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安大悦城违法恶搞玄奘形象吸睛打卡的投诉
收件人:西安市雁塔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事项:文旅投诉
方式:挂号信
寄出时间:CET 2025年3月3日19:27
您好!2025年春节期间,我与来自北京的友人开启了一场探寻历史遗迹之旅,先后游历了大慈恩寺大雁塔、兴教寺、唐含光门遗址、西安博物院小雁塔等诸多承载着深厚唐代文化底蕴的景点,每一处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让我们沉浸其中。2月7日,在结束铜川唐玉华宫遗址的参观后,我们去西安大悦城用餐,然而,在这里目睹的一幕却如鲠在喉,令人痛心不已。
在大悦城天台距离大雁塔最近的那个角落,设置有一处打卡拍照点。起初,它像是一处普通的游客聚集处,但当我们走近一瞧,心情瞬间变得格外沉重。一尊安着米老鼠卡通鼻子的“唐僧”塑像赫然躺在拍照点下方,旁边展示牌大剌剌地写着“懒得去取经”几个字。此地不在大慈恩寺的管辖范围之内,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明显,高度与距离完美契合,是拍摄大雁塔的绝佳之地,并且无需预约购买大慈恩寺门票,无论游客是否消费,都能便捷地到此打卡留念。正因如此,周边人头攒动,游客们欢声笑语,排着队等候与大雁塔合影,可每一个走到近前的人,都无法避开那刺目的“懒得去取经”以及被恶搞的“唐僧”形象。
玄奘法师,是有着非凡意义的历史人物。鲁迅先生赞誉他为“民族脊梁”,唐太宗尊其为“法门领袖”,大慈恩寺内由赵朴初和褚遂良题写的匾额,距离这一恶搞打卡点不过百米。玄奘法师的影响力远超佛教界范畴,他作为卓越的翻译家,凭借坚毅不拔的意志踏上万里西行之路,以舍生忘死的精神追求理想,其一生的丰功伟绩,被后世推崇为“千古一完人”。在此首先声明,我与朋友都并非佛门信徒,此次投诉无关宗教信仰,纯粹源于我们对历史文化的敬重与守护。当下这种恶搞行径,已然冲破了民间化、波普化应有的界限,但凡心中对历史存有一丝敬畏之人,都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试想想,在大众熟知的故事里,取经路上谁会冒出“懒得去取经”的念头?至多也只有《西游记》中偶尔犯懒的猪八戒吧。哪怕在充满奇幻想象的《西游记》原著之中,其他人物又何曾有过这般亵渎取经大业的想法呢?更何况,真实的玄奘大师与小说《西游记》里艺术加工后的唐僧本就有着本质区别。
我们深知,在艺术创作与商业运营领域,对历史人物进行适度的改编、戏说是常有的事儿,这是创作者发挥灵感、商家吸引流量的手段之一,但这种自由理应是有边界的,绝不能毫无节制。西游故事以及《西游记》话本,虽不乏调侃诙谐之处,可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无数代人的传承打磨,早已成为文学与民间艺术领域的经典之作,拥有严谨自洽的内在逻辑,以及对人物最基本的尊重态度,绝不是供当下一些人随意恶搞的蓝本。像西安大悦城这般恶搞玄奘形象的行为,实在是低俗无趣,既严重侮辱了玄奘这位伟大历史人物,又对源远流长的西游文化造成了降格与贬损。
没有大雁塔,就没有雁塔区之得名。没有玄奘法师,就没有大雁塔!在大慈恩寺创立之初,有寺无塔,是后来玄奘法师为了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而申请建造的。大雁塔屹立千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西安乃至中国的文化瑰宝。雁塔区的历史脉络、文化传承皆与玄奘法师紧密相连。而如今,大悦城作为知名商业体,在紧邻大雁塔这一重要文化地标之处,设置如此恶搞玄奘形象的打卡点,实在是罔顾历史渊源,对地域文化缺乏基本的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第七条也指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义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众所周知,【丝绸之路——长安至天山走廊段】已于2014年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玄奘法师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杰出人物,作为名垂千古的《大唐西域记》第一作者,其形象早已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承载着世界文化交流的印记,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基于此,我郑重提交这份投诉,衷心期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够洞察此问题的严肃性与严重性,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这一不良现象,并预防更多此类情况的发生。同时,我也保留进一步采取法律手段捍卫历史尊严的权利。
设想一下,倘若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外,树立一座红军战士“躺平”的雕塑,还配上“懒得去长征”的字样,任由不明就里的游客打卡拍照,这般场景,您能想象吗?相信但凡对历史稍有了解之人,都不敢如此设想。而如今,大雁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却正遭受着类似的难堪境遇,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投诉人姓名、证件号码及联系方式】
菠萝米多惊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开熏~~~参观师傅纪念馆后提意见,被采纳了 (3人喜欢)
- 能破界限金刚爵士经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