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学生鬼学堂,两鬼双美,蒲松龄偏爱《小谢》?
蒲松龄善用三分法,往往三足鼎立。一鬼一狐一书生是《莲香》,两狐一人是《娇娜》,一狐一仙一书生是《嫦娥》,两鸟精灵两男是《阿英》,一树一花一书生是《香玉》。 《小谢》开创两鬼一书生的模式,明明写的是两个女鬼,老蒲是不是偏爱小谢,而冷落女鬼秋容?我们细读拉片:
渭南姜部郎第,多鬼魅,
常惑人,因徙去。
留苍头门之而死,数易皆死,遂废之。
重读看此,两女鬼竟有杀人前科。苍头何辜,老蒲只为塑造恐怖气氛。
里有陶生望三者,夙倜傥,好狎妓,
酒阑辄去之。友人故使妓奔就之,
亦笑内不拒,而实终夜无所沾染。
外表放荡,内心保守。真名士也,嵇康。
常宿部郎家,有婢夜奔,
生坚拒不乱,部郎以是契重之。
家綦贫,又有“鼓盆之戚”;
鼓盆之戚,是庄子死老婆唱得哀歌。
茅屋数椽,溽暑不堪其热,
因请部郎假废第。部郎以其凶故却之,
生因作《续无鬼论》献部郎,
晋人阮瞻写的。难怪小谢姓阮。老蒲是按照魏晋风度写的此篇。
且曰:“鬼何能为!”
部郎以其请之坚,诺之。
哈哈,租房要写文章,聊斋一大奇。
生往除厅事。薄暮,置书其中,
返取他物,则书已亡。
怪之,仰卧榻上,静息以伺其变。
食顷,闻步履声,睨之,
见二女自房中出,所亡书送还案上。
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一约二十,一可十七八,并皆姝丽。
逡巡立榻下,相视而笑。生寂不动。
长者翘一足踹生腹,少者掩口匿笑。
调皮。

生觉心摇摇若不自持,
即急肃然端念,卒不顾。
“摇摇”二字好。
女近以左手捋髭,
右手轻批颐颊作小响,少者益笑。
生骤起,叱曰:“鬼物敢尔!”
二女骇奔而散。生恐夜为所苦,
欲移归,又耻其言不掩,乃挑灯读。
暗中鬼影僮僮,略不顾瞻。
鬼影僮僮,才二鬼也。
夜将半,烛而寝。始交睫,
觉人以细物穿鼻,奇痒,大嚏,
但闻暗处隐隐作笑声。
生不语,假寐以俟之。
第二次作弄了。
俄见少女以纸条拈细股,
鹤行鹭伏而至,生暴起诃之,
飘窜而去。既寝,又穿其耳。
第三次用纸条。

终夜不堪其扰。鸡既鸣,乃寂无声,
生始酣眠,终日无所睹闻。
日既下,恍惚出现。
生遂夜炊,将以达旦。
两鬼未正式出场,情态性格毕现,仅此开头,已是名篇。
长者渐曲肱几上观生读,既而掩生卷。
生怒捉之,即已飘散;
少间,又抚之。生以手按卷读。
少者潜于脑后,交两手掩生目,
瞥然去,远立以哂。
想到一部片叫《鬼遮眼》,还是中国鬼可爱
生指骂曰:“小鬼头!捉得便都杀却!”女子即又不惧。因戏之曰:
“房中纵送,我都不解,缠我无益。”
哈哈,确实,不然早睡了。
二女微笑,转身向灶,
析薪溲米,为生执爨。
不睡,就吃。打动男人的两个路径。
生顾而奖之曰:“两卿此为,
不胜憨跳耶?”俄顷粥熟,
争以匕、箸、陶碗置几上。
生曰:“感卿服役,何以报德?”
女笑云:“‘饭中溲合砒、酖矣。”
生曰:“与卿夙无嫌怨,
何至以此相加。”
啜已复盛,争为奔走。
陶望三,真名士也。
生乐之,习以为常。
世上最怕“习以为常”。
日渐稔,接坐倾语,审其姓名。
长者云:“妾秋容乔氏,彼阮家小谢也。”又研问所由来。
长者乔秋容,幼者阮小谢。
小谢笑曰:“痴郎!尚不敢一呈身,
谁要汝问门第,作嫁娶耶?”
生动的闺中秘语。

生正容曰:“相对丽质,宁独无情;但阴冥之气,中人必死。不乐与居者,行可耳;乐与居者,安可耳。
如不见爱,何必玷两佳人?
如果见爱,何必死一狂生?”
