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命,但人的行为可以自己选择,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决定命运
读书评阅读书籍分享:取其精华(2)《走到人生边上》杨绛
杨绛先生说:“回顾自己的一生,许多事情是不由自主的,但有些事情是否由命决定,或由性格决定,或由自由意志,值得追究。既然人生有命,为人一世,都不由自主了。那么,我还有什么责任呢?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就行了”

钱钟书与杨绛先生都是自由思想的文人,钱钟书在抗战胜利后,拒绝了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杨绛先生认为,钱钟书受到赏识是命,但他不接受这个吃香的职位,选择不与这个命运产生纠葛,那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自由意志。

抗战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又起,杨绛先生和钱钟书意识到像他们这类的知识分子的处境即将会非常窘迫,有劝他们夫妻俩离开祖国,但杨绛先生与钱钟书考虑再三之后,还是决定留在祖国,为此他们准备好了坐冷板凳和粗茶淡饭过日子的心理准备,至少选择做驯顺的良民是可以的,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

杨绛先生二十八岁时,受母校的校长王季玉所托,答应帮忙开办上海分校,起先说好的只做半年,但后来又延期至一年,杨绛先生经过许多阻碍,才得以辞掉校长的工作。辞掉中学校长工作后,杨绛先生竟去做了个代课的小学教员,因为她认为如果顺从地继续做校长,那就是一辈子继承了这个职务了,但杨绛先生志在从事创作。在杨绛先生对这段任职校长的经历看来,她的命中有两年校长的运,但她的辞职却不是命,而是她的选择。

算命的把命运造化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运的造化里,还有个命主。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时,船里还有个自我在做主,也可以说是这个人的个性在做主,这就是所谓的个性决定命运了。

钱家曾经有个男仆,一家都住在无锡,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寇入侵中国,无锡沦陷后,这个男仆的一家因听说过南京失守后,日寇屠杀人民和奸污妇女的事,他们不愿意受如此屈辱,于是一家老小全部投火自焚。他们也许不懂什么是殉国,但他们的行为却是自己选择,做主的是人,不是命。
本文作者:尚钰岚