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月记
本月主题:盘点假期+复工
💛时间线
一月真是一不留神就过去了,元旦结束后工作了两天准备期末汇报,接着和wss去了西双版纳休年假(1.6-12)回来后工作了一周,17号和导师讨论了下一年工作安排,接着就回家了,参加了哈尔滨社会实践,和爸妈准备过年,在家的日子过的很快,科研进展有限。
2月前半一直也是放假状态。这个寒假的工作进展很少,和lcj一起写了一篇文章,用空余时间做了文献调研,因为没时间学习一直处于比较低落的状态。2.16正式回学校学习。电脑进水坏掉去修电脑,同时也完成了很多工作,开始专心focus自己的课题,回归正常忙碌生活。
💛资产管理
在每天定投100基金。
💛精神状态:
自己难以接受长时间休息,寒假的状态不太好,开学后恢复了紧张活泼状态。只要在工作就不会很难受。
✨本月感悟
最近的科研心得:从上个学期初开始构思自己的课题方向,看了很多文献,但感觉自己一直没有真正的开始做,也许是因为畏难就一直不开始。说起来本科时候的作业和科研大部分也都是文字工作(纯文科生困境...),投入产出算是比较熟悉的方法,因此上个科研的上手还比较迅速。而遇到新领域的时候由于畏难就一直拖延着只看文献,甚至计量工作也没怎么做过。是最近觉得自己需要克服的一大问题。需要花很多时间学习新领域的知识,比如如何处理地学数据、代码能力、用什么方法等等。感觉需要的是靠有条理的问题和研究框架,搞清楚学界常见方法,并找到最好的方案来真正上手去实现一个计算结果。这整个过程中都要靠自主驱动,找导师把握调整方向。希望今年可以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感觉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了,但实质上却没有产生什么进展。而且觉得自己很难被周围的人理解,甚至自己都表达不太清自己的感受,不打扰和尊重已经是能得到的最大理解。最近认识了很多已经工作的哥姐,有些羡慕他们简单的生活方式,不太会被我这种抽象的感受困扰。日后还是想继续做严谨的学术工作,我觉得自己接触其他方面还挺得心应手,但科研时总觉得笼罩在一层不透明玻璃里。我觉得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已经25年了,但还没有入门科研,不能做到平静地持续做下去。我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但和别人交流时还是觉得自己的科研能力很弱。读博之后很多这方面的思考只能在自己心里想,就会更加怀疑自己。非常希望等到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找到个人明显进步的证明。
规律的、由自己掌控节奏的生活太重要了。每年过年回家都会回到无尽内耗的情绪里,在北京的日子则过的无比自由放松。目前自己有了固定的朋友、满意的圈子、稳定的工作,经营自己的日子是让我开心的。所以回到北京觉得都很好,打算focus在自己的事业上,再去多读书,在交谈和思考时可以变得更加丰盈。
✨本月生活
亚庇旅行。在b老师的要求下写了感受,自己觉得写得还不错,顺便放在月记里。 虽然是亚庇感想part,但想夹带私货趁机表白和掌中宝一起的三年,我们从22年2月北京的冬天走到25年2月亚庇的夏天,和掌中宝一起度过了太多人生节点和重大选择。两次宝游都将是我最快乐的记忆之一,更是确实的心灵之旅。在乌兰察布的火山上吹着草原凛冽的寒风,我感受到打碎自己坚守内心的勇气与希望;而千里迢迢奔赴热带异乡,则让我看到了与当下大相径庭的风景和生活,即使终要归于故里,回归原本的生活,但我对世界和自己都更加宽容。如那句,我来人间一趟,我要看看太阳,看过了更多被同一片阳光洒落的土地,看过形形色色的人们,我的确更爱这缤纷的世界,参差多态组成幸福本源,何况有这么多温柔的朋友与我共享这份体验。 亚庇之行是迅速确定下来的,主任提前一个月就多次开会商议行程,并主动多轮修改方案安排一切,空余时间还有b老师主导的恶作剧与小节目轮流上演,小吴老师在这两位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善良和蔼,使我非常安心的在水上水下依赖这位strong girl。 亚庇的美景风情不做赘述,本行共携带四台相机、三个iPhone 、两台action4多机位多形式开展拍摄工作并存档全部原始素材,宝内群众自发艰苦卓绝地开展了文字作传及vlog剪辑等宝史撰写工作。未来在实验室孤独努力的日子里,我一定会反复翻阅这篇文章和网盘回忆,争取不流泪。爱大家❤️
西双版纳旅行。和叔叔第一次长途旅行。最近恋爱第一次给我一种开始进入一段正常关系的感觉。逐渐感受到生活节奏不一致带来的小问题,但日常的相处确实是难得的“正常”,有时候会为简单的幸福流泪。
✨本月书影
《百年孤独》Netflix剧版
很还原,每个场景都很美,和我想象的拉美世界非常一致,期待下一部。
《低俗小说》电影
看了部致敬经典的长电影。发现自己阅片还挺多但是对导演和演员的了解很少,之后可以多关注一些风格,更深入了解~
《九品芝麻官》周星驰
在叔叔带领下看的第二部周星驰,还挺有趣的,可以分析出很多想反映的讽刺的东西,每部电影都是一个作品,那其中必然融入了许多巧思。
《哪吒2》新年档
大火了已经,看完觉得很悲,不太喜欢这种有出身的英雄叙事(但和舍友讨论后发现说不定这也是一种讽刺)
《唐探1900》新年档
推理很简单,心机真实的露骨,最后的说教有些难以接受。
《我的天才女友》
第一部读完,像看一个细腻女孩的日记,自己多多少少有相似的心情。看长篇小说也很像一个朋友的长期陪伴,她一直在那里。
《人生十年,不可辜负的20岁到30岁》
很久不见的工具书,收获了很多新理念。
《只有医生知道1》
也算是妇产科科普工具书,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女性对生育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在做出人生重要决策之前一定要获取充分的信息。
✨总结反思
不要只看文献,要开始行动,以实现某计算结果为目的去学习工具和阅读文献。
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自己的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