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对于一位女性意味着什么?
查看话题 >这年头到底都是谁在选择当妈|(1)母职困境
-到底为什么要生娃-
我堂姐当妈了。
那些生育损伤简直让人耳不忍闻,但更让我想不明白的是母职困境。
选择1:她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人的方式,让男方父母带娃。但她在外地工作,绝对不愿意孩子留在老家当留守儿童。
选择2:她可以选择让婆婆一起到外地,帮忙照看小孩,但婆婆不接受夫妻异地,她公公还没退休。即使她公公选择退休,她在外地住员工宿舍,没办法带公婆一起去。
选择3:她可以选择带自己妈妈到外地帮忙照看小孩。但妈妈在家乡还未退休,她不忍心让妈妈放弃事业。
选择4:那她要辞职然后自己带娃吗?她当然也想过,她也下决心要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照看。但不管是她还是她老公都明白,全职妈妈的问题不光是收入,而是妈妈的个人价值感、社会参与感的问题。爸爸辞职亲自带娃这个选择她没考虑过。
选择5:那要请月嫂吗?请不起,一线城市月嫂薪资太高,她和她老公薪资没高到哪个水平。
所以,只能带男方父母到工作地带娃。没办法住员工宿舍,那她要在外地买房吗?她一直没有买房就是一直不确定是否要在那个地方定居。那就租房。
你看,母职困境简直又是一个闭环(另一个困境闭环:小镇非婆罗门家庭姐弟困境)。困境就是,没得办法,只能这样。这还没有考虑她并不认可婆婆对孩子的一些言行这个因素,这条只能妥协,不然闭环无处可破,完全没得办法。幸运的是,她和她老公感情好,她老公比较拎得清,知道自己妈啥样。
听了这些你头大不大?我反正头大得很。我不理解到底为什么要生娃。(有更多的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这里我们只讨论咱普通人。)
-从来都是“母职困境”而不是“爹职困境”-
这不是头一回我同辈亲戚有娃。大概五六年前我第一个表哥有娃,我当时超级震惊。记得去吃满月酒时我妈还在因为不记得什么原因生我的气。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的心态是自己还是个孩子,在我妈眼里我也还是个孩子。既然是孩子,就算经济已经独立也不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孩子不符合家长的期待就要被骂。遇到我这种暴脾气孩子就犟嘴,但总还是被骂被生气的那方。
满月酒结束后我们去看小孩。房子里几乎全都是我哥的亲戚,小孩妈妈躺在床上,旁边是小孩,她们仿佛是被参观的景点。我代入了一下嫂子,想到我哥常年在外地工作,每年休假回来一两个月,平日里嫂子就是这一堆亲戚里的外人。我自作多情地替嫂子感到孤单。
还是孩子心态的我问我哥,你知道怎么当爸爸吗就当爸爸了?
后来几个表哥都有了娃,大家的模式全都一样,双职工家庭,男方父母带娃。带娃方式全都一样,给小孩看电视。
按理说我该已经习惯了同辈人有娃,我也以为自己习惯了,我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曾经用在上一辈身上的称呼现在已经用在我身上了。但我堂姐生娃还是让我想了很多,我理了理,我习惯的其实是“表哥当爹”。表嫂们从没和我细聊过生娃养娃这件事,我也就从未代入过同辈“母职困境”,除了见第一个嫂子刚生娃时那次略显自作多情的代入。我习惯了的“表哥当爹模式”里,不存在“爹职困境”,而我堂姐当妈,让我第一次代入了“母职困境”。
所以我的问题其实不是为什么要生娃,反正当爹的有自己老婆和自己的妈,没有“爹职困境”,生个娃总无妨。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选择当妈。
-上一辈的“母职困境”-
再认真想一下,我堂姐当妈并不是我第一次代入“母职困境”。
小学时天真无知从没想过未来,小孩子嘛也没有观察父母的生活的认知能力。大概是从初中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后,我就知道自己一定不要过我爸妈的生活,尤其是我妈的生活(我在想,这是不是我和我妈的母女关系一直没办法和解的根本原因?)。
我们整个家的模式全都是,爸爸们在外做生意,妈妈们在家照顾孩子(顺便做点小生意)。我不确定我是不是早已经从上一辈的女性那里看到了“母职困境”,但我知道这些妈妈们的生活方式不是我想要的。
我以为大家都这么想,谁想当家庭主妇呀。直到高中时宿舍有一个女生说自己的理想生活就是相夫教子,聊了聊才知道是因为她家里妈妈是在外挣钱不回家的那个。所以也是不想要妈妈的生活方式。
我以为我家里的女孩们都和我一样这么想,直到我堂姐也当了妈。
如果小时候我只是觉得妈妈们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那现在我还看到上一辈妈妈们没有尽头的母职困境。她们辛苦操劳一辈子,倾家荡产给孩子结婚娶媳妇,然后还要给孩子看孩子。看娃自己就没有收入,存款和养老金没有多到给自己只花不挣的安全感,孩子的工资养娃养家已经挺辛苦,就让已经退休的老公再继续就业,自己独自带娃,又一遍母职困境,西西弗斯的婴儿车。
而我妈这种,辛苦一辈子,现在每天发愁自己的孩子怎么还不结婚,孩子不结婚自己的任务就没完成,有多少存款都不安心,就要继续辛苦劳累赚钱,毕竟要给儿子买房。还有个亲戚已经给儿子买房结婚,但儿子的工资不够还贷款,还要继续替儿子还贷。
图啥啊到底图啥啊,生娃到底图啥啊。
-所以到底为什么要当妈-
我问我堂姐,生之前没有讨论那些问题吗?堂姐说,到了一定年纪突然母性爆发,突然就非常想要小孩。我跟我堂姐其实同岁,只差几个月。我一直喜欢小孩,但我只喜欢漂亮的可爱的小孩,并且只想负责喜欢,不敢想象喂饭哄睡擦屎擦尿等一切繁琐的养育活动,所以有个小孩这个选项好像从来没在我脑子里出现过。
我朋友说,生娃就是自己和丈夫要给老人一个交代。她现在周末夫妻周末妈妈,无性婚姻。我和我朋友也同岁,别说生娃给老人交代了,我婚都没交代呢。我没想过为了给老人交代就抓紧结婚,等我想结了再结。
我记得我妈讲,她年轻的时候回娘家,她妹都抱着孩子了自己还空着手,显得很没出息。她没有心疼自己之前流产多辛苦,而是觉得没娃这件事自己很没出息。这一辈大概没人会这么想了。
我七大姑八大姨甚至我哥都说,你不生孩子老了怎么办?老了?你看看你们现在一把年纪为了孩子们操劳成什么样了?
催婚的亲戚面对我的这些反问,说,你就是把事情看得太清楚了,别人不都是这么过的嘛。
不啊,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是又过了一遍别人的人生嘛。再说别人的脚印都是教训啊,不管是上一辈还是这一辈我就没看到任何一个妈妈的生活让我羡慕的(除了千万资产的女博主让丈夫当全职爸爸,但就算逃了母职困境也逃不了生育损伤吧?其中有一个还是为了挽救婚姻生的娃,虽然看起来现在过得还不错,但nonono,我拒绝)。
都说,人生嘛,不就是那么回事。
但我偏要问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