二女相顾动容,自此不甚虐弄之。
一番正气之论,不愧是写《续无鬼论》的书生。但两人身世如何,还是隐去不说。
然时而探手于怀,
捋裤于地,亦置不为怪。
脱男人裤子,也就是女鬼能干的出来的事儿。
一日,录书未卒业而出,
返则小谢伏案头,操管代录。
见生,掷笔睨笑。
近视之,虽劣不成书,而行列疏整。
生赞曰:“卿雅人也!苟乐此,
仆教卿为之。”乃拥诸怀,
把腕而教之画。
小谢先有学文化的倾向。
秋容自外入,色乍变,意似妒。
小谢笑曰:“童时尝从父学书,
久不作,遂如梦寐。”
这话想到了“连琐”,二十年如一梦。
秋容不语。生喻其意,伪为不觉者,
遂抱而授以笔,曰:“我视卿能此否?”作数字而起,曰:“秋娘大好笔力!”
秋容乃喜。
学生要夸。
生于是折两纸为范,
俾共临摹,生另一灯读。
窃喜其各有所事,不相侵扰。
好,没想着和两鬼睡觉。
仿毕,祗立几前,听生月旦。
月旦,是评价的意思。
秋容素不解读,涂鸦不可辨认,
花判已,自顾不如小谢,有惭色。
生奖慰之,颜霁。
二女由此师事生,坐为抓背,
卧为按股,不惟不敢侮,争媚之。
两女争锋相对。
逾月,小谢书居然端好,生偶赞之。
秋容大惭,粉黛淫淫,
泪痕如线,生百端慰解之乃已。
因教之读,颖悟非常,
指示一过,无再问者。
与生竞读,常至终夜。
小谢又引其弟三郎来拜生门下,
年十五六,姿容秀美,
以金如意一钩为贽。
如意钩,又出现了,上次是徐秀才驱怪。陶望三,果然有仨学生了。三郎姓谢。
生令与秋容执一经,
满堂咿唔,生于此设鬼帐焉。
鬼学堂,鬼学生,一片开心鬼。
部郎闻之喜,以时给其薪水。
积数月,秋容与三郎皆能诗,
时相酬唱。
部郎亦是雅人。
小谢阴嘱勿教秋容,生诺之;
秋容阴嘱勿教小谢,生亦诺之。
一日生将赴试,二女涕泪相别。
三郎曰:“此行可以托疾免;
不然,恐履不吉。”生以告疾为辱,
遂行。先是,生好以诗词讥切时事,
获罪于邑贵介,日思中伤之。
鬼与狐一样,能预言。陶望三名士脾气,果然坐黑牢了。
阴赂学使,诬以行简,淹禁狱中。
资斧绝,乞食于囚人,自分已无生理。
忽一人飘忽而入,则秋容也,
“飘然”是鬼的专有名词。
以馔具馈生。相向悲咽,曰:
“三郎虑君不吉,今果不谬。
三郎与妾同来,赴院申理矣。”
数语而出,人不之睹。
越日部院出,三郎遮道声屈,收之。
秋容入狱报生,返身往侦之,三日不返。
生愁饿无聊,度日如年。
忽小谢至,怆惋欲绝,言:“秋容归,经由城隍祠,被西廊黑判强摄去,逼充御媵。秋容不屈,今亦幽囚。妾驰百里,奔波颇殆;至北郭,被老棘刺吾足心,痛彻骨髓,恐不能再至矣。”
又被阴间黑判官欺压。
因示之足,血殷凌波焉。
出金三两,跛踦而没。
小谢受伤。小谢如肉身,如何受伤?小谢还是小,白瘦幼,老蒲的清朝审美。
部院勘三郎,素非瓜葛,
无端代控,将杖之,扑地遂灭。异之。
鬼告状。
览其状,情词悲恻。提生面鞫,问:
“三郎何人?”生伪为不知。
部院悟其冤,释之。
部院是怕吧,不是悟。
既归,竟夕无一人。
如梦。
更阑,小谢始至,惨然曰:
“三郎在部院,被廨神押赴冥司;
冥王因三郎义,令托生富贵家。
三郎托生了。
秋容久锢,妾以状投城隍,
又被按阁不得入,且复奈何?
小谢告状无门。
”生忿然曰:“黑老魅何敢如此!
明日仆其像,践踏为泥,数城隍而责之。案下吏暴横如此,渠在醉梦中耶!”
这只能算是泄愤。
悲愤相对,不觉四漏将残,
秋容飘然忽至。
两人惊喜,急问。秋容泣下曰:
“今为郎万苦矣!判日以刀杖相逼,今夕忽放妾归,曰:‘我无他意,原亦爱故;既不愿,固亦不曾污玷。烦告陶秋曹,勿见谴责。’”
陶望三怎么成了陶秋曹?莫非日后升官。秋曹为刑部官员,秋天为刑部。 秋容被抓与被放,都如儿戏。
生闻少欢,欲与同寝,曰:
“今日愿与卿死。”
这是什么意思?为了你俩,要死在床上?
