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过于苛责那个放不下手机的自己
最近给自己拟定了一个早起计划,准备每天早起半小看书,然后开始洗漱,这样可以提前到单位美美的吃个早餐,之后给自己来一杯咖啡,快乐开启一天的工作。
第二天醒来拿起床头的手机解锁,早上6:30分,心里一阵窃喜,心想今天稳了。可这时微信上有个红点,点进去回完消息,顺便点进了朋友圈,先看看都有啥内容,该评论评论,该点赞点赞。退出微信,又点进了小红书,发现首页推荐挺有意思,刷完明星八卦、刷影视评论,刷完影视评论刷博主种草,好不容从小红书退出,一看时间7点半。赶紧起来去上个厕所,蹲在厕所手机解锁,唉!微博今天有大事发生,厕所上完,时间又被偷走十分钟。
这时候想起来还没洗漱,赶紧水龙头随便一冲,毛巾一擦,素颜霜往脸上一倒一揉,拿起免洗头喷雾,刷刷给自己来两下。搞完一看,上班要迟到了。于是,早餐在路上小吃摊买的包子,边走边吃,在胃部不适中开启了无序的一天。
晚上复盘的时候开始后悔、内疚和自责,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早起,但经常又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
一边规划理想的生活,一边打碎自己的计划,每天活在自我矛盾和怀疑之中。
难道自己就是一个好逸恶劳、毫无定力和意志力,贪图享乐的废物吗?
我是吗?你是吗?
当然不是!
我们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
你问这个敌人是谁?
就是我们自己,或者说是人类的天性!
《认知觉醒》一书中指出“做不成事情,并不是因为愿望不够强烈,也不是因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为默认基因太过强大”。
为什么我们难以达成目标?
这要从人类拥有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性脑三重脑说起。
本能脑是地球爬行动物最先出现的部分,没有复杂的结构,只有一个反射区,直接对外界的刺激和自身感受作出反应,比如饿了就吃、疼了就跑。
情绪脑随着哺乳动物的出现而出现,他们拥有了简单的情绪,恐惧、害怕、兴奋,让他们能敏锐的发现危险,更好的规避。
理智脑的出现,让人类从哺乳动物中脱颖而出,会利用工具、会思考如何更好的规避危险,于是随着人类一天天的发展,有了部落、有了国家、有了村庄、有了城市。
所以从出现的时间来看,理性脑出现的时间最晚,它被迫住在了离心脏供血最远的地方,拥有最少的大脑神经元,对大脑的控制力也最弱。仿佛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而从人类自身成长的过程来看,刚出生时也只有生存的本能,慢慢的可以通过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直到青春期理智脑才开始发育完成。
生物学结构决定了本能脑和情绪脑在支配我们行为时具有天然优势,而它们的活动原则是生存——如何以最少的能量消耗、最少的思考、最轻松的方式应对困难。因此,人类的天性就是趋利避害、好逸恶劳,总是希望以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就。
所以,当我们发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下意识的沉迷在手机中时,不要过于苛责自己,因为每一次对抗都犹如击石,会输很正常!
力量的悬殊决定了我们不能硬碰硬,直接的对抗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寻找合适的方法,让本能脑和情绪脑心甘情愿的实践理智脑的决定,才是我们需要去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