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别人眼中的谁,要做自己心中的我——读《乔布斯传》
最近抽空读完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乔布斯传》,最大的感想便是这句话。究其一生,乔布斯一直在探寻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如何通过伟大的产品来改变世界,即使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种热爱也没有消退,这让他成为了伟大的人。像乔布斯、马斯克这样的牛人,他们从来不想活成别人眼中的谁,藐视一切权威、规则,不断学习、探索,遵从内心,不自我设限,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被外界影响、定义。相比较而言,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一个好学生,找一份好工作,什么专业吃香就学什么,学习人情世故,最后我们都被成功地打造成了社会的螺丝钉,也许也挣了些钱,取得了些地位,或许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才会听到心灵的反刍,这些是我真正热爱的吗?我成为了我吗?所以,企业家们特别值得钦佩,他们是创新的代表,不安分守己,在市场的大潮中千锤百炼,即使失败了,也不枉此生。其实也不只是企业家,如果你能充分施展拳脚,发挥热爱和所长,做出了不起的成绩,同样值得称赞,就像德鲁克说的,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企业家。自我成长,一定要遵循由内而外的原则,遵循第一性原理,从心出发,这样所有的外部条件,都可以为我所用。
除了以上,还有一些点,也很值得思考。
企业家不是完人,才大于德。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果从道德的角度评价,乔布斯有很多的缺点,对人评价非黑即白,窃取别人的创意灵感,苛刻偏执,然而这些缺点,反而促成他创造出了伟大的产品,伟大的公司。道德完善的好人,反而会太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能杀伐果断,追求极致,最后陷入了平庸。
做企业不纯粹是为了谋利,而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苹果的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也是艺术品,是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乔布斯热爱禅宗,对美有极致的追求,可以算是科技界的艺术家。这种结合难能可贵,给科技赋予了灵魂。这也提醒我们,艺术不会消亡,只是会换一些形式存在。我们不能一味只追求金钱,效率,而忽视了艺术。书中有一句话,来自u2乐队的波诺,艺术的目的不就是驱赶丑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