干部自信满满,本以为可以凭自己的身份和口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轻松控制局面,却不想遇上谁家的媳妇,正哭天抹泪。见村干部到来,谁知她竟还是谁的面子也不给,谁的话也不听,更加的撒泼打滚、你说东她说西,你打狗她骂鸡。摆出一副凭你是多大的官,我这一关谁也过不去的架势。村干部尝试几次,空有一身才学,一点也发挥不出来,还被蹭了一身的眼泪鼻涕。最后也只能无奈张开双手,掸一掸身上的土,把手一背,转身离去。临走,甩下一句:瞎线蛋子!算是给围观的村民一个交代。
“我特别害怕跟别人发生冲突,因为发生冲突,就避免不了吵架,而我不擅长吵架,每次吵完架都觉得没说明白,会让人觉得我无理取闹、莫名其妙、不仅道理讲不明白,还破坏了关系......”
“你怎么知道别人会那么想你?”咨询师问。
“我也不知道。.....猜的”
一阵长久的沉默之后,我若有所思的看向咨询师。
“那是谁的声音?”咨询师问。
“我妈的。”
瞎线蛋子!这是我妈曾经用来形容我的词语呀。当我还是一个孩子,在我非常抗拒母亲的命令或道理的时候,我发脾气,我不听劝说,我坚持己见,我油盐不进,我不被说服……于是,深感挫败感的母亲,简单粗暴的,不止一次的,用语言、用神情给我贴上类似这样的标签。
所以,长久以来,我有一种倾向,害怕跟别人发生冲突。要么委曲求全,要么身心处于高度紧张戒备的状态,去战斗。其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是不容易解决问题的,所以冲突本身很容易变成单纯的情感发泄。所以冲突过后,会非常自责,一方面觉得吵架的过程中,该说的话没说明白;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当时怎么那么冲动,怎么就跟人吵架了,其实可以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啊,甚至会产生圣母情节,觉得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跟对方解释,主动去解开这个结。
其实吵就吵了呗,不理就不理了呗,没吵明白下次总结经验吵明白就好了嘛,怕什么呢? 怕被说“瞎线蛋子”。(2025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