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epseek拆《盐铁论》| 破解“为什么团队躺平企业文化落不了地?”的底层逻辑
2025-2-28 思维观察员 第626篇 【观察思维 | 记录思考】


团队躺平带不动,企业愿景使命价值观没人搭理?老祖宗2000年前就遇到过,做了分析,也给出了对策。
今天要拆解的这段文字摘自《盐铁论》的<授时>篇,它像一盏探照灯,照穿了所有管理者最困惑的迷雾:为什么企业文化总落不了地? 周公治国、管仲论仓廪、孔子谈教化……这些先秦管理智慧直指现代职场痛点:在温饱线挣扎的员工,顾及不了企业的愿景使命价值观。
我们将用Deepseek(下文用Ds替代)拆解:如何通过「物质筑基→文化塑魂」的双螺旋结构,实现团队自驱型成长。
// 原文1:周公之相成王也,百姓饶乐,国无穷人,非代之耕织也。
Ds译:周公旦辅佐侄子周成王时,全民小康,但他不是亲自帮人种地。他可不搞微观管理,创造好环境就成。
这展示了作者的观点:管理者的核心是创造发展环境。
这包含了一个归谬论证:
假设:管理者需事必躬亲,才能带好团队。 反例:周公没有亲自耕作,却能实现富民。 ------------ 结论:管理并非要事必躬亲-应聚焦环境创造。
阿里的大佬自己不写代码,却能带队做出支持“双11狂购”的后台系统,关键在于建立技术中台机制。
// 原文2: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则民富矣;上以奉君亲,下无饥寒之忧,则教可成也。
Ds译:调整土地政策+减税=全民致富(古代经济学的基本公式);员工钱够花+后顾无忧=愿意学文化(马斯洛需求的体现)
这里说了两个关键:一个是分配制度,一个是安全感。
分配制度决定团队财富基础。这是前半段要表达的,它包含了一个条件推理:
只有合理的分配制度,才能释放生产力。 土地和财富资源分配(制度)合理。 ------------ 知道并满足自己所得,干活肯定有热情。
兜里有钱,心中有热情,就是富有。
相反的,某创业公司要求996却无股权激励,半年内技术团队全员跳槽。
安全感是文化落地的前提。基本生活有保障,才有心力谈文化。这里是个递进推理:
满足物质保障(有吃穿),才考虑情感归属。 获得情感归属(可养家),才有心力学文化。 ------------ 实现物质保障,是学习文化的基础。
所以不要给员工吊着命的工资,还要求大家践行企业价值观、要舍己为人,纯属扯淡!
谷歌员工在年薪达15万美元后,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提升62%。
// 原文3:语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乎?
Ds译:钱给够了再洗脑,谁还当刺头?「薪酬福利+价值观」是组合拳,「薪酬」给到位、尊重了,「价值观」怎么会不认同呢?
文化建设需要物质基础支撑。这里是一个必要条件推理:
只有先满足生存需求,才能展开文化建设。 当员工赚到了钱-生存有了保障。 ------------ 文化落地的成功率才能提升。
否则,都是空谈。
华为“奋斗者协议"配合行业顶薪,狼性文化的实现自然就有了基础。
// 原文4: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s译:家里有粮、兜里有钱了才讲礼貌,能穿着得体了才要脸面。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
经济基础与道德建设存在条件关系。它们的逻辑:
只有吃喝有保障,才会注重礼节。 只有能衣着得体,才会知晓荣辱。 仓禀实 且 衣食足。 ------------ 知礼节 也知荣辱。
所以,不谈钱不谈福利只喊愿景使命价值观,必然是空中楼阁。
即便互联网大厂,你高薪时,我认同“奉献者文化";你降薪后,我挥手拜拜。
// 原文5:故 富民易与适礼。
Ds译:让团队先富起来,规矩自然好推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这都是管理的终极密码。
这里是一个关于“成本收益”的利弊对比逻辑:
投入:完善分配制度,提升物质待遇。 收益:便于文化宣导,降低执行阻力。 ------------ 收益>投入,管理成本降低。
2023零售业调研数据显示:胖东来超市薪资高于同业30%,员工自律度达98%。都自律了还“管”什么?
------------
当我们在员工躺平、文化虚浮、执行乏力的困境中挣扎时,周公团队的治理智慧就变得触手可及:
管理不单是定规则、强要求,更是为团队做保障、谋福利、创条件,让团队自发地为共同目标奋进。
具体的操作步骤,三个阶段:
1 | 基建阶段
确保基层员工收入达行业前30%。
像某些物流公司,他们的快递员薪资领先通达系40%。
2 | 保障阶段
建立全覆盖福利体系。
像腾讯的“安居计划",覆盖员工购房、教育、医疗等费用支出。
3 | 教化阶段
推行“文化积分兑换制",比如每季度文化践行可兑换额外休假、培训——再好的文化建设也得有引导。
从西周的井田制到现代股权激励,人类用三千年验证了一个管理要诀:
最高明的管理,是让被管理者自我管理,是能给团队在面包与理想之间修筑高速公路。
这就要求管理者学会——
- 用丰厚的粮仓取代空洞的呐喊;
- 用实在的福利替代虚幻的画饼;
- 用系统的保障消解个体的焦虑。
如此,你才会发现:真正伟大的组织,从来不需要挥舞鞭子——因为每个人都已在奔向目标的路上了。
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考验管理者的智慧,本质上是对他逻辑思维能力掌握程度的考察,会思考、能分析,才可洞察问题,做出明智选择。
-----------
关于逻辑思维的提升,我创建了一个“知识星球”(199元加入),在陆续地分享一套基础的“形式逻辑”知识,总共21节,每周更新一节(已更新十九节),每小节内容6000字左右,都是训练逻辑思维的干货。
21节内容的分布是这样的——

素材资料已准备就绪(下面是部分内容的展示)——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我,只要花点时间,一定能从质的层面提升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