二女戚然曰:
“向受开导,颇知义理,
何忍以爱君者杀君乎?”执不可。
然俯颈倾头,情均伉俪。
二女以遭难故,妒念全消。
读书明理,再无妒意。
会一道士途遇生,顾谓“身有鬼气”。
生以其言异,具告之。
道士又出来了。
道士曰:“此鬼大好,不拟负他。”
因书二符付生,曰:“归授两鬼,
任其福命。如闻门外有哭女者,
吞符急出,先到者可活。”
两个只能活一个,不,两个只能投胎一个。我觉得道士就是故意的。
生拜受,归嘱二女。
后月余,果闻有哭女者,
二女争弃而去。
小谢忙急,忘吞其符。
见有丧舆过,秋容直出,入棺而没;
秋容老道些。
小谢不得入,痛哭而返。
生出视,则富室郝氏殡其女。
现在有新姓名了,郝秋容。
共见一女子入棺而去,方共惊疑;
俄闻棺中有声,息肩发验,
女已顿苏。因暂寄生斋外,罗守之。
忽开目问陶生,郝氏研诘之,答云:
“我非汝女也。”遂以情告。
郝未深信,欲舁归,女不从,径入生斋,偃卧不起。郝乃识婿而去。
家长高兴还是伤心?
生就视之,面庞虽异,而光艳不减秋容,喜惬过望,殷叙平生。
这小子还是看长相。
忽闻呜呜然鬼泣,则小谢哭于暗陬。
心甚怜之,即移灯往,宽譬哀情,
而衿袖淋浪,痛不可解,近晓始去。
想到了另一篇《鬼妻》,最后丈夫可是请道士,用法术盯桃木钉,钉住鬼妻。
天明,郝以婢媪赍送香奁,
居然翁婿矣。
暮入帷房,则小谢又哭。如此六七夜。
夫妇俱为惨动,不能成合卺之礼。
是我,也不能让你们同房,岂能独乐?
生忧思无策,秋容曰:“道士,仙人也。再往求,倘得怜救。”生然之。
陶生应该早想到啊,道士与你接触最多啊。
迹道士所在,叩伏自陈。
道士力言“无术”,生哀不已。
道士笑曰:“痴生好缠人。合与有缘,请竭吾术。”乃从生来,索静室,掩扉坐,戒勿相问,凡十余日,不饮不食。
作法了。
潜窥之,瞑若睡。一日晨兴,有少女搴帘入,明眸皓齿,光艳照人,微笑曰:“跋履终日,惫极矣!被汝纠缠不了,奔驰百里外,始得一好庐舍,道人载与俱来矣。待见其人,便相交付耳。”
这少女是谁?忽一闪法。

敛昏。小谢至,女遽起迎抱之,
翕然合为一体,仆地而僵。
小谢投魂。
道士自室中出,拱手径去。
拜而送之。及返,则女已苏。
扶置床上,气体渐舒,
但把足呻言趾股痠痛,数日始能起。
细致。长时间没用身体走路了。
后生应试得通籍。
有蔡子经者与同谱,以事过生,留数日。
小谢自邻舍归,蔡望见之,疾趋相蹑,小谢侧身敛避,心窃怒其轻薄。
蔡告生曰:“一事深骇物听,
可相告否?”诘之,答曰:
“三年前,少妹夭殒,经两夜而失其尸,至今疑念。适见夫人。何相似之深也?”
原来如此。误会法。已经成婚三年了。就叫蔡小谢吧。
生笑曰:“山荆陋劣,何足以方君妹?
然既系同谱,义即至切,何妨一献妻孥。”乃入内室,使小谢衣殉装出。
蔡大惊曰:“真吾妹也!”因而泣下。
生乃具述其本末。蔡喜曰:
“妹子未死,吾将速归,用慰严慈。”
遂去。过数日,举家皆至。
后往来如郝焉。
大团圆结局。
异史氏曰:“绝世佳人,求一而难之,
何遽得两哉!
事千古而一见,惟不私奔女者能遘之也。
道士其仙耶?何术之神也!
苟有其术,丑鬼可交耳。”
哈哈,老蒲故作惊讶状,也真是够了。得意之态,意思为,只有我老蒲能写这个啊。 小谢文弱、娇柔,有雅人之含蓄;秋容勇敢、坚强,有俗人之贤惠。 陶望三风流倜傥,又坚守礼法,狂放不羁又深情绵邈,关心社会,刚正不阿。 三郎着墨不多,寥寥数语却足见他身上的侠